石室秘录,散痹汤,内伤,健脾利湿,温经散风,二剂而痹症如失。元气之虚,风寒湿乘虚而入
(2024-01-12 02:53:33)
标签:
中医 |
石室秘录,内伤门,痹证
痹症虽因风寒湿三者之来,亦因身中元气之虚,邪始得乘虚而入。倘惟攻三者之邪,而不补正气,则痹病难痊,必有死亡之祸矣。我今传一方,于补正之中,佐之祛风、祛湿,祛寒之品,则痹症易愈也。方名散痹汤。人参三钱、白术五钱,茯苓一两,柴胡一钱,附子一钱,半夏一钱、陈皮五分,水煎服。此方健脾利湿,温经散风,正气不亏而邪气自散,二剂而痹症如失。
散痹汤:人参15克,白术25克,茯苓50克,柴胡5克,炮附子5克,陈皮3克。6味。健脾利湿,温经散风,二剂而痹症如失。元气之虚,风寒湿乘虚而入。
辨证录,痹证门
人有心下畏寒作痛,惕惕善惊,懒于饮食,以手按之,如有水声 ,人以为水停心下也,谁知是风寒湿结于心包络乎!夫水邪犯心则痛;风邪乘心则痛;寒邪入心则痛,是邪无论风寒湿均能成病。重则未有不死者,今止畏寒作痛,而不致有死亡者,正心包以障心也。然心包既然障心,独当其锋,安得而不痛乎。治法自当急祛风寒湿三者之邪,使之毋犯心包,而心君相安,何致心下之痛哉。虽然徒祛风寒湿之邪,而不补心包之气,则心包太弱,而外援之师亦多相欺,反成覆亡之祸。故必补心包而兼治风寒湿也。方用散痹汤
巴戟天(五钱) 白术(五钱) 菟丝子(三钱) 炒枣仁(三钱) 远志(八分) 山药(五钱) 莲子(五钱)茯苓(三钱) 甘草(三分) 柴胡(一钱) 半夏(一钱)水煎服。一剂而惊止,二剂而胃气开,三剂而水声息,十剂而心下之痛安然也。
此方之药,似乎单治心也,然而心包为心之相臣,治心正所以治心包耳。譬如君主清明,而相臣供职惟谨,自能安反侧于顷刻也。
此症可用巴戟天汤
人参 白术 茯神 巴戟天 车前子(各三钱) 山药(一两) 半夏 肉桂(各一钱)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