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人之所以耳鸣?胃中空则脉虚,虚则下溜,脉有所竭者,故耳鸣
(2023-10-29 08:33:23)
标签:
中医医学 |
中医黄帝内经:人之所以耳鸣?
黄帝曰:人之耳中鸣者,何气使然?
岐伯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故胃中空则脉虚,虚则下溜,脉有所竭者,故耳鸣。补客主人,手大指爪甲上与肉交者也。耳为宗脉之所聚,胃为宗脉之所生,唯胃中空则宗脉虚而下流,其在上之脉气随竭,耳遂为之鸣也。当补足少阳胆经之客主人穴,及手大指爪甲上之少商,盖此乃手太阴肺经穴也。
按:此言经脉之血气,资生于胃而资始于肾也。夫肺朝百脉,宗脉者,百脉所宗,肺所主也。
耳者,宗脉之所聚也,百脉之血气水谷之所生也。故胃中空则宗脉虚,虚则脉气下溜矣。脉中之血气有所竭,故耳鸣也。当补客主人,与手太阴之少商。客主人乃足少阳之脉,补之以引下溜之脉气上行。
王芳侯曰:客主人者,谓经脉为客脉中之主人。在肾下溜者,下陷于肾中也,故取在上之脉以引启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