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乙癸同源一般指肝肾同源。逍遥散为解郁圣药,消渴以补肾为先

(2023-03-09 11:13:25)
标签:

中医



肾水生肝木,“凡肝阴不足,必得肾水以滋之”(《石室秘录》),故言乙癸同源,精血互化互生。

乙癸同源一般指肝肾同源。 肝肾同源理论源于《内经》。 “肝肾同源”是指肝肾的结构和功能虽有差异,但其起源相同,生理病理密切相关,可采用“肾肝同治” 的治疗法则。在先天,肝肾共同起源于生殖之精;在后天,肝肾共同受肾所藏的先后天综合之精的充养。 “.

肝肾同源理论源于《内经。 “肝肾同源”是指肝肾的结构和功能虽有差异,但其起源相同,生理病理密切相关,可采用“肾肝同治” 的治疗法则。在先天,肝肾共同起源于生殖之精;在后天,肝肾共同受肾所藏的先后天综合之精的充养。 “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灵枢。经脉》),“肾生骨髓,髓生肝”(《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故“肝肾同源”又即肝肾的结构和功能体系通过某些中心环节而密切相关。“肝肾同源于精血”意即肝肾的结构和功能体系通过“精血”这一中心环节而密切相关。

逍遥散为解郁圣药

疏肝解郁的千古名方——逍遥散!可解肝郁、脾虚、血弱

说到肝气郁结,中医上认为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气机的升、降、出、入,都需要肝脏来调配,肝脏疏泄功能正常了,气机才能正常运行。但是现在因社会、工作以及家庭等压力导致气机郁滞体内,人处于一种郁闷、压抑的状态。而且肝气郁滞久了,积热化火,就变得肝火旺盛,并表现为胃口差、口干、头晕目眩、心悸胸闷、易怒烦躁、失眠多梦、手脚冰凉等症状。

那有这种情况,应该怎么缓解呢?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个有疏肝解郁作用的方子——逍遥散,它是由柴胡、当归、白术、茯苓、白芍、生姜、薄荷、甘草组成。

方中柴胡味苦甘平,归肝、胆二经。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的作用。可以使肝郁得以舒展调畅,为君药。

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三经。有养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的作用。

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脾二经,有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的作用。二药合用养肝血,柔肝体,助柴胡恢复肝郁得以调畅顺达,所以为臣药。

方中再加入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使营血生化有源。加少许的薄荷,薄荷辛凉助柴胡疏散肝郁之气,解肝经郁热。生姜味辛性温,降逆和中,从而排除滞塞而使肝经通达。供为佐药。

诸药相配,气血兼顾,健脾养肝,使得肝体得以通畅,从而诸症自愈。该方适用于肝郁脾虚而致的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等症。


石室秘录

消渴之症,虽分上中下,而肾虚以致渴,则无不同也。故治消渴之法,以治肾为主,不必问其上中下之消也。


辨证玉函 / 大渴

大渴

大渴之症自是热症,如何有虚实之分?不知肾水大耗,肾火沸腾,变为消渴之病,非虚而何?往往有饮水一斗,而反溺二斗者,此水不知从何而来,往往使人不可测度,虽消症有上中下之分,而渴症则一也。一者何?肾水之虚以致肾火之旺也。故治消渴之症,无论上中下,俱以补肾为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