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医Parry1825年首先报道甲亢,至今不足200年;中医瘰疬证治的提出在2000年之前

(2022-04-18 16:57:15)
标签:

中医


甲亢的发现历史是什么?
西医学界于1825年,由Parry首先报道甲亢,至今才有180年的历史。可是在蒙医学16世纪就有甲亢的记载,这个记载与Prry的报道早221年。蒙医学治疗甲壳的历史也比西药学早,在西医学界于1943年,由AstW00d首次用硫氧嘧啶治疗甲亢,至今只有62年的历史,可是在蒙医学于1752年就有治疗甲亢方药。蒙医学治疗甲状腺病的方剂从1837年开始已向复方化、系列化方向长足发展。可惜的是,蒙医学的这些成果从未被世界认识和应用。


经研究发现蒙医学的认识和治疗甲状腺病比西医学早。在西医学界由Parry于1825年首先报道甲亢,至今才有183年的历史。可是在蒙医学于1612著成的阿拉泰医生(1554年—?)巨著《甘露八支秘诀窍续隐语注》中就有甲亢的记载,这个记载与Parry的报道早213年。在西医学界由Astwood于1943年,Astwood首次用硫氧嘧啶治疗甲亢,至今只有62年的历史。可是在蒙医学于1752年就有治疗甲亢方药。蒙医学治疗甲状腺病的方剂从1837年开始已向复方化、系列化方向长足发展。可惜的是,蒙医学的这些成果从未被世界认识和应用。



《黄帝内经》灵枢 寒热篇第七十(译文)【  一般认为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寒热第七十

黄帝问于岐伯曰:寒热瘰疬在于颈腋者,皆何气使生?岐伯曰:此皆鼠瘘寒热之毒气也,留于脉而不去者也。

黄帝曰:去之奈何?岐伯曰:鼠瘘之本,皆在于脏,其末上出于颈腋之间,其浮于脉中,而未内着于肌肉,而外为脓血者,易去也。

黄帝曰:去之奈何?岐伯曰:请从其本引其末,可使衰去,而绝其寒热。审按其道以予之,徐往徐来以去之,其小如麦者,一刺知,三刺而已。

黄帝曰:决其生死奈何?岐伯曰:反其目视之,其中有赤脉,上下贯瞳子,见一脉,一岁死;见一脉半,一岁半死;见二脉,二岁死;见二脉半,二岁半死;见三脉,三岁而死。见赤脉不下贯瞳子,可治也。

【题解】寒热,指寒热毒气及由此形成的发冷发热的表现。本篇主要论述瘰疬的病因、病机和预后等。因瘰疬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寒热毒气稽留于经脉之间造成的,所以篇名为"寒热"。

【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曰:寒热瘰疬在于颈腋者,皆何气使生?岐伯曰:此皆鼠瘘寒热之毒气也,留于脉而不去者也。黄帝曰:去之奈何?岐伯曰:鼠瘘之本,皆在于脏,其末上出于颈腋之间,其浮于脉中,而未内著于肌肉,而外为脓血者,易去也。

黄帝曰:去之奈何?岐伯曰:请从真本引其末,可使衰去而绝其寒热。审按其道以予之,徐往徐来以去之,其小如麦者,一刺知,三刺而已。

黄帝曰:决其生死奈何?岐伯曰:反其目视之,其中有赤脉,上下贯瞳子,见一脉,一岁死;见一脉半,一岁半死见二脉,二岁死;见二脉半,二岁半死;见三脉,三岁而死,见赤脉不下贯瞳子,可治也。

【提要】主要论述了瘰疬的成因、诊断、治疗、预后等内容。

【注释】[1]鼠瘘瘰疬破溃后,流脓稀薄,久不收口即为鼠瘘。

【白话解】黄帝问岐伯道发冷、发热的瘰疬病,多发生在颈部和腋下,这是为什么呢?岐伯回答说这是鼠瘘病的寒热毒气稽留在经脉,不能消除的结果。

黄帝问这种病能否消除呢?岐伯答道鼠瘘病本在于内脏,它所反映的症状,仅在颈部和腋部表现出来。如果毒气只在表浅的经脉中浮游,而没有停留在深部的肌肉而腐烂成脓血的,便容易治疗。

黄帝问如何进行治疗呢?岐伯答道应从病的根源上着手治疗,以扶助正气,并通过治疗促使外在的瘰疬毒邪消散,以消除发冷发热的症状。同时,要明察发病的脏腑经脉,以便循经取穴,行针治疗。针刺时,慢慢地进针出针,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瘰疬初起,形小如麦粒者,针刺一次便能见效,针刺三次就可痊愈。

黄帝问如何推断瘰疬病的预后呢?岐伯答道推断瘰疬病预后的方法是,翻开患者的眼睑进行观察,若眼中有红色的脉络,上下贯通瞳子,便是病情恶化的征兆。若出现一条红色的脉络,死期当在一年之内;出现一条半,死期为一年半之内;出现两条,死期为两年之内;出现两条半,死期为两年半;出现三条,死期为三年;若只有红色的脉络而没有贯通瞳子,尚能够治疗。

【按语】针刺治疗瘰疬,历代针灸书籍多有记载。近代报道用针刺或火针直接刺入病灶处,或加其他疗法,可获得良效。此外,《素问·骨空论》有"鼠瘘寒热,还刺寒府"的治法,可与本篇互参。

对本文所论"反眼赤脉贯瞳子"的预后诊断法,据《三因方》记述"虽有此说,验之病者少有此症,亦难考据。"以后历代医家亦缺乏此类记载,是临床忽视了这一体征,抑是古人的假议买有心亍珠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