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脐化湿汤,原方,医案,痛经
(2022-04-16 18:30:20)
标签:
中医 |
温脐化湿汤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方歌速记歌诀、用法用量
【正宗配方组成剂量】白术30克(土炒),白茯苓9克,山药15克(炒),巴戟肉15克(盐水浸),扁豆9克(炒捣),白果10枚(捣碎),建莲子30枚(不去心)。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
【方歌】
冲任寒湿脐下痛,温脐化湿白术君,
苓药扁豆建莲子,巴戟白果冲任通。
【功用】散寒除湿,温经止痛。
【主治】痛经,妇人有经水将来三五日前,而脐下作疼,状如刀刺者,或寒热交作,所下如黑豆汁。其症为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则痛减,经量少、色黯红或如黑豆汁、有瘀块,肢体畏寒,手足欠温,便溏,舌边紫,苔白润或腻,脉沉紧或弦或滑。
【加减】脐下畏寒者,加吴萸、桂枝温经散寒;纳差泛恶者,加砂仁、木香理气和胃;此方加乌药、沉香理气通经尤妙。
【方论】此方君白术以利腰脐之气,用巴戟天、白果以通任脉,扁豆、山药、莲子以卫冲脉,所以寒湿扫除,而经水自调,可受妊矣。方中用白术除湿为君,茯苓以渗湿,巴戟、白果以通
任脉之气,扁豆、山药、莲子以卫冲脉,更兼利湿。诸药合方,寒湿可除,血凝自化,经水自调,少腹自无疼痛之状。青主曰:此方君白术以利腰脐之气;更用巴戟、白果以通其任脉,扁豆、山药、莲子以卫冲脉。所以寒湿扫除,而经水自调矣,而可受妊矣。倘疑腹疼为热疾作祟,妄用寒凉,则冲、任虚冷,血海变为冰海,血室反成冰室,无论难于生育,而疼痛之止,又安有日哉?此方重用白术、山药以健脾利湿;巴戟、白果温通冲、任二脉;扁豆、云苓、莲子化湿通滞。一方之中温通经脉,健脾化湿,冲、任无阻气机通畅,经前脐下作痛自除也。此方对于冲、任寒湿阻滞之不孕,效果显著,故青主特阐之。
【医论】此症多由于经期淋雨,涉水感寒,或久居湿地,或经水临行时误食生冷,寒湿之邪凝聚胞中,经血为寒湿所凝运行不畅所致。
辨证录,调经门
人有经水将来三、五日前,脐下疼痛,状如刀刺,寒热交作,下如黑豆汁,既而经来,因之无娠,人以为血热之故,谁知是下焦寒湿相争耶。夫寒湿之气乃邪气也,妇人有任、冲之脉,居于下焦,冲脉为血海,任脉主胞胎为血室,皆喜正气之相通,最恶邪气之相犯,经水由二经而外出。若寒湿之气弥满于二经之外,势必两相争而作疼痛矣。邪感正衰,寒气生浊,下如豆汁之黑者,见北方寒水之象也。治法利其湿而温其寒,冲、任无邪,何至搏结作痛哉。方用温脐化湿汤
白术(一两) 茯苓(三钱) 巴戟天(五钱) 山药(五钱) 扁豆(三钱) 白果(十枚) 莲子(三十粒,连心用)水煎服。然必须经未来前十日服之,四剂而邪去,经调兼可种子也。
此方用白术以利腰脐,更用巴戟、白果以通任脉,再用山药、扁豆、莲子以卫冲脉,故寒湿尽去,经水自调矣。倘疑腹痛为热邪之作祟,妄用寒凉,则冲、任虚冷,血海变为冰海,血室成为冰室,毋论艰于生育,疼痛何有止日哉。
此症可用术桂草玄丹
白术(二两) 肉桂(一钱) 甘草(一钱) 玄胡索(一钱)水煎服。一剂愈。
月经是妇女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绝大多数妇女在行经时是毫无痛苦的,少数妇女可在月经期或前后,有腰腹部不适或轻微疼痛的感觉,这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并非疾病。如果出现下腹部痉挛性疼痛时,并且延及腰部或双下肢,历时数小时或数日,伴有剧烈头疼、呕吐、精神兴奋,或面色苍白、手足厥冷、冷汗淋漓等症状时,则称为痛经。
痛经的病因病机,可由于七情、六淫、内伤等所致。其发病的因素可与素体之差异及经期生理环境等有密切关系。于经期或经期前后受到致病因素的干扰,导致冲任气血运行不畅,胞宫经血流通受阻,发为痛经。痛经的发病原因有虚实之分,虚者多责于肾,实者多责于肝,但痛经夹虚者多,全实者少。实证多发生在经前将行之际,虚证多发生在经后将净之时,其病机可有气滞、血瘀、寒凝、气虚、血虚、肾虚等。
现代医学将痛经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痛经,可在月经初潮的数年内即出现,其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了,可能由于先天性子宫前屈或后倾,先天性子宫颈狭窄等,致使月经血流不畅,或由于子宫发育不良,内分泌失调而引起。此外,患有神经系统疾患或精神因素,营养不良等亦有一定的影响。但原发性痛经,有时可在结婚之后,或经生育后,症状可以减轻或消失。继发性痛经,指初潮时无痛经,而在行经2~3年后开始出现,多见于青年妇女,可由于骨盆腔内疾患所引起,其原因有:骨盆腔内炎症:如慢性输卵管炎、卵巢炎等。月经血流不畅:如子宫前屈或后倾,子宫颈瘢痕性狭窄,或者是由于子宫内膜大片脱落,经血排出子宫时流行不畅而发生疼痛。子宫内膜异位症:由于子宫内膜组织在子宫肌肉层,或盆腔其他器官内生长者,因而引起痛经。由于激素分泌不协调,亦可发生子宫痉挛性收缩而发生剧烈的行经腹痛。
【验案】
1.王xx,女,26岁,已婚,沁源县人。
1980年4月2日初诊:经来脐下绞疼3年余,经色紫黑,经行不畅,经期偏迟。婚后4年未孕,特来诊治。视其面色黯黄,舌淡苔白腻。诊脉沉迟。询其小腹冰冷,晨起便溏,腰困带稀白,证属寒湿阻滞冲任,经脉不通。治宜温经化湿、通调冲任。方用温脐化湿汤加味:土白术30克,云苓10克,炒山药3克,盐巴戟9克,炮扁豆9克,白果仁9克(捣碎),建莲子10克(捣碎),沉香2克,乌药6克。水煎服5剂。
同年4月15日二诊:经前服药5剂,此届经来腹痛减轻,经行较畅。经净2日,腰困带白,质稀量甚,舌淡苔白,脉象细迟。拟健脾温经理气化湿之剂:土白术30克,炒山药30克,扁豆10克,砂仁3克,党参15克,云苓10克,肉桂3克,白果仁9克,生龙骨、生牡蛎各20克,巴戟9克,甘草3克,柴胡3克,乌药6克,补骨脂10克,沉香3克。水煎服5剂。
同年4月22日三诊:药后带下明显减少,晨起便溏也好转,
面色也渐有光华,脉象转缓,寒湿虽有转机,仍需温经化湿,遂处温经化湿汤加沉香3克,乌药6克,水煎服10剂。
同年5月19日四诊:药后经血按月来潮,脐下绞痛若失。此经后白带也减轻,欲求治疗孕育,察其舌淡苔白不腻,脉象和缓。询其腹温,便已成形。冲、任无湿绕寒阻,正不必虑其无子也。嘱服三诊之方5剂,静候3月,自当有孕也。其人3月后果真妊娠,足月分娩。
按:寒湿阻于冲、任,则便溏带稀;小腹阳气不通故冰冷;经来冲、任不通则脐下绞痛。寒易除而湿缠绵,况病积多年,故以温经化湿汤加沉香行气、乌药顺气,药服5剂而收效,药症合拍,则经后健脾化湿、温经理气续进10剂。以四君子汤合山药、扁豆、砂仁健脾化湿;白果、巴戟、肉桂温经散寒;沉香、乌药、柴胡理气化滞;补骨脂、龙牡温经固摄止带。全方收健脾温经、散寒固经之效。方系自拟,对于脾虚寒湿之症,颇有效验。经一、二诊治疗,病已去八九。经前又以温脐化湿汤温散寒湿,连续服药10剂,寒湿始尽去而愈。青主曰此方兼可种子,观其后来孕育,信也。
2,高xx,女,28岁,已婚,阳泉市人。
1980年7月30日初诊:婚后5年未孕,经期偏迟。经来之前脐下疼痛难忍,犹如刀绞,经行不畅,经色紫黑,已有数年,时轻时重。特来诊治。察其人形体肥胖,面色黯暗不华,舌淡苔白腻,脉诊:左沉细迟,右沉缓无力。此为寒湿留滞下焦。询之尚有小腹冰冷畏寒,疲倦带下等症。经过20余日,理宜于经前温散下焦之寒,化冲、任之湿,方用温脐化湿汤加味治疗:焦白术30克,云苓15克,炒山药20克,盐巴戟9克,扁豆10克,白果仁9克,建莲子10克,沉香3克,乌药6克,肉桂2克,甘草3克,水煎服10剂。
同年8月30日二诊:经水40余日来潮,经净5日。此次经
前脐下疼痛大有好转,感觉小腹转温,患者的心情是想孕育,但影响妊娠机会的病因是冲任寒湿,故治脐下疼痛,乃是疗不孕,此为一箭双雕,前方有效,嘱继续服药调治,前方加当归15克,川芎9克,鸡内金9克,枸杞15克,养血理气化滞以调冲任。水煎服10剂。经服20剂药,小腹转温,腹痛痊愈,经期亦调,未及3月而妊娠,足月分娩。
按:一般认为肥人多痰,治以清利痰湿,二陈加减为常用之剂,此言阳明之治也。妇人经、带、胎、产,无不与冲、任有关,故治经者,非二陈所能胜。青主之温脐化湿汤,可谓专调冲任寒湿之良方。冲、任由寒湿阻滞,非但经血不通而痛经发作,且不易妊娠也,故青主言此方兼可种子。此例寒湿困阻冲、任之间,经前疼于脐下,乃寒湿相争阻滞经行也。数年不孕,肾阳虚于下,故寒湿胜而腹冰冷,胞宫是以难孕。治之法,须温通冲、任,化湿去滞。余投以温脐化湿汤10剂,加沉香以通彻上下,乌药理顺下焦之气,肉桂壮肾阳以温经化湿。药后有效,经后又加当归、川芎、枸杞子,调理冲、任气血,连服10剂,痛经痊愈而孕育,温脐化湿汤可以说是既调经又种子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