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9日

标签:
牛头山老有所乐旅游文化 |
朱仙镇文化苦旅(连载)
声明
版权属于我,有擅自引用或者剽窃都是违法行为,为保护个人版权,特此声
明!
上篇
七、一个假造的景点
历史在进步,却因学术界向来争议不休,包括诽谤岳飞在内的各种研究学说层出不穷。甚至说根本就没有朱仙镇大捷,也没有《满江红》的扛鼎之作...俱往矣,滚滚东流水中出现一两个回流的浪花也不奇怪。正如我的发小建毅君说的那样:
“因为爱较真儿。所以弟也从中悟到一些另外的道理。
比如,旅游可以拿民间传说吸引游客。而学术是不能拿传说做依据的。学术和民间传说(包括神话故事)都属于文化吧,学术主要是求真。传说多代表民间愿望。两者的关系是共存,甚至正史有时也靠传说来变相传播。比如,有几人读过《三国志》,三国事靠《三国演义》。有几人读过《包拯传》,包公事靠《三侠五义》、《铡美案》等等。
弟意,文化苦旅可以两者兼顾。以学术讲正史,以传说讲故事。有趣的故事人们愿读,在过程中也顺便读了正史。
庄谐互补,
两全其美。
兄的文章里其实早就有不少故事。
祝兄成功。”
可惜,民间也会有现代版的真假李逵的乌龙。也就是说,我也遇到了一个人造的假景点。就是朱仙镇西属于另一个乡的牛头山村,不知是谁异想天开,又不知说动了哪位可以调动银子的,花巨资修建了或者开发了一个“岳飞大战牛头山”古战场的“十八弯”,弯弯都有一个简陋的标识。
一时真假难变。我们权当是真的,不止一次去探访并把那十八弯的标识一一看过再记下。可惜假的就是假的,单从第一弯“下马上山”即说康王赵构逃跑到此下马就不可能。因为我们这里早就听说过“泥马渡康王”——康王赵构从南京商丘逃跑,途中遇到一条大河,君臣无法过渡。正惊恐间,一匹白马从天而降,驮着他们君臣一众渡河。到了对岸,发现一座白马庙。仔细再看,那匹马浑身湿透,早已化为一滩泥土——的故事。从他的逃跑路线(参阅下图)看,就能说明一切,更能证明这里不可能没有什么岳飞大战牛头山,保护康王逃跑一说。
图中的大圆圈套一个小圆圈就是北宋都城东京即现在的开封市,偏东那个小圆圈就是南京商丘...
朱仙镇西边七公里属于西姜寨的范围,可以发现路右有一个牛头山村,也不假。
但岳飞自从朱仙镇大捷后就一直转战江南...查资料,实际的岳飞大战牛首山也叫牛头山是南京附近的。这里说的牛头山村,也就是一个村庄的名字,既无山更无战场遗迹。为了尊重历史也为了求证事实,我们不止一次走了这个“十八弯”,越看越觉得牛头不对马嘴。因为每一弯只在道路边树立一块木头,上写第几弯,没有一点可联系的史料,简直味同嚼蜡,终于不敢相信,也就再也不去了。
那么,既然不相信还要写他,又为了什么呢?
这几年,把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名山风景当摇钱树者比比皆是。反正游者也多半不知真假,既然有名可借比如因为真有“岳飞大战牛首山”一说,被人为地乾坤大挪移到牛头山村,古战场十八弯就应运而生了。
可惜,这里还是太偏僻,十八个弯道曲曲折折,怕不有七八公里,没有车代步,谁来这里。我们来往几次也没看见游客;道路倒是新修得平平展展,美景也必须有人气的烘托。没人,连皇帝的宝座都不会有。
我们在朱仙镇附近遇到了个彻头彻尾的假景点!
在各地旅行时,更多的是在原地借着传说或者事实成倍地夸张!不是说敛几个钱就完了,重要的是像排放污水,污染了文化视听。
正应了我的发小那些直言。
我原来不想写这一段,但写出来“立此存照”,不也可以当做制假售假的典型,以警后人嘛。
按说,写这个题目已经越位,但因为离朱仙镇太近,收不住手...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