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老夫妻执手游山河(连载)
2024-08-16 07:38:07
标签: 介子推 老有所乐 旅游 文化
2019(春)
二十、绕过绵山
同日
看过平遥古城,再行三十多公里——绕过介休市——再三十多公里,到达灵石县,辗转寻觅,终于穿过一个涵洞,下榻愉园宾馆。
这里,且不说店家借节假日之际翻倍涨价,只说我们为什么要绕过介休市。
前边已经说了,我对介子推的愚忠不看好。首先是割掉大腿上的一块肉献给重耳,即使为了谄媚却绝不可能(因为既没有止疼药又没有消炎药)!其次,明明是希望邀功得赏,只是晋文公重耳刚刚继位,一时被繁杂的事务缠住了,对有功者行封赏好像唯独遗忘了他(?)等重耳想起来又到处找他,却又遍寻不着。听人说他背负着母亲上了绵山,万不得已,下令放火烧山逼他出来。哪知这次介子推是铁了心的或者被烟雾迷了路...母子俩竟抱着一棵树而被活活烧死...介子推呀介子推,愚忠再加上愚孝,反而害了母亲性命。可恶的逆子!
由此可见,事事都是重耳即晋文公的错。但我们的史学家向来为尊者隐,竟然曲线补救,说,晋文公把介子推抱的那棵树砍伐下来做了一双木屐——一块脚样略长的木板儿下面钉两块木腿...后来的“淝水之战”谢安大获全胜,一时高兴,直呼“小儿辈,大破贼”一溜小跑到前厅与众人庆贺,在迈过门槛的时候不小心碰掉了一只木屐的一个齿;再者,现在的日本人依然穿这样的木屐...我在小时候(1954)上学,没有雨鞋,也穿过它——还跺着脚说,足下足下。并规定这一天不得举火,只能吃冷食,以示不忘介子推的大功。又定为寒食节,令全国一体遵守。流传至今。
扯远了。
往南骑行的时候,一个山口闪过。我想也许那就是绵山的一个入口,可又没看见有人进出。心里就疑惑着:绵山景区的入口处究竟在哪儿?但又由于赶路而不去细究,也就不知道,只好按照导航所指方向前进,不时扭头四处张望。
车上小马达纺线似的声音太好听,也不寂寞。
哎,站住,问一下。
突然间,路旁有一个比防线更细密的女低音明显在叫我。只好紧急刹车,靠路边停下,扭头看看,果然是个女孩子,她身后还有一位年长的妇女。
需要帮助吗?我不等她走近就问。
她走过来,就问:绵山还有入口吗?并提示道,前面堵车严重!
她之所以叫我,明白原来她把我当成本地人了。因为,谁知道远在开封市的人会骑着电动车跑到这儿呢。
我十分钦佩这样勇敢拦一个正在前进又陌生人的车子的女孩子。但又嫌她没礼貌,问话也不喊一声尊称,我甚至比她身后的女人更年长嘛。还有,之间没个过渡语,不是我想回答她,知道你问谁呢?不过,十几岁的孩子,和她计较个啥。
我皱着眉头想了又想,表示还不太清楚。我本想说我们过来的时候看见一个入口。但有点奇怪,却又不自觉地反问道:你也了解那段历史?
她摇摇头。几乎是同时,她身后那位气度高雅的女人过来,微微笑了一下,虽然没说什么,但我猜度也是为女孩儿助威的。我不知道她们的关系——因为现在的母女和祖母女因整容化妆都差不多——我继续说,史书也就是《史记》上都有的。你读过大学吧?多看看,带着认知看景点,在景点温故而知新,会更亲切的。我想她应该叫我爷爷,可再看看她身边的女人,有占人家便宜之嫌,也就等着她会不会还有话要问。
她们再也无话可问了,于是挥手告别,又回头看了看伫立目送我们的两人,才逐步加速而去。走不多远,路左就是绵山景区入口处了。果然,有登山的台阶且爬山的人多如蚁。
我真想问问,一个割股献肉的愚忠,有多大的好奇心才艰难爬上什么都是人造的景点。
有诗为证:
题:过绵山
割股介子献君主,可笑历史媚俗骨。
外科手术哪个会,消炎药品尚未出。
未被选官即逃逸,重耳烧山死抱树。
哪比天朝钱买官,一朝投资万载福。
我不解,我敢说几乎所有的看客,也绝大多数看不懂。跟风从众,徒劳无功而返,直落个气喘吁吁一无所得而已。
人家愿意,我们管得着吗。就像我们费那么大的劲爬华山,又怎样。
都是空话。继续前进是正经。
在灵石县遇到了假日翻倍涨价且没准备好的不愉快,不说也罢。
东京老夫妻执手游山河(连载)
2019(春)
二十、绕过绵山
同日
看过平遥古城,再行三十多公里——绕过介休市——再三十多公里,到达灵石县,辗转寻觅,终于穿过一个涵洞,下榻愉园宾馆。
这里,且不说店家借节假日之际翻倍涨价,只说我们为什么要绕过介休市。
前边已经说了,我对介子推的愚忠不看好。首先是割掉大腿上的一块肉献给重耳,即使为了谄媚却绝不可能(因为既没有止疼药又没有消炎药)!其次,明明是希望邀功得赏,只是晋文公重耳刚刚继位,一时被繁杂的事务缠住了,对有功者行封赏好像唯独遗忘了他(?)等重耳想起来又到处找他,却又遍寻不着。听人说他背负着母亲上了绵山,万不得已,下令放火烧山逼他出来。哪知这次介子推是铁了心的或者被烟雾迷了路...母子俩竟抱着一棵树而被活活烧死...介子推呀介子推,愚忠再加上愚孝,反而害了母亲性命。可恶的逆子!
由此可见,事事都是重耳即晋文公的错。但我们的史学家向来为尊者隐,竟然曲线补救,说,晋文公把介子推抱的那棵树砍伐下来做了一双木屐——一块脚样略长的木板儿下面钉两块木腿...后来的“淝水之战”谢安大获全胜,一时高兴,直呼“小儿辈,大破贼”一溜小跑到前厅与众人庆贺,在迈过门槛的时候不小心碰掉了一只木屐的一个齿;再者,现在的日本人依然穿这样的木屐...我在小时候(1954)上学,没有雨鞋,也穿过它——还跺着脚说,足下足下。并规定这一天不得举火,只能吃冷食,以示不忘介子推的大功。又定为寒食节,令全国一体遵守。流传至今。
扯远了。
往南骑行的时候,一个山口闪过。我想也许那就是绵山的一个入口,可又没看见有人进出。心里就疑惑着:绵山景区的入口处究竟在哪儿?但又由于赶路而不去细究,也就不知道,只好按照导航所指方向前进,不时扭头四处张望。
车上小马达纺线似的声音太好听,也不寂寞。
哎,站住,问一下。
突然间,路旁有一个比防线更细密的女低音明显在叫我。只好紧急刹车,靠路边停下,扭头看看,果然是个女孩子,她身后还有一位年长的妇女。
需要帮助吗?我不等她走近就问。
她走过来,就问:绵山还有入口吗?并提示道,前面堵车严重!
她之所以叫我,明白原来她把我当成本地人了。因为,谁知道远在开封市的人会骑着电动车跑到这儿呢。
我十分钦佩这样勇敢拦一个正在前进又陌生人的车子的女孩子。但又嫌她没礼貌,问话也不喊一声尊称,我甚至比她身后的女人更年长嘛。还有,之间没个过渡语,不是我想回答她,知道你问谁呢?不过,十几岁的孩子,和她计较个啥。
我皱着眉头想了又想,表示还不太清楚。我本想说我们过来的时候看见一个入口。但有点奇怪,却又不自觉地反问道:你也了解那段历史?
她摇摇头。几乎是同时,她身后那位气度高雅的女人过来,微微笑了一下,虽然没说什么,但我猜度也是为女孩儿助威的。我不知道她们的关系——因为现在的母女和祖母女因整容化妆都差不多——我继续说,史书也就是《史记》上都有的。你读过大学吧?多看看,带着认知看景点,在景点温故而知新,会更亲切的。我想她应该叫我爷爷,可再看看她身边的女人,有占人家便宜之嫌,也就等着她会不会还有话要问。
她们再也无话可问了,于是挥手告别,又回头看了看伫立目送我们的两人,才逐步加速而去。走不多远,路左就是绵山景区入口处了。果然,有登山的台阶且爬山的人多如蚁。
我真想问问,一个割股献肉的愚忠,有多大的好奇心才艰难爬上什么都是人造的景点。
有诗为证:
题:过绵山
割股介子献君主,可笑历史媚俗骨。
外科手术哪个会,消炎药品尚未出。
未被选官即逃逸,重耳烧山死抱树。
哪比天朝钱买官,一朝投资万载福。
我不解,我敢说几乎所有的看客,也绝大多数看不懂。跟风从众,徒劳无功而返,直落个气喘吁吁一无所得而已。
人家愿意,我们管得着吗。就像我们费那么大的劲爬华山,又怎样。
都是空话。继续前进是正经。
在灵石县遇到了假日翻倍涨价且没准备好的不愉快,不说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