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10日
标签:
小岗村老有所乐旅游 |
2018(秋)
十一、终于:小岗村
1、由于在滁州琅琊山逗留的时间不长,昨天在宾馆电充得很满足。
今天,骑行至少九十余公里时,半路有个岔路口——往前是定边县,右拐进入凤阳县境,再往前就是小岗村乡道。这是个背道,一路上不但车少人也少,但我心里还惦念着网友们的叮嘱,一定要看看小岗村啊。背道也不觉得寂寞,甚至也不怕,车坏了,四不距离儿地陷入绝境。
我的旅游日志发表后,有些网友就像导航卫星,追着看并一再叮嘱:华西村一定要看看...小岗村也不能错过..这不,小岗村到了:
或许,不修这个装模作样的大门,把钱用来救助贫困户,不更好吗?
在一家写有访谈户的小型超市院子里,我们看到了——
2、 小岗村纪念馆开馆时间是社会班,早八点半。由于是带着很多人的念想,当然去得早了。于是我们就站在空旷的广场上,等。有顷,几位打扮时尚的美女,或骑电动车或开汽车翩然而来。实话实说,看这些人的穿着打扮,绝非等闲之辈。我揣测,无论电动车还是更显眼的汽车,肯定都是先富起来的那些人家,她们也绝对不是带后富的领头雁。
闲话少说。
“大包干”纪念馆的大门好像专为我们打开,因为左顾右盼,再无旁人。
我们照样是不需要购票入场的。参观拍照不到一个小时。
非常时尚的前台收费美女,就是放在城市也绝不落伍;纪念馆的名字——大包干——很大,不可能一一看过。最重要的有:
上面两幅摁血手印图片是展览馆在原件上再制作后的...但我想看看那间原创的屋子...出来。拐弯儿,实地参观了几个不怕死又战战兢兢摁血手印的那间低矮而破败不堪的小屋。
“解放”快要三十年了,仅就这间即使在夏天也寒气逼人的小屋里发生的后来震动(我宁愿说是“倒b”)最高决策层改弦更张的历史,非要区别这个主义那个主义,怕是再也拿不来更有力的证据吧。因为那一刻和以后,这里聚焦了举世关注的目光!起码不能再说越穷越光荣了吧?
我感动于他们在“早春二月”的铤而走险和其“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我想说假如没有这样冒死重走“大包干”之路的老百姓们的举动...哪有现在正在纪念的改开40周年,可又有谁想到了那些当年冒着坐牢危险的农民,他们为了什么那么穷或者现状又有多大改观?
现实是,仍然有很多祖宗是农民自己变成了城市人的人,直到现在还骂农民素质低,甚至把社会上的很多“垃圾”归于他们!
前不久,有记者到小岗村采访,村民对记者说:"我们是一步越过温饱线,20年未进富裕门。"记者看到,还有一些农民至今仍住在茅草房里,冰箱、彩电等生活用品在农舍里难得一见。
为庆祝改开20周年时修建的友谊大道、小学校舍、村委会办公楼以及开通的程控电话等,都是政府和社会赞助兴建的,没有一项是小岗村人自筹资金建起的。
能不令人感慨万千!?
网友留言:
回帖人:
许多变革,T治者同意了,他们就留名青史,不同意,他们就挫骨扬灰。
农民想吃饱饭真难啊!
题外: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于2021年5月22日去世。他那朴素无华的语言:“愿天下人都有饱饭吃”直白但实在!甚至比天下最好的诗人的诗更美。“有饱饭吃”即使在当今也没有完全...难怪袁隆平老人家会发出如此低调但确实是肺腑之言。
有人夸耀明星而对袁隆平出言不逊。但在我这里,他是我心目中的神!
(网络图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