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06日

标签:
老有所乐连载旅游文化 |
2018(春)
七、京城访友
进京,是我久仰而难得实实在在(几十年前因出差来过,但心里总觉得不踏实)到达的地方。现在骑着自己的车来了,任务虽然是拜访同乡翘楚焦国标先生,但骨子里还是那个思念。
访友,有为焦国标创办的“国标书院”公益一万元的承诺,也想看看他的工作室。
他家住北大燕园五楼,充电的时候,把我带的馈线拿出来也够不到地,他又把他家的几乎所有电线拿出来才勉强可以和我的车连上。
国标先生比我小一个辈分(他的母亲长我一岁,中学学历。),但我尊重他的学识和义举。他先在河南大学毕业,后又继续深造,曾担任北大教授,是一位不可多得有天赋之士...现在是“自由职业者”...
据“世界阅读日”媒体上公布的数据:国民的读书热情和个人藏书量5年来持续...保持阅读习惯的“阅读人口”目前只占总人口的5%!平均每年每人读书不足5本。 国民年人均阅读图书4.5本...
国人的读书数据中,恐怕在校学生是阅读的主体。
也许感慨于这个令中国所有知识人士汗颜的现实,国标先生自2016年8月至2017年4月,用卖字所得,陆续在位于开封杞县宗店乡焦庄的自家宅基地上,设计并建造出中西合璧的484平米的正四合院(中间100平米是天井)以实施自己创办书院的事业,房顶四周多为西方艺术品装饰。其目的原来是想作为私人藏书用;但看他的意向,怕也要和“天一阁”那样,先放开阅读,最终也要全部捐献国家了。
以下图片,或许可以省却很多笔墨。
据他说,这个凤字被某商家用作商标。
王羲之的《兰亭序》是旷世之作,但要他再写一次,怕就“秀才推磨——难为生员了”。陈道明说,假如我再演一次呢?我也曾问过国标,假如你再写一次呢?他笑而摇头,不答。可见即使是天才,发挥超长也是有各种因素促成的!换个时间地点,也就换了心情。好作品都是有好心情博来的,古今同理。
关于他的书院,此后的旅游还有专章介绍。此处不赘。
天明登前途,不忍也要别。
下一站,唐山在向我招手。
临行时,他又指点我们可以路过北大校园和清华园...
可惜,只有清华大学的门卫看了看我们的一身行头,大概又听了我那说得很流利的普通话,竟然恩准把车开进清华园并拍照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