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17日

标签:
旅游文化老有所乐 |
二十八、关于代沟的思考
4月28日
每天一宾馆,倒觉很新鲜;蜷曲两天后,鹏翅何以展?
外面的小雨很仔细地下着,脑海里的思绪,千千万万地抽着。
于是,就有了下面的:
题一:隰县遇雨
昨穿大山如御风,今早遇雨做困龙。
且了小诗当蛋糕,午时尚有酒两盅。
休整积蓄飞天力,明天依旧笑春风。
手机渐重心窃喜,归去好圆霞客梦。
题二:关于代沟的思考。
文明的地方或者社会不该有代沟或者代沟很容易被爱读书得来的知识,参透。
除了工作(学习)和平常的家事,但凡有一点点罅隙,就是读书了。这样的话也许很惹人讨厌,不自由啊!特别是年轻人,老师家长一起催,除了读书还是读书?
是的,读书贵在自觉!
可是现实就是这样,你不读书,承载着厚重历史以及各种科学技术的书就陌生了你。比如爷爷经历了大饥荒,饿P遍野,R相食......爷爷和他的记忆走进了历史,就只有由历史告诉你当年的事实了。但你又拒绝或者寻找各种理由总之是懒惰而不读书,再与爷爷交流,他说的话和经历如海水那样深不可测,你都没顶了;砍一斧锯一锯,根本就不搭茬口儿。看似简单的事,其实代沟就是这样练成的!
反过来呢?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和各色人等打交道——现在,有人在善意地误导你,不要和某种人来往;拒绝奸诈小人;远离什么什么人等等。这就等于使你失去了不可或缺的因和负面论争得来的免疫力,就像小感冒挺过去而不是动辄就吃药——更像我们爱读唐诗宋词,为什么和李白杜甫没有代沟反而那么亲切?再比如你爱读各国经典著作,历史的,哲学的,经济学的等等,你和国内外大师人物有代沟吗?至少不像你什么都不读只会顾左右而言他要好上千百倍吧!
从小到大,学无止境。做个杂食家,古今中外兼收并蓄,你和谁都没有代购!
读书吧,年轻人!读书吧,朋友们!儿童会长大,年轻人会变老。虽然不可能完全消除代沟,但总会少一点点;而少的这一点点,恰恰是你最需要的。
在皇权统治下,做了那么多见不得人的坏事,把民众蒙在鼓里,还想用时间抹去记忆。慢慢地,他的阴谋会实现。代沟,就这样愈演愈烈的。何止有代沟;甚至还有G民沟,商民沟,城乡沟等等。
附录:行万里路如读万卷书——隰县简介
隰县是一座古城。其厚重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17世纪,是商朝属下的基方小国部落。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分封诸侯,属同姓诸侯国中隰县的蒲国。春秋时代,晋文公重耳分封此地,史称蒲邑。战国归魏,改蒲阳。秦属河东郡。汉置蒲子县......
隰县鼓楼很原始也很著名。
我游到鼓楼下,问一位当地老者何以一个县就有鼓楼?他扬起自豪的脸,好像有点怪我少所见而多所怪。捋了捋没有胡须的下巴颏,说:这里原来是隰州。他的意思是,县与州是区分高低的!难怪现在乡想变镇,县想变州,州想变市...
我没有和他谈我们的鼓楼,一是因为不是原汁原味的了,二是在原基础上翻新了。哪里还有吹嘘的资格呢。
他说,还有明代建筑的“小西天”景区。这些都是隰县人的骄傲。可惜看不成了,预报明天雨停,前面的路在向我招手儿呢。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