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16日

标签:
旅游历史文化老有所乐 |
二十一、再到亳州
10月10日,再次到达亳州
昨天,114公里后,在亳州市的郊区五马镇住下。二天12公里就可以到达亳州市区。实现二进亳州城,也实现妻子多次提出的再好好看看的意愿
亳州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厚。单是药王华佗,生于斯的曹氏父子等等,就够住下慢慢品尝了。
1、名不虚传的药乡
除了药王大道,更有数不清的药名命名的街道:百合路、香附路,芍药路等等,让你感到真到了药乡。甚至,空气里都弥漫着淡淡的药香味儿。
晚饭后在路边,我们就看到这样一幕:在一位老汉的带动下,一个家庭还在几乎看不见的几乎所有家门口的人都在忙活。借问他们在忙啥?答曰:这是药材呀!老者瓮声瓮气地说。边说还手不停地干活。我低头仔细看了看,原来他们正在把什么根的皮去掉,留下皮而丢掉白色的根。
又问这是什么药?这呀,叫牡丹。我呵呵而笑,要说牡丹,我们那儿多的是。洛阳牡丹甲天下嘛。可从没听说牡丹根去掉的皮可以入药。药名儿没变,还叫牡丹。这个我就少所见而多所怪了。想起我第一次骑自行车到这儿,只看了一眼华佗庵就扬长而去,还有这次一进亳州,也只是一睹华佗风采就以为看足了,真是令人赧颜。要不是这次补足,什么时候再来,怕是说不准了!
2、允文允武的曹操
按计划游览了“武帝祠”:


上小学的时候,就被灌输曹操是个奸贼的“学问”;在戏台上,曹操的扮相或者脸谱总是十分难看的“奸白脸”;再加上民间的“说曹操曹操到”,不是明摆着曹操是个疑心特重野心更大的人物吗。
这也算我们的特色吧。说谁好,就没有一点儿疤;说谁孬,简直就是头顶长疮,脚底板儿流脓,坏透了。这种固化思维一直影响到今天,只有文化人斗胆直言或者揭露了真相,比如郭沫若为曹操翻案。人们才恍然大悟,啊,原来即使是坏人也有其光鲜的一面。现在,我们读曹操的诗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等等,能不佩服他的文采吗。“官渡之战”,是在和袁绍的战斗中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啊。
近年来,有人说鲁迅如何如何,总之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可是,公认的一代宗师胡适先生却说,看人总须持平。爱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即使当代,对人的功过是非也总受形而上思维的桎梏;一个林Z,像翻烧饼,一忽儿这样,一忽而又那样。对待一个历史人物像开玩笑猜哑谜,当人们都扬起脸往上看风向,孰是孰非,如何能不混乱了视听;但事实就是事实,埋在雪地里的尸首,不是终究要露出来的吗。
真相就是真相,容不得人造啊!
3、花戏楼

因为自拍杆忽然失灵,只好把手尽量伸长拿着拍。就这幅,我像不像大战风车的唐吉.可德;我的小女人像不像忠实的随从桑丘。
2002年春,我骑自行车旅游时到过亳州。千打听万打听,甚至向一位民警打听,他才指了指,说是在公安局楼后的一条胡同里。当我偏着身体推着车子进去,仅仅看到了一间令人丧气的小屋。世界级的神医华佗,怎么能蜷缩在这么逼仄狭小的空间里!实在是大不敬啊!
当时我就论断:对于不冒烟的工厂——旅游业,亳州还没醒!
这次呢,看他们丰富的旅游资源得到开发,我又下了这样的论断:亳州人啊,你终于醒了!
出亳州,半路上还是惊呼不已!怎么就忘了看看曹操的地下运兵道呢!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