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2年05月15日

(2022-05-15 09:37:59)
标签:

旅游

文化

历史

老有所乐

        2018秋游记

二十一、曲折访问大泽乡

109日——出了小岗村,车行27公里赶往凤阳县;岔路口临时改道蚌埠——尚有25公里。在一位收购废品的女人热心带领下,入住景晶宾馆。

一交谈,年轻女主人自报驻马店人,就有了老乡见老乡的亲切感,让价20元。充电开始,又问车的安全问题。其爷爷直拍胸脯,我们这儿从来连锁也不上的!不由感慨,我为我家乡的“停车落锁”感到羞愧难当!

有人问,怎么不去凤阳看看朱元璋呢?我毫无顾忌地大声说:那个孤家寡人一旦登基就忘了昔日的亲密战友,以致最后连一个汤和患了背疽,还要故意送他鹅肉...一个流氓和畜生一样的皇帝,我不屑于看他!

1010日,夜雨带来了寒气。万不得已,“男扮女装”即穿上了妻子瘦小的花衣服在里面。一边,她还表功似的说:一层衣挡一层风,十层衣能过一冬。你还别说,是衣挡寒这句古语在我这儿应验了!

接着,打开高德导航,显示,从蚌埠到宿州89公里。忽然想到,今天行程安排还要到大泽乡,专访反抗暴秦第一人陈涉遗迹“涉故台”。其地点同样在安徽101省道上,大泽乡只有七十余公里,不看看岂不又要遗憾了,于是,就一直开了过去。

中途,导航指令我左转,也就是从铁路涵洞下穿越,进入223乡道。遵命执行后,总觉得它是在误导。因为放眼四望,都是田间小道,哪儿有乡道啊。于是,问在田间劳作的农民。一说“涉故台”都知道,争相指示道路,也都是叫我往回走。我知道,和他们讲不清高德导航的事。只有回头,再上101

还是不放心,拦住一位干部模样的人再问。他说往前走,再过两个铁路涵洞,路边竖立有“大泽乡”路标的,你按它的指示走,就妥了。

果然。

但,拐进去后路牌指示去大泽乡镇还要往来时的方向走。路太生,只好还请导航。原来,还有七公里呢。边走边思量,按这个里程,我第一个左转并没有错。也就是,高德导航没有误我,因为我是按照电动车请她导航的,如此则只要有路可达就履行职责;只是那条路太偏僻也太曲里拐弯儿,我不敢涉险犯难罢了。

2022年05月15日

终于耳机里传出“目的地就在你的附近,本次导航结束”。在我的左手儿,看见敞开的大门就有些气象了。妻子还狐疑地问是不是,我说私人有这么大的园子吗?

 2022年05月15日

车直接就开了进去,一直到了一土台——高可十米——前,停下。只见土台前早坐着几个男女,年龄也都介于五、六十岁之间。在两位妇女的带领下,我们登上砖扎的两级(层)土台。巡视四周,估摸着土台至少有三亩地大小(后来问一位名叫李成允的男性——因为这种事女人知道得不多——他说,这个土台有五十亩大);周围苍松古老,雪松年轻,好像一位身穿铠甲古今兼备的武士。

接着,就拍照。倒是妻子想得周到,她拉了两位当地妇女一起,站在土台正中央一块刻有“涉故台”的石头前和台上。拍完,我请她们留个地址。又是男子和我互留手机号,表示回家照片冲洗出来后,就给她们邮寄过来,不就万事大吉了吗!谁知后来的事远非那么顺利,照片在邮政的路上和乡镇的羁押下,一个月后才被李允成取走;而邮政人对农民的事是从来不负任何责任的。自是,心中块垒不打一处来...不说也罢!

2022年05月15日

2022年05月15日

2022年05月15日

2022年05月15日

2022年05月15日

2022年05月15日

题:访大泽乡,我不是第一个

想有所吟咏,但一想到郭沫若的《我想起了几千年前的陈涉》,我岂敢卖弄。就写一点感受吧:

想到这里,我放眼四望,阵阵鼓角声犹在耳畔回响。那个站在“涉故台”上大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人,不就是为了国事而杀了县尉,揭竿而起的陈胜吗!

天下苦秦久矣——这就是他们起事的动因;“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则是其理论根据!

在涉故台下栽了一棵树,就带领众人只是为了摆脱暴秦的目的就呼啸着出发了...

按《史记》体例,世家是王侯的传记,陈涉不属王侯,也把他列入世家,这是太史公对陈涉历史地位及起义作用的重视和肯定,也表现了他卓越的见识。

问李允成平时是不是有人来访。他说,有啊,多了。只是这里还没有形成规模;将来嘛...

也就是说,我们没有白来!

有人说中国人崇拜龙图腾实在荒唐。其实上古时期各部落都有自己的图腾,资料显示:《礼记·礼运》说:“麟、凤、龟、龙,谓之四灵。”麟、凤、龟、龙,实际都曾经是中国古代的图腾,是中国先人们的崇拜之物。郭沫若在《关于晚周帛画的考察》中说:“凤是玄鸟,是殷民族的图腾”;“龙是夏民族的图腾”。龙很早就是中国的图腾之一了。

所以,古代历史上大凡有人当王,就会有穷酸文人附会他是真龙天子。我们在这个涉故台还看见一棵树,树冠呈虬曲(龙须)形,就有些龙的味道了。树下有一块石头,上刻“柘龙树”,这些都像一篇文章的铺垫,说明陈胜起义上应星宿。其实陈胜只不过在紧急情况下登高一呼,秦朝灭亡他是第一个发起者,与龙何干!所以,愚以为对龙的崇拜也有很多荒谬之处,只是此处无法细说。

......

天气越来越寒,离家越来越近。但是,意犹未尽,奈何?忽然想起几次到亳州都是匆匆而过,这次再不看一看,恐怕...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22年05月14日
后一篇:2022年05月16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