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报告(二)琦君《母亲的金手指》(朱婧媛)

(2015-03-08 22:28:47)
标签:

感悟

阅读

分类: 读书报告

                                                             琦君《母亲的金手指》读书报告

                                                                     文/朱婧媛

【我了解的作者】           

琦君,女(1917—2006)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父亲为儒将,14岁就读于教会中学,1949年赶赴台湾,在司法部门工作了26年,并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后定居美国。出版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她的散文大多回忆童年往事、家庭变迁、人生履痕,善于在回忆中提取细节,营造出一个色彩柔和、气氛温馨的真、善、美的世界。她被称为“台湾文坛上闪亮的恒星”,散文《泪珠与珍珠》被选入大陆中学语文课本。

【我对整本书内容的概括】

这是台湾著名作家琦君回忆童年、故乡与国外生活的散文集,这里精选了五十四篇她的回忆散文。分为三卷(第一卷“水是故乡甜”,第二卷“母亲的手艺”,第三卷“异国的仙桃”)在这本书中,她以平和、温馨的笔调描写了作者在大陆、台湾和国外的生活经历,抒发了她对故乡和亲友的思念。她从难忘的往事,母亲的手艺与生活随笔,将时间定格,从缤纷的童年、中国妇女质朴温煦的形象中可以看出人间的真、善、美。

【我对整本书最深的体会】

白先勇先生曾经这样评价过这本书,“琦君写的最感人的几篇文章几乎都是写她母亲的,可以说,母亲是琦君最重要的创作源泉。”确实,琦君花了很多笔墨来描写她的母亲,她对母亲充满了思念、感恩和愧疚之情。从她的笔下我认识了这位善良、仁慈、宽容又严厉的母亲。这位母亲会因为作者的顶撞长辈而第一次体罚作者,她是一位尊敬长辈的人;她会因为对卖麦芽糖伯伯的同情,而选择用衣物、大米等可以用到的东西和他对换,既不伤害他的自尊,又能帮助到他,她是一个善良的人;她为了不扰乱女儿在外地读书的心情,并没有把自己病危的消息告诉女儿,而在女儿回来前的两个月默默离去了,她是一个无私的、理解他人的人,是一位伟大的母亲。琦君的文字不论写人、写事、写物,总令人百读不厌,她以童稚赤子清明无邪的眼光看世界,清澈自然,她笔下的“童稚情怀”纯美、天真,在好看的故事中,借着慈祥长者的叮咛,说出普遍而永恒的真理。

【我最喜欢的篇目】

   文中很多篇我都非常喜欢,现在精心挑选出12篇,因为它们给我触动最深,让我领悟最多,下面是我的一些感悟。

   1、《猫债》——因为一只猫引发的事情,因为作者的粗心而死了的小猫,使作者顶撞了五叔婆,遭到母亲的责罚。可以从文中看出“我”的善良,母亲对长辈的尊重。

   2、《母亲的金手表》——作者以金手表为引子,整篇文章都是在围绕金手表写的,写出了我对母亲的愧疚和怀念,也写出了母亲怕我读书分心而故意隐瞒自己病情的良苦用心。

   3、《小黑人与一毛钱》——各人都为维持一份自尊心,而彼此之间显得那么不协调,不友善,人与人之间难道一定就要有那么多冲突和不愉快呢?如果每个人都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友善,世界一定会美好!

   4、《黑吃黑》——同是圆颅方趾的人类,以肤色来分辨善恶是不公平的。由于境遇的差异,形成了他们不同的心态与行为,这实在是创造人类的上帝的不公平。正如黑人唱的一首歌“不要以肤色判断我”。

   5、《花与叶》——阳光雨露,对世间的一切都是一视同仁的。就像鱼与熊掌是不可兼得的,不可贪心。

   6、《最后的两片叶子》——在其他叶子都凋零时,本以为最后两片叶子也会随之凋零,但没想到就只有它们两片活了下来,最后化为养料,培植它们的下一代嫩叶茁壮。

   7、《妈妈,让鸽子回家》——鸽子在比赛时迷失了方向,从而被猎人打下充当佳肴。于是,儿子便想要作者写一篇关于鸽子回家的故事。现在儿子在国外学习,作者也很思念她的儿子,他去了远方,他也没有回家啊!

   8、《母亲节礼物》——儿子幼年总会给作者在母亲节时送上祝福和礼物,并希望母亲不要变老。可是儿子长大时反而不再关心和问候母亲了。写出了作者对儿子的心痛,以及自己对母亲的孝顺。

   9、《百补衣与富贵被》——衣服虽不贵重,还有一些破旧,可是里面满满的都是母亲对作者的爱。

  10、《下雨天,真不好》——作者曾写过一篇文章《下雨天,真好》那不是重复了吗?其实不然。因为近几天天天下雨,使作者这个爱雨的人想到了小时候,雨天带给大人们的困扰。作者用了一种幽默有趣的笔调,把小时候人们对雨天烦恼的情景生动的再现了一遍。

  11、《鼠年怀鼠》——人们对老鼠都有一种天然的厌恶感,都以为老鼠是令人恶心的,所以认为“老鼠上街,人人喊打”。但殊不知,老鼠也是有灵性的,它们也可以成为你倾诉的对象,所以请努力的去善待每一条生命。

  12、《腌咸菜》——写出了对母亲腌的咸菜的怀念。她不但重视食物的味道,还顾到食物的成本。母亲真是经济学的大师呢!

【我积累的优美语言】

   1、这本书的语言风格   罗家伦这样评价过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文字清丽洁雅,委婉多姿,写风景有诗意,写动作颇细腻,写人物颇富于温柔敦厚的人情味。”在我看来,这些文字生动活泼,读起来十分轻松忘我,使人陶醉其中,感觉身心都放松了。每篇文章读完后,细细揣摩,就会发现另一种深意。

   2、积累的佳句美段。

   ⑴ 生命的意义,不就在这一点对未来的培植与希望上呢?——《最后两片叶子》

   ⑵ 有时想想,时光如真能随着不上发条就停摆的金手表停留住,该有多么好呢?

                                                                                          ——《母亲的金手表》

   ⑶连打过雷以后,雨仍绵绵不断。按照天气预测该放晴的日子,太阳却只露一下脸就躲回去了。                                                                                  ——《下雨天,真不好》

   ⑷回首童稚无知岁月,老去怀情,于悲喜参半中,倒不如“也无风雨也无晴”,岂不更好呢?                                                                                  ——《下雨天,真不好》

   ⑸凡是志同道合的人,为一个大公无私的宗旨结合在一起,从而产生比孤立的个人更多力量的团体,就称为“党”。                                                               ——《敬爱的“号宾”》

   ⑹阳光雨露,对世间的一切生命都是一视同仁的,我这个同样受大自然恩泽的人,又何必在花叶之间,有什么选择呢?                                                                              ——《花与叶》

   ⑺造物主赋予我们的生命是坚韧的,却也是脆弱的。让你在安全中享受生之喜悦,也让你在危难中作痛苦的挣扎。                                                                                ——《静夜良伴》

   ⑻每天他上班以后,整个屋子静悄悄的,天气晴朗的日子,阳光从西边的窗子涌进来,客厅落地窗对面高耸的老人公寓,密密排排的玻璃窗会把阳光反射到我屋子里,格外的柔和可爱。                                                                                                  ——《小镇温情》

   ⑼我现在住的是一个新社区,绕屋只有几丛矮矮的小灌木,几方新铺的草地,没有高高的树木与广阔的草坪,也自然就没有松鼠光临。                                                    ——《鼠年怀鼠》

   ⑽那股子清香味儿,有如仙露琼浆,凉沁心脾。                                   ——《再做“闲妻”》

   ⑾何况一阵豪雨过后,暑气全消,这才是“已凉天气未寒时”的光景。天公究竟识时务,不会让你一直过到秋天里的夏天的。                                                            ——《一饼度中秋》

   ⑿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

                                                                                                               ——《春酒》

   ⒀母亲年轻时一双十指尖尖的兰花手,到老来尽管粗糙多皱又多裂,却也是一双会变戏法的魔术手呢?                                                                                    ——《柚子碗、盒及其他》

   ⒁我明明没有母亲的好手艺,不会拼缝“富贵被”,也没闲情逸致来缝现代艺术的“百家衣”,只是为了纪念母亲的节俭、勤劳与细心,更有她一针针、一线线对女儿不尽的爱。

                                                                                                ——《百补衣与富贵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