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报告(一)琦君《桂花雨》读书报告(朱书宇)
(2015-03-08 22:23:12)
标签:
阅读感悟 |
分类: 读书报告 |
【我了解的作者】
琦君(1917-2006),浙江温州人。原名潘希真。当代台湾著名女作家、散文家,作品多以儿童故事为主。语言细腻,感情真挚,她的许多文章,都承载着如许厚重的记忆与怀念。她将她的满腔思念溶入每篇作品中,真实而不造作。被誉为“台湾文坛上闪亮的恒星”代表作品有《青灯有味似儿时》,《妈妈银行》,《烟愁》,《母心佛心》,《桂花雨》等。
【我对整部书内容的概括】
这是一部包含了抒情怀旧以及对世态人情感悟的散文集。共63篇,分为三辑(第一辑,细雨灯花落;第二辑,镜里朱颜改;第三辑,浮生半日闲)。在这本书中,有她对友人的怀念,有她对童年旧事的追忆,有对生活琐碎小事的记录,也有对人性的思考和感悟。回忆起经年旧事时,我们仿佛翻开了一本旧相册,鲜活的画面似乎就在昨天,而泛黄的边角却提醒着我们被定格的时间已如此遥远。回想起久别故人时,琦君心中的难舍难忘的思念,让人感叹友情的可贵。谈论起生活中的小事时,让人感到亲切,嘴角不禁上扬。要说这是一部回忆录,我认为这更像一本搁置于书桌上的日记,娓娓道来她的过去与现在的故事,无需华丽的辞藻,质朴而温暖。
【我对整本书最深的体会】
这本书中,包含了如君子之交般淡泊的友情,对故乡对家人解不开化不了的亲情,最令人感动的则是琦君对母爱的赞颂。我常在读完一篇后陷入深思,可能是在思考这份人间之情,或是对我自己的反思。一字一句细细读来,那份感动和淡淡的哀愁,直触心底。
琦君笔下的她的童年是美妙而值得怀念的。身为官家小姐,他的童年生活不愁吃穿,无忧无虑。她常回忆起哥哥尚在时与哥哥一同玩闹,听邻家伯伯讲故事,跟外公去听戏的时光。她也常回忆起她的母亲,那位勤俭质朴的女人,慈爱地呵护着女儿,我仿佛看到一个小女孩儿牵着妈妈的手,神采飞扬地讲着,她们微笑着,慢慢走着,直到母亲老去,身影消失在她身边。
岁月流转,经历过数次生离死别,她已从不谙世事的小女孩长成了大人。偶尔回想起往事,也能坦然地再次回首。她也慢慢地意识到曾经不曾理解的东西,可能是亲人留下来的某件事物的意义,可能是故人留下来的话语。每当她感到孤独,感到困惑时,总有一些声音告诉她:不要忧愁,不要抱怨,要挺起胸膛向前走去。
有人说琦君的文字温婉而细腻,却营造了那个时代的影像,温馨中透着幽幽的伤痛。或许正是因为她经历过这一切,她怀念这一切,才能使她的文字有如岁月沉淀后的平凡和真实。
如果为这本书选取阅读的音乐背景,我会选香港歌星梅艳芳的《似水流年》,歌词里对往日的怀念慢慢延伸至旋律里,又蔓延至听众的心里。歌词写道:“我的心又似小木船/远景不见/但仍向着前/谁在命里主宰我/每天挣扎人海里面/心中感叹似水流年/不可以留住昨天/留下的只有思念/一串串永远缠/浩瀚烟波里/我怀念 怀念往年/外貌早改变/处境都变/情怀未变
【我最喜欢的篇目】
文中很多篇我都非常喜欢,现在精心挑选出来12篇,因为它们给我触动最深,让我领悟最多,下面是我的一些感悟。
1、《如此星辰非昨夜》——独在异乡的游子,总是满怀乡愁,总会念起陈年旧事。然而岁月飞逝,一切都有所改变,又何必再怀念昨夜星辰昨夜风呢?音尘隔绝了二十多年的朋友,也难以再相见,因为人生本就是匆匆过客,又何必念着昨天?
2、《方寸田园》——青山绿水环绕,松风鸟语溢耳,使人理智清明;约二三知友小酌,畅话平生,使人心灵温厚,与人共享山水美景,更是人生一大乐趣。而如今现代人生活繁忙,无法享受山水田园之乐,不妨让我们放慢步调,去细细观察身边的乐趣,读书、赏花、散步,充实自己的心灵,放松自己的心情,做一个懂得美化生活的雅人。既然我们不能隐于田园,不如在方寸灵台之间,自辟一片田园吧。
3、《一对金手镯》——
4、《金盒子》——已故之人留下来的遗物,总能勾起许多惨痛的回忆。又因为它承载着回忆,承载着怀念与希冀,才能让人可以睹物思人去放声痛哭,才叫人珍惜。而当这些事物渐渐黯淡时,似乎已故之人的音容也在脑海里渐渐黯淡,更让人悲痛不已,因为它告诉了我们,他们离开我们是一天比一天更远了,远的都快从我们的记忆里离去了,连他们留下来的最后的事物,都要碰触不着了。
5、《妈妈的菜》——孩子们总认为妈妈的菜最好吃,因为妈妈的菜里满含着深深的爱意;游子们总认为母亲的菜最好吃,因为那记忆中菜里的母爱,唤醒了他们无限的思乡之情。
6、《喜宴》——小女孩总是爱美的,即使是长大成人后,也总会怀念起儿时美丽的衣服。然而总有一件并不漂亮的衣服,它的背后是一段令人怀念的童年旧事,象征了那又憨又傻的童年和那位节俭质朴的母亲。
7、《镜里朱颜改》——人的面容总会老去,但如果能一直保持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不仅能让人的心一直保持年轻,连面容都能因笑容而洋溢着年轻的光彩。
8、《留予他年说梦痕》——人生中的许多事情,甚至是一花一木,都是值得细细体会的。我们要以温存的心,去体会人生给予我们的一悲一喜,将那些回忆一一珍藏,待经年后思量,就能得到另一种感悟,化悲为喜。直面现实,面前还有一大段路要走,还有故乡的山水、久别的故人,等待着我们再次重逢,还有许多曾经被珍藏的故事,等待着我们再次思量。
9、《浮生半日闲》——现代生活匆忙的让人不能自主。而在曾经悠闲的日子里,人们舍得把时间花在闲荡上,种花养草,摆弄小玩意儿,或停下来欣赏某处的风景。我们不妨也试着放慢时间,暂时忘记忙碌与忧愁,以偷得浮生半日闲。
10、《未有花时已是春》——在这个世态无常,人心多变的时代,我们要懂得站在另一角度体会他人的难处,以乐观之心去对待,不苟责于人,平和解决,便能感到心中祥和,领悟到“此心春常在”后的一点禅机了。
11、《人鼠之间》——人们常把人格卑贱的人比作鼠,预示着人与人之间的弱肉强食,相生相克。但充满爱心的人,也是能与鼠和谐相处的,如果人与人之间都能这样和平相处,互助互爱,每一个人都拥有一颗“仁心”,那人间不就变得美丽而温暖了吗?
12、《风筝》——小小的风筝,承载着儿时的梦想,也承载着那时小小的心事。而当人们长大了之后,心事越来越沉重,岂是小小的风筝负载得起了呢?所以,趁着年少无忧,将自己美丽的梦放在大风筝上,然后放得高高的吧。
【我积累的优美语言】
1、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琦君的语言,我认为已经非常好了,也足以见得她的文学底蕴之深。她的叙事风格平淡却值得回味,语言不矫饰造作却依然精彩。她的感情并不像海浪一样汹涌,也不像河床一样枯涸,像一条小溪流,缓缓地从我们身边淌过,自然、清澈。她像一位说书人,把自己的经历和自己对人生的独特感悟,煮成一壶香茗,就这么品着茶中滋味,娓娓道出故事,语气温和,故事也至真至淳,令人回味,发人深思。
2、积累的佳句美段
①站在拥挤的人群中,或走在熙来攘往的人行道上,个个都神色匆匆,人人都漠不关怀。但今天尽管周围是同样的陌生面孔,仅仅靠在一起的,却是两个阔别多年的知己,无论怎样人海茫茫,他们彼此都不会有孤单之感了。——《相逢是别筵》
②望着玻璃长窗外,落日已沉,暮色渐浓。一片苍苍郁郁之中亮起了万家灯火。——《相逢是别筵》
③凄厉的汽笛呜呜长鸣,浓烟一阵阵吐向黑夜,车头灯照向寒冷的铁轨,照向茫茫前路。——《如此星辰非昨夜》
④那一份款切的拳拳挚谊,那一腔对人世的关爱,那一派温厚的幽默,使你如饮甘露,如服清凉散,如于和风丽日中徜徉于绿野平畴,或水流花放的幽谷之中。——《春水船如天上坐》
⑤她的一字字、一句句,有如细细密密的琴键,轻轻重重地敲打在你的心弦上,怦然有声。——《犹有最高枝》
⑥她微带诗情的、凝练的象征之笔,有如山涧清泉,经过乱石的冲击以后,依旧涓涓而流,流进你的心田。——《犹有最高枝》
⑦我们不妨以幽默闲适的心情,度着平稳而现实的生活,不为将来做太多的打算,也不为过去而留恋恼丧。我们已经懂得如何来安贫守拙,更懂得在贫与拙中,如何来享受无边的家庭乐趣。——《倒账》
⑧无月无灯的夜晚,两个人在一片朦胧中互吐心曲,不必看彼此的脸容,也不必看彼此的眼神,却是灵犀一点,到达了友谊的最高境界,多么令人钦羡?——《秘密》
⑨总之,一个人能借着眼泪散发一下内心的感触或郁闷总是好的。怕的是忧患备尝以后,存亡见惯,连眼泪都枯涸了。——《看戏》
⑩相依多年的唯一长辈逝世以后,想想她一生绚烂,终趋寂灭,我的心情似乎也随之同归寂灭,即使坐在闹哄哄的戏院内,总有一分“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的曲终人散之感,所以就宁愿不去看戏了。——《看戏》
⑪大家齐声欢唱起来,东方已透出一线曙光,大韦先生拉开窗幔,窗外正飘着鹅毛似的雪花,依窗一枝寒梅,含苞待放,玻璃窗上凝结着晶莹的冰珠,多么美丽的世界啊!——《圣诞夜》
⑫我们都匍匐在地上,是母亲的语音似古寺钟声,使我于神智混乱中略微清醒过来。——《杨梅》
⑬淡淡的哀愁,像轻烟似的,萦绕着,也散开了。那不象征虚无缥缈,更不象征幻灭,却给我一种踏踏实实的,永恒之美的感受。——《留予他年说梦痕》
⑭你再不能相信,被压在冰雪中的枝条,霎时间会爆出嫩绿新红,封闭在三尺白雪下的枯草,如今已是绿茵一片。——《春的领悟》
⑮我忽然觉得,这个世界,无论是绚烂如锦,或是雨歇歌沉,一颗心总是闲闲的,也轻轻寂寂的。——《人鼠之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