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价
(2019-01-07 08:12:18)分类: 随感 |
1、用鼓励性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课堂评价
由于美术知识本身的难易程度不同,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答案也会参差不齐。这种情况下我们教师点评一定要慎重,坚持鼓励的原则,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适当满足学生的“虚荣心”,多鼓励他们,会提高他们思考和回答问题的兴趣。如果一个人的优点、进步、成就得不到及时的赞美和恰如其分的评价,就会丧失信心。对表现好的同学当然要毫不吝啬地鼓励表扬,让他们获得成就感、满足感;对即使回答时答案有偏离甚至完全错误的学生,也不要轻易否定,而要找出他们的闪光点加以引导、激励。
2、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诱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在美术教学中,同一项练习,我们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水平制订几个评价标准。例如,上绘画课,教师可以把全班学生分成A、B、C几个等级小组,在不同等级内提出不同要求。C级要求构图完整,色彩强烈,方法新颖。如符合要求就给高分,当学生达到这一标准后,即可升入高一级。对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每一点进步,或对某些长处有所发展的学生都给予鼓励。如作品有创新,色彩效果好,造型准确,制作精巧等等都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学生在学习上逐步上台阶,不断地由小成功积为大成功,有利于消除学生的自卑感,增强信心,激发内在的学习主动性。我们在课内运用“低起点、小台阶、多活动、快反馈”的方法,增加学生动手绘制、动口回答问题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游戏”也是学生喜欢的活动,能满足他们爱玩好动的需求。所以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游戏成份,利用游戏教学来促使学生较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如我在教学二年级《水墨游戏》一课中,为了突破传统枯燥的水墨画教学,我有针对性地结合音乐设计了游戏性的
教学环节,诱发他们的创作灵感。我先带领学生进入第一个游戏“随着线条来跳舞”,分别播放了一段舒缓的轻音乐和一段轻快的爵士音乐,学生在亲身感受两段不同节奏的音乐中产生了愉悦的体验,不由自主地跟着跳起了舞,在空中用双手划出美丽的线,并产生了强烈的创作灵感。我“趁热打铁”,播放了欢快的《赛马曲》,让学生在热烈欢乐的氛围中,听着音乐画墨线,学生一边感受马蹄声驰骋草原的音乐形象,一边在纸上富有激情地作画,并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体会到墨色变化,创作了一幅幅形象生动的画面。在热烈欢乐的游戏氛围中,学生活跃的思维冲破了教师提供的领域,长出想象的翅膀,在无垠的时空中自由地翱翔。比如:一年级美术教材中的《卡通》这一课是集绘画、剪贴、制作与表演为一体的综合学习形式。我在课前准备了几个唐老鸭、米老鼠、奥特曼等内容的面具。在课堂上,我请几位同学上讲台并戴上面具,让他们自由做表演。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完成作品后,我又创设了一个情境游戏——班级里要开一个化妆舞会,请小朋友们戴上自己亲手制作的面具尽情地表演,又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这样,不仅使他们玩得开心,更增强了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
3、开展学生自评、互评,相互鼓励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必须重视学生在评价中的作用,发挥学生自评、互评的作用。在美术课的评价中,孩子们的评价词汇还比较单一,他们缺乏一些书面的、专业的词汇,比如:色彩搭配、外形设计、构图饱满、注意观察、有创意、效果突出、很特别、吸引、与众不同……等等。通过这些自评互评,促进学生更加生动活泼地学习美术,同学间互相鼓励,互相鞭策,相互间了解加深,感受到其他的人能够悦纳自己的行动,认识到自己不总是处于外在的批评、指责和敌意的包围之中。这种通过学生主动参与完成的评语,学生更加自信并能充分认识到集体对他的关心及希望,班集体凝聚力增强了,学生个体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促进学生学习的良性循环。
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就得不断地去探索,艺术是永无止境的。我们要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美术学科教育肩负的教学目标。我们的教学活动始终要让学生有一种期待,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有一种无法抗拒的吸引,那么这肯定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美术有效性课堂教学呼唤创新精神的课,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才能去掌握教学这门艺术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