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释甲骨文3则

(2024-03-14 15:59:25)
651《甲骨文合集》37471以“亡”为声符,以小兽形为意符,释为“狐”,狐狸。需要注意的是此字以“亡”为声符,需要根据现代藏语推断狐狸在商朝的发音。

藏语狐狸发音接近或者瓦目,所以推断商朝狐狸的发音接近wam
上一条《释甲骨文第六百五十字——弘毅(根据维语推断发音)》,我用维语推断的甲骨文发音。中国自古以来是多民族聚居国家,甲骨文的释音释义可能需要各兄弟民族文化众志成城。
不能因为某些甲骨文用现存汉语解释不了,就判定为不可读。
甲骨文狐(读wam在楚简中常见,郭店简《性自命出》,上博简《性情论》邪狐(枉)之情
甲骨文可能通假《尚书》,表示不正。又《尚书·皋陶谟》惟荒度土功荒度流传到西方为英语“wadi”,指下雨时有水,平时干涸的河道。此为大禹治水的水利术语。
中国流传到西方的词汇很多。如《折觥》木羊册演化为西方弥撒,《秦公簋》朕祀、《毛公鼎》角戠演化为宙斯

 释甲骨文3则


释甲骨文3则
652《甲骨文合集》22102以表示弯曲的地方、洼下的地方的为声符,唐代韩愈《咏雪赠张籍》 坳中初盖底,《诗经》淇奥也是这个字。

再以为声符和意符,以为意符,释为,本意是胎位不正、难产。又引申为辛劳、疾病。《孟子·公孙丑下》采薪之忧
四川方言恼火有此意,麻烦、困难等。为声符的字发音出现若干发展方向,其一是“y”为声符,第二是鼻音“n”为声符,如棉袄东北称为棉脑。煎熬有些地方发音煎náo。另外就是本音ao
《合集》14002"甲申卜,鼎(貞):〔帚(婦)〕好娩,忧?主要在貞问妇好分娩时会不会难产。
《花東》87.1“丁巳卜,子益忧通假,听命,照着办。让子益听命于妇好。《论语·泰伯篇》子曰:民可使,由之
甲骨文中”“”“等字都是以为声符,且现在释作向鼻音“n”声母变音的一个例子。
甲骨文相关字在西周金文写作,《毛公鼎》廼(矛攵)矜寡幼耄矜寡,《班簋》廼違通假拗違
在西周金文中一般通假,在动词前作敬语。屈原《九章· 抽思》敖朕辞而不听。《多友鼎》《大盂鼎》《五祀卫鼎》中廼(敖)都是此用法。此语法至今流传在日语中,写作动词前的
在商周发音,根据《散氏盘》地理,可以推出商朝旧都廼(敖)大致在今郑州贾鲁河转弯处附近。且可推知春秋,发音为“áo”,接近”“发音,后世发展为

释甲骨文3则
653
《甲骨文合集》19066一女子,一子头朝下出生,会意字,释为顺产的“顺”。

释甲骨文3则

在甲骨文、《班簋》中“顺”指代先君,或者放在先王名号前表敬语。

主要从楚文化和吐蕃文化解释此用法的意义和发音。

文献中楚王前一般缀一个“熊”字,如楚怀王熊槐。在金文中现在释作“酓”。现在的释法是有问题的。试用《柞伯簋》“宣”字释之。

《柞伯簋》“宣”指手指尖,十宣放血的“宣”。现在释作“酓”的声符,手指尖指事符虽然更修长婉转,仍应释为“宣”,再以“宣”为声符,“酉”为意符,释为“醺”,酒醉。

 释甲骨文3则


金文中楚王敬称都是前缀一个“醺”字。我不认为楚王“熊”氏,“醺”只是和吐蕃文化“墀”一样,表示尊敬。

屈原《九歌·少司命》“荪独宜兮为民正”的“荪”应与楚系金文“醺”相同用法,此处是对神的尊称。

吐蕃王名前加“墀”字,和甲骨文先君以“顺”代指,楚王名前加“醺”文化同源,都是表示对王的尊称。如墀松德赞,松赞干布,藏文史籍称墀松赞。

促成文成公主入藏的吐蕃大相禄东赞,又称薛禄东赞,“薛”通假尊称“墀”。

前面文章已经多次谈过,《丝路山水地图》“阿丹城”为古希腊雅典,“鲁城”为西域鲁迷,“脱辛”为今托克逊,“苦先新城”在奎先达坂附近,“撒马尔罕”在今焉耆盆地,亚历山大大帝最后驻跸的“巴克特里亚”是今巴楚县(巴克楚尔),古希腊文化和古罗马文化是中国的本土文化。

甲骨文王的敬语“顺”,楚文化“醺”,吐蕃文化“墀”流传到西方称为“凯撒”,英文为CaesarCaesar的发音是对我国上述发音的模仿。

因为现在世界史以古希腊、古罗马在今欧洲为圭臬,所以古希腊、古罗马为中国文化的观念,乍听起来匪夷所思、令人难以置信。

我反复强调的古希腊、古罗马地理均符合中国地理,如拿破仑的偶像“上帝之鞭”阿提拉,也就是铁勒部的阿跌氏,曾主要活动在色雷斯。根据中国实际地理是今哈密境内苏里苏河流域。则阿提拉的征战路线非常清晰、准确。而根据西方叙述的阿提拉征战路线神出鬼没、毫无逻辑、不忍卒读。

 释甲骨文3则


从地理、语言、历法验证古希腊文化是中国本土文化,完全是对西方文化的降维打击。打开古希腊文化是中国本土文化的思路,楚文化中的纪月“献马”很容易确定为黄道十二星座的人马座,楚国历法是太阳历,证明十二星座起源于中国,篇幅所限,我就不一一分析了。

中国发现了很多亚历山大大帝纪年的文物,如泉州出土景教徒墓碑记载“亚历山大帝王纪元1613年”,赤峰发现的景教墓砖铭文“亚历山大帝王纪年一千五百六十四年(公元1253年)”等等。

为什么号称古希腊发源地的欧洲希腊,一件亚历山大大帝纪年文物也没有呢?

因为数学和天文历法是一个文明的最高成就。

造假是造不出来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释甲骨文8则
后一篇:释甲骨文3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