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释甲骨文7则

(2023-12-28 11:22:57)
571《甲骨文合集》32934以心为意符,以为声符,释为长音字惕惕,惊恐不安,心绪不宁。

《诗经·陈风·防有鹊巢》:谁侜予美,心焉惕惕。《国語·楚語》豈不使諸侯之心惕惕焉。
甲骨文惕惕是以为声符的形声字,”“”“惕惕三个字是相关字。

释甲骨文7则

释甲骨文7则
572
《甲骨文合集》10133上方是鱼形,下方口为意符,表示与说话有关,释为鼻浊音字拉呱,闲聊,东北话唠嗑。发音接近long,国际音标接近l,现在多释为

西周金文常见不(不不)魯,如《师虎簋》,应为古羌语青龙的发音,现在流传在蒙古语中,《蒙古秘史》胡和鲁
古羌语白虎发音为驺虞,所以《穆天子传》周穆王经过的珠余氏应在朱圉山附近,也就是白虎山。
中国境内青龙山和白虎山非常多。辽西努鲁尔虎山系余脉鄂尔盖山就是青龙山的意思。
珞珈山也是青龙山的意思。
梵语中大蟒蛇神摩呼罗迦罗迦通假甲骨文唠嗑(拉呱)
为什么佛教梵语中大蟒蛇和商周青龙发音意义接近。《丝路山水地图》和《大唐西域记》地理比对,脱辛为今托克逊,苦先新城在奎先达坂附近,撒马尔罕在今焉耆盆地。玄奘取经走的是南疆路线,古印度为唐朝羊同。佛教为中国本土文化。所以梵文很多意义能从甲骨文中找到对应的字。
需要注意的是天龙八部中同时有龙部和大蟒蛇神,龙的古羌语发音接近龟兹,就是龙城,流传到西方的特洛伊城名(Troj),藏语发音接近青龙的古羌语发音接近胡和鲁。根据汉代瓦当形象,青龙生有双翼,也就是流传到西方的长翅膀的龙的形象。
《诗经·旱麓》中的旱山是西周祖地,应该是一座青龙山。杜甫《北征》前登寒山重,屡得饮马窟。和《大克鼎》地理比对,寒山应为今陕西富平县万斛山。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寒山
《大克鼎》地理和考古发现的芮国地理一致,则应为芮国考古发现的毕伯克,毕公高孙子,芮国第一代国君,毕矩之父,芮伯良夫毕鲜、魏国毕万的祖先。

 释甲骨文7则


释甲骨文7则
573《甲骨文合集》18256上方以为意符,下方以为声符,释为,一抬脚,《说文》蹴,蹑也。如蹴鞠、一蹴而就。

甲骨文中虽然声符和意符都一样,但是结构不同,须释为不同的字。

释甲骨文7则

释甲骨文7则
574
《甲骨文合集》8969以草茂盛貌为意符,以为声符,释为长音字崔崔,草茂盛貌。诗词中一般写作萋萋。《诗经·周南·葛覃》维叶萋萋。唐·崔颢《登黄鹤楼》芳草萋萋鹦鹉洲

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诗经》简本作维叶崔崔,与商朝发音接近,所以释此字为崔崔
崔崔也可记作一个字。《韵会》仕之切,音驰。《说文》草貌。不过根据诗词流传情况,应为长音字,所以以崔崔为准。
是甲骨文常见的声符,如”“”“迟迟都是以为声符、为意符的字,因的相对位置不同,释义不同。且崔崔”“迟迟都是以为声符的长音字。

释甲骨文7则

释甲骨文7则
575
《甲骨文合集》4691为意符,以为声符,"在这里发音为“zhu”,指大门与屏风之间,释为,一种农业税,也可能指井田制中公田的收获。《孟子·滕文公》:“殷人七十而助可能以七十畝为单位收取农业税。后世演化为田租的

前面已经释过,商朝土地面积单位”“”“”“”“”“”“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土地作为农业生产资料时,与分配有关的数学、文字中的面积单位是最迫在眉睫需要发展的。
我在《释甲骨文第五百六十二字——楚赋》释的楚赋(絘布)是一种商业税,和贮(农业税)并观,商朝至少有两个税种。

释甲骨文7则

释甲骨文7则
576
《甲骨文合集》10989上方为,中间指客观世界,心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下方箭正中靶心的声音为声符,释为般若,以指如实理解一切事物的智慧。般若是证明佛教起源于中国的一个甲骨文。

《丝路山水地图》与《大唐西域记》地理比对,脱辛为今托克逊,苦先新城在今奎先达坂附近,撒马尔罕在今焉耆盆地,玄奘取经走的是南疆路线,古印度应为唐朝羊同,大致在今西藏北部,佛教为中国本土文化。
我释的甲骨文中已经有很多佛教词汇,如《释甲骨文第五百五十九字——藐姑射》即玄奘所说的末迦,得道之人。
般若《易经》称不速之客,不速之客三人和《圣经》波斯三博士有同源性。
般若也可写作波斯”“博士”“饱学等。根据《丝路山水地图》与《大唐西域记》地理,古波斯也在今中国境内,即《丝路山水地图》比站,《大唐西域记》白水城,现在称为辟展。波斯西方为古罗马,西域鲁迷,《丝路山水地图》鲁城,东方为产生景教的大秦国,《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大秦,波斯《列王纪》翻译为中国,在今哈密沁城乡附近。
古罗马、古波斯、大秦国在今吐鲁番盆地至哈密盆地一带,才符合波斯《列王纪》的记载,两周之内可以调兵开战。
新疆哈密拉甫却克墓地发现罗马金币、萨珊波斯银币,这些都是古罗马、古波斯为中国本土文化的第一手证据,不要被西方史学洗脑,不分析考古、文字双重证据,看不到中华文明是世界各主要文明之母。
同样地,这一带发现很多古罗马浴场、景教遗址,不要被西方史学洗脑,认为是外来文化,否定她们是中国本土文化的第一手证据。

释甲骨文7则
577
这是我释的甲骨文第五百七十七字。为什么用这么特殊的标题,后面再谈。

《甲骨文合集》10732为意符,以外眼角为声符,释为,一种方形渔网。用竹竿作支架,支架中心系以长绳,渔人握长绳一端,使网起落水中以取鱼。现在写作表示罪行,是后起义。
商朝为声符,发音接近“zi”
首先,甲骨文中以为声符的字,如以前释过的”“现代发音都接近,是受商朝声符影响。
第二,字以为声符,且通假,其发音可以佐证商朝时发音接近“zi”
第三,渔网义演化为发音改变,为个例,以上述两条确定商朝发音。
大多数甲骨文根据现代流传广的发音、相同声符字发音确定在商朝的发音,极少数特殊发音演化史的甲骨文,反而要以流传范围小的发音确定。如避讳皇帝名讳时,全国统一改变发音的情况。
我现在释到甲骨文第五百七十七字,一直关注我的朋友应该知道,甲骨文的发音,我是和字义、字形、相关文化内涵外延一起论述的,并未特殊突出过。
但经常有人因为我给出甲骨文的读音怒发冲冠,对我撕咬一番。
次数多了,我也在思考为什么。
甲骨文不可读被一些研究者奉为圭臬。我列出500多个甲骨文的读音,一则反衬出他们的无能,二则摧毁其权威感和自信心,这是一些人想把我的学说彻底推翻、把我的嘴彻底封上的根本原因。
在天下公利和个人私心面前,有些人不假思索地抛弃天下公利。
本来这些人的能力、品行我并不在意,但在甲骨文马上全面突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日可待之际,这些人积极充当最大的绊脚石,就别怪我下雷霆万钧手了。
既然甲骨文读音是这些人的七寸、命门、要害,以后我会详细解释每一个甲骨文发音的推演过程。浅显到每一位说汉语、写汉字的中国人都能理解的程度。
因为我相信: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历史由人民创造。

释甲骨文7则

释甲骨文7则

释甲骨文7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释甲骨文10则
后一篇:释甲骨文5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