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释甲骨文14则

(2023-11-20 09:38:21)
453《甲骨文合集》18781为声符,以很多点表示“.......的样子,释作,忧愁深重的样子。《王褒·九怀》泱莽兮究志,懼吾心兮懤懤。屈原《抽思》的,从诗意看,虽通假也不足以表达其忧思深重,故应通假

甲骨文”“虽然写法发音接近,但意义不同,不能释为一个字。上下左右四个规则点表音乐声,所以释为

释甲骨文14则

释甲骨文14则
454
《甲骨文合集》36902以手状为声符和意符,以两点为意符,释为,开始。《诗经·大雅·生民》后稷肇祀,庶无罪悔

甲骨文中肇祭可能通假朝祭

释甲骨文14则
455
《甲骨文合集》13937为声符,以四个点表示“......的样子,释为,端正的样子。《国语·齐语》竱本肇末。

甲骨文表示端正的样子和表示开始的写法非常接近,但意义不同,分释为两字。而且四个点表示“......的样子,也有助于解释其他同类字形。
甲骨文中以为声符的形声字比较多。

释甲骨文14则
456
《甲骨文合集》18779两豕在一起会意,若干点表示味道,释为,猪身上的臭气,麤秽。

的构字法和”“有类似之处。两羊为,指羊的味道。猪和羊商朝已经是家畜,人们首先感受到它们的味道。而两鹿释为,是因为鹿为野生动物,人们想到鹿首先会想到它们的叫声,而不是味道。
甲骨文通假祭祀名时,应通

释甲骨文14则
457
《甲骨文合集》1022三个豕字符,表示一群野猪奔突之貌,释为。《文选·木华·海赋》:“磊匒匌而相 豗 。

构字法类似。甲骨文为三只羊字符组成,表示一群羊挤挤挨挨之貌。
在甲骨文中都作地名。可能是,在”“附近,上述两邑都在《散氏盘》中出现,则可能在今郑州金水区。
应为澶渊之盟的,春秋卫地,《春秋》襄公二十年,晋齐等诸侯盟于澶渊,即此。
《散氏盘》显示卫国也在今郑州境内,芻仇即卫国曾经的都城楚丘。《鬲攸比盨》记载东虢曾经和卫国争夺邑控制权。应为商王征人方经常驻跸的,《散氏盘》写作(攸火),当时属于东虢。春秋时为曾属于庸国的。所以甲骨文邑也应在今郑州境内。
元朝将河川改名为贾鲁河,将《散氏盘》厂湶(汳水、阪泉、楚文化汉水、《诗经》西周金文改名为熊儿河,是中原地理混乱的主要原因。

释甲骨文14则
458
《甲骨文合集》6425以端正的样子为声符,以房顶状为意符,释为,远古人民的简陋居所。《韩非子·五蠹》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

与《甲骨文合集》13937“是相关字。
从甲骨文来看,上古刚有房屋时,房子四四方方,有房顶,从字形分析仅此而已。后世认为有巢氏把房子建在树上,望文生义了。
在西周作为地名分为南巢和北巢。北巢是甲骨文召方,《班簋》写作,春秋郑国邑,《散氏盘》显示郑国相关的”“都在今郑州金水区,所以北巢也应在金水区。
《师旂鼎》中義、播、(虘又)三邑相邻,应分别为甲骨文中義京”“和北巢召方
甲骨文中(虘又)都指南巢,《师旂鼎》是一个特例。《散氏盘》中(虘又)即南巢,位置应该在今郑州管城回族区南曹乡附近,南曹是一处夏朝南巢影响下形成的地名。
元朝将河川改名为贾鲁河,将《散氏盘》厂湶(汳水、阪泉、《诗经》西周金文、楚文化汉水)改名为熊儿河,是中原地理混乱的主要原因。

释甲骨文14则
459
《甲骨文合集》557左侧S形一般表示车行轨迹,右侧先以端正的样子为声符,向上表尊敬,释为,一般用于天子行为的敬语,如召幸、召见,此字释为赵,驾驶马车超速、兼行。《穆天子传》己卯,天子北征,赵行舍。

周穆王封造父于赵,实际是夸奖造父驾车快。
秦始皇赵氏,应该因为避讳的原因,的本意逐渐湮没,被取代,《梁书·武帝纪下》:“文质彬彬,超迈今古。
同样,秦始皇的嬴姓,从甲骨文推断,应为(羊女)字,应释为,表示女子笑盈盈的样子。因为避讳等原因,阳阳”“洋洋等取代,且发音改变。也就是说,秦始皇的姓,在避讳之前,发音和杨戬、杨坚的接近。
甲骨文是以《甲骨文合集》13937“为声符的形声字。

释甲骨文14则
460
《甲骨文合集》4818以倒山形表示天,三点表示雾,以手形为声符,释为长音字昭昭,形容雾气特别浓重的样子。这个字现在主要存在于口语中,雾气昭昭,云山雾罩。昭昭实际上不能很好的表现甲骨文的意义,找不到更适合的字。

昭昭是证明《甲骨文合集》36902“557“发音和意义的重要证据。

释甲骨文14则

释甲骨文14则

释甲骨文14则

释甲骨文14则
461
《甲骨文合集》21036下方为声符,为意符,三个点表示“...的样子,释为长音字板板,人乖戾的样子。《诗经·板》上帝板板,下民卒瘅。

再以板板为声符,倒山形表示天为意符,释为,形容雨雪下得很大。《诗经·邶风·北风》北风其凉,雨雪其雱
甲骨文是以板板为声符的形声字。

释甲骨文14则
462
《甲骨文合集》6057为声符,以为意符,释为,徒步涉水。《易·泰》:用冯河,不遐遗。孔颖达 疏:无舟渡水,冯陵于河,是顽愚之人。《诗经·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它。

甲骨文有几个形容头发的字,我在《释甲骨文第四百四十五字——鬤》中解释为头发凌乱的样子。6057“头发不仅散乱,且膨大到一定体积。

释甲骨文14则
463
《甲骨文合集》8259左侧为意符,右侧为声符,根据《散氏盘》(甹兄)和流传至现代的字判断,上方出三短横释为,古代井田区划名,指方圆十里之地。《左传.哀公元年》:伍员曰:‘……生少康焉。……有田一成,有众一旅

此字释为,心意真实。
《散氏盘》(甹兄),快心,称意。《左传·隐公十一年》:鬼神实不逞于许君,而假手于我寡人。”“为声符,此字释为,心旷神怡。在《散氏盘》中指邑,大致在春秋郑卫之间。《散氏盘》中”“两邑曾属于郑国,芻仇楚丘,为卫国旧都,可证明
《散氏盘》地理显示郑国、卫国都在今郑州境内。
元朝将河川改名为贾鲁河,将《散氏盘》厂湶(汳水、阪泉、《诗经》西周仅为、楚文化汉水)改名为熊儿河,是中原地理混乱的主要原因。

释甲骨文14则
464
甲骨文中以数学概念为声符和意符,以方框为意符,表示限制、受困,释为,全方位地失败。《道德经》侯王无以贞而贵高将恐蹶

字现代虽然写作足字旁,但是和跌倒没有关系。从甲骨文看,是形声加会意,指360度受困。
我在221116日释过甲骨文字,指将360度分成若干等份。
甲骨文中的邑对应西周绞国,《散氏盘》中写作
《散氏盘》地理显示西周楚国位于今郑州中部,铭文写作芻道。《散氏盘》即甲骨文,西周邓国;《散氏盘》即商周虎方,西周胡国;《散氏盘》即甲骨文,西周江国;《散氏盘》同道伊尹放太甲于桐,西周桐国,因为现代一般认为楚国在今湖北境内,楚国附近的桐国不是商朝,从《散氏盘》看实际是一处。
楚国周边小国都在《散氏盘》出现,可以进一步印证《散氏盘》芻道是西周楚国。
元朝将河川改名为贾鲁河,将《散氏盘》厂湶(汳水、阪泉、《诗经》西周仅为、楚文化汉水)改名为熊儿河,是中原地理混乱的主要原因。

释甲骨文14则

释甲骨文14则
465
《甲骨文合集》27972左侧以为声符,以为意符,释为,再以为声符,以为意符,释为长音字骕骦,一种白色宝马。《后汉书·马融传》:登于疏镂之金路,六骕骦之玄龙。李贤注:骕騻,马名。

汉晋少数民族首领印章常见率善字样,疑率善通假甲骨文骕骦,指白马羌。
李白写过《发白马》,意译为白马的西域地名,对于分析西域地理非常关键,篇幅会很长,暂从略。

释甲骨文14则

释甲骨文14则
466
《甲骨文合集》19956刀前一条曲线,会意字,释为

现在释为,不敢苟同。
甲骨文对武器锋刃的字区别很细,且精确。是指斧钺刃处半分左右,指刀剑刃处半分左右,甲骨文中另有其字。则更窄,一毫一忽之间。
作邦国名应指《周公东征方鼎》。《散氏盘》写作,当时和属于,即商周虎方,春秋胡国。
是甲骨文属于在《散氏盘》写作(攸火),当时属于东虢。为春秋属于庸国的。西汉
《散氏盘》地理显示上述地名都在今郑州。元朝将河川改名为贾鲁河,将《散氏盘》厂湶(汳水、阪泉、《诗经》西周金文、楚文化汉水改名为熊儿河,是中原地理混乱的主要原因。

释甲骨文14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释甲骨文6则
后一篇:释甲骨文4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