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甲骨文9则
标签:
历史收藏文化杂谈 |
《甲骨文合集》27009以“足”为意符,以“奢”为声符,释为“踷”,邪行。
甲骨文中表示走路的样子的字差别很细,如“踌”表示走一小段,“躇”表示走走站住,“踷”表示邪行。
“奢”表示过分的想法、正常想法之外的想法,接近现代东北话“折”,“折柳子”,“再想点儿折”。
“奢”在甲骨文中作地名,也是一个贬义地名。
甲骨文有关夏朝的地名写作贬义文字是一个突出的现象。如“斟鄩”写作“桊”,因为是夏朝都城。“昆吾”写成“髡”,是因为激烈抵抗。
“蔡”写成“骟”,应该是因为“蔡”是夏桀囚禁商汤的夏台,应为《散氏盘》“散氏”。《散氏盘》器主“眉眉”应为穆王世祭公谋父,西周金文中“伯懋父”。
甲骨文“奢”邑为什么写作贬义地名,解释“奢”字时再谈。
《甲骨文合集》471点儿表示香气,“酉”表示发酵,一周线条表示密闭,释为“窨”,本意是指在密闭环境中起变化,生成特有香型和风味;在密闭环境里发酵。如纳西族“窨酒”,茉莉花窨茶即此字。
此条卜辞中“窨羌”应通假“殉羌”。
纳西族窨酒和女儿红酒体都呈现红色,需要避光密封保存,应该属于“窨”工艺形成的醍酒。醍,较清的红色酒。《礼记·礼运》:“粢醍在堂。”《说文》:“醍,清酒也。从酉,是声。”
《甲骨文合集》27456第六条卜辞圆形,三处向外伸展的象,释为“蕡”,意义是圆而大。《诗经·小雅·苕之华》“牂羊坟首,三星在罶。”“坟”通假“蕡”。
《诗经·
桃夭》“桃之夭夭,有蕡其实。”桃子又圆又大。
27456“蕡”应通假“焚”。
《甲骨文合集》28190左侧是制作陶器的转轮,右侧手持工具刮治状,释为“埏”,发音是“删”。“埏”有两个发音,表示作陶器时培土的发音是“炎”。
表示树木的根部,释为“本”,为声符,以“彳”和“足”表示用脚奔向,释为“奔”,“日子有奔头”。
28190“埏奔”通假“善败”,表示处理败局。《棋经》“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乱”。
《甲骨文合集》35409悬挂状,释为“悬”。甲骨文“悬”字演化为西周金文中“玄鏐”的“玄”。
根据《穆天子传》地理推演,“玄池”应为今青海湖,则“玄”在西周指绿色。
西周金文中“玄鏐”应指绿色琉璃釉。“玄鏐”是和景泰蓝类似的工艺,在铜器表面上釉。区别在于景泰以前铜器上的釉多数是绿色,景泰以后铜器上的釉多数是蓝色。
如果此推论成立,则商周青铜器能大量保存到现在,是因为表面有一层绿色琉璃釉保护。《鼄公華鐘》“玄鏐赤肤”,应指青铜器表面上了一层红色颜料,又上了一层绿色琉璃釉,斑驳以后即现代所说的红斑绿绣。
期待科技证明“玄鏐”是否是绿色琉璃釉。
《甲骨文合集》20974第三条卜辞北斗围绕北极星旋转的象,释为“槃”。20974跳“槃舞”,是因为阴雨连绵,祈晴。“槃舞”见洛阳博物馆七盘舞女俑。
“苯教”的“苯”本意指“槃”,即涅槃的“槃”,北极星和北斗所在的天之中心。日本盂兰盆节(日语:お盆/おぼん)还保存了商代“槃”的发音和意义。
商代“槃”字形即万字符。万字符因为代表天之中心,发展出富足、永恒等引申义。
“槃”作为地名可见今新疆阿克苏拜城县。“拜城”蒙古语称为“拜八里”,也就是传说中的“巴比伦”,中国中古以前有好几个巴比伦呢,不知世界历史中流传的是哪一个。
比如赫连勃勃所筑“统万城”,窦融所筑“万岁城”都可称为“巴比伦”。突厥碑中意译“富贵城”者,发音接近“拜八里”或者“巴比伦”。
回纥“磨延”,现代蒙古语中的“巴颜”、维吾尔语里的“巴依”,都和甲骨文“槃”同源。
“巴比伦”的本意是富足之城,永恒之城。
《甲骨文合集》21149表示刺入很多很多层的字义,释为“搠”,“搠兕”,表示用长矛类的兵器刺死兕。
甲骨文中有几个表示刺透意义的词,发音字形都接近。
《甲骨文合集》21569和21570中字形可以一起解释,都是用手指示状,都在头部有装饰字符,表示和智慧有关。
21569手指的尖锐形,指一下子指出事物的本质,敏锐,释为“岐”。
21579手指的楚杖形,指能根据罪行判断合适的刑罚,公正,释为“嶷”。
《诗经·大雅·生民》:“诞实匍匐,克岐克嶷。”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追光寺》:“略生而岐嶷,幼则老成,博洽群书。”唐
李颀《送刘四》诗:“爱君少岐嶷,高视白云乡。”
“岐嶷”指目光如炬,心存公正。
《甲骨文合集》4499圆形物的核心,生长出芽,释为“孚”,本意是种子的胚芽。在4499中可能通假“弗”或者“孚”。
孚甲。《礼记·月令·郑注》其日甲乙,萬物皆解孚甲,自抽軋而出。
表示卵生动物破壳,也可用“孚”。《徐鍇曰》鳥之乳卵,皆如其期,不失信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