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与西域(九十六)

标签:
历史收藏文化杂谈 |
《圣经》名城“大马色”,根据《丝路山水地图》,应该是“马力翔城”。
《丝路山水地图》显示“脱辛”对应今“托克逊”,“苦先新城”对应今“奎先达坂”附近,所以从古撒马尔罕往西,绘制的是今塔里木盆地北缘。
《穆天子传》西膜语(闪米特语)“鸿鹭”应为“清水”之意,引申义为“神圣”。“鸿鹭”通《丝路山水地图》“黑楼城”。“黑楼城”应为犹太人圣城holy city,汉文典籍称其为“嚈噠人”。
则根据《圣经》记载,“大马色”在“耶路撒冷”北门附近。符合《丝路山水地图》中“黑楼城”和“马力翔城”的位置关系。
《以西结书》“这样,境界从海边往大马色地界上的哈萨以难,北边以哈马地为界。这是北界。”“大马色”附近有一座“哈萨”,和《丝路山水地图》也吻合。《圣经》“哈萨”应为《丝路山水地图》“海撒兒”城,“哈萨”是“海撒兒”的对音。
《丝路山水地图》“海撒兒”城
【阿拉伯】伊本•胡尔达兹比赫《道里邦国志》记载大马士革,也就是“大马色”是“努哈”的住所。“努哈”即《圣经》诺亚方舟故事的主人公“诺亚”。诺亚方舟从“大马色”附近出发。
《道里邦国志》载诺亚方舟经“盖尔达山”,比对今新疆地理,应为今“奎屯”附近山脉。
最终停在“亚拉腊山”,根据今新疆实际地理寻找,应为乌尔禾魔鬼城西北方“哈拉阿拉特山”,“亚拉腊山”是“哈拉阿拉特山”的对音。“哈拉阿拉特山”是一座大约6000年以上不变的山名。
从诺亚方舟漂流路线推演,经过今克拉玛依地区。则“克拉玛依”应为《道里邦国志》“克尔曼”地区。《马可波罗游记》中“起儿漫”地区。《毗伽可汗碑》中“曲漫山”所在地。
与今新疆实际地理比对,《圣经》中“大马色”应在今温宿县“吐木秀克”镇附近。“吐木秀克”是“大马色”或者“大马士革”的对音,是一处至少3000年历史的地名。如果《圣经》是产生于中国的典籍,那么《圣经》大多数地名都可以在中国这片土地找到。
纵观诺亚方舟的漂流路线,大致从今新疆阿克苏附近开始,经过奎屯,克拉玛依,最后停泊在今乌尔禾魔鬼城西北的“哈拉阿拉特山”。这是一条由西南向东北的路线。
从今阿克苏到今乌尔禾自驾大约140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