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00片肉如何吃得下?

标签:
情感文化杂谈历史 |
分类: 其它 |
那是物质匮乏的年代,缺肉少油,肚中怎一个“痨”字了得,越是这样那饭量便越发的大,我是每天中午,四两饭,两块玉米发糕,这便八两了哈,两份水煮白菜或那种东北的甜菜,一个大钵碗,满满地一碗,回家用家中寄来的猪油,便一大勺地拌上,滴几滴酱油,铺开围棋盘,一边打谱一边吃,爽。
菜是四分钱一份,一天大概有一角钱的伙食费,好在食堂中有免费的汤,还能对付得下去,当然,那汤是点点的葱花加点点酱油,面上漂浮的几粒油花早被先行者们整没了,这汤被吃客们称之为洗锅水,不要钱嘛,还想个啥子,一般是就着堂中饭桌,快吃完时,舀上一大瓢,边喝边回宿舍。
肉当然是有的,那是两角四一份,不论是回锅肉还是蒸肉,一个价,我当然是不能每天能吃到的,虽馋也得忍着,打完饭赶紧离开,远离诱惑。我是给自己规定,三天吃一次,不然这饭菜票便熬不到月底了。
一日,食堂卖咸烧白,是那种下面为梅菜,上面有十片肥肉的蒸菜,车工班的陶炜和刘茂生打赌,刘放言能吃下十份,此君复转军人,家在农村,估计一辈子就没有把肉一次性吃够过;这陶炜是西安技校的,城市人,性豪放,眼中没把任何人看上,听此言,便买下十碗,梅菜不算,100片肥肉吃完算请,吃不完得输五元钱。随着周围人起哄,那刘茂生竟真的片片地吃了起来,我是一直看着吃到第七碗,眼见他速度慢了下来,心中直为他担心,及至吃第八碗时,我再无法看下去了,赶紧地走开,如果真吃完,大概要送医院了吧。
后来听说,这第八碗吃了一半,在大家一片地劝解声中,认输,这陶炜也豪爽,钱也没要刘茂生赔,心得志满的回去了。至于刘茂生,见他第二天依然没事人一样地也来上班,放心了。
现在,每每看见桌上有这咸烧白,或者是粉蒸肉,我都会想起这一幕,一声长叹后,也是感触万千,今日再次看见这肥肉,感叹之余,特写此小文以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