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性情文章文人本色

(2022-08-28 10:59:05)
标签:

文化

杂谈

                      性情文章 文人本色
   
         ——樊建华先生《故园春容》赏析
                                黄冀
        旅京期间,接到建华兄电话,告知《故园春容》出版。返乡数日之后,在建华兄安安静静、干干净净、书香四溢的书房里,整整一上午,一杯清茶,茶香四溢,我俩就这样徜徉在书海里,翱翔在书海里,享受着精神食粮。
     《故园春容》由樊建华先生编著,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共五卷,分别为《南风知我意 吹梦到神州》《洪涛山年华》《心田诗草》《徐闻、徐闻》和《桑干河诗抄》,共150万字、上百幅照片(插图)。
      《南风知我意 吹梦到神州》卷是记述作者从出生、入学、工作到退休各个阶段的历程回顾,后附《山阴县教育工作大事记》《玉井党史拾零》《玉井教育花絮》《玉井煤炭小史》《一张毕业证的回忆》《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和《丹心昭日月 百年正青春》等。认真拜读之后,感觉从家世到社会,史事脉络特别清晰,涉及到的人,尤其是我认识和熟悉的人,特别鲜活。感觉建华兄在钩稽史料与叙述往事中是得心应手的,人物描写也是栩栩如生的。但凡和他有过交集的大都有名有姓,跃然呈现在读者面前。包括衣食住行日常生活等细节的描写,构成一幅当代半个世纪多社会生活、农村风貌、家族发展的绵延画卷。作者每到一地工作,都会把当地的地情表现在字里行间,读者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作者有非常浓烈的乡土情怀,他的乡土情怀是切肤细密地表达的,是一点一滴地表达的,每个关注他的读者也一点一滴地认认真真地接受吧……看完本卷,更值得钦佩的是建华兄在写作中体现出的严谨求真。60多年的风风雨雨过去了,作者年复一年地认真思索过去,把全部人生感悟都融化于往事漫忆之中,并且敞开心扉与读者进行心灵交流,读者随着作者的精神得到了升华。
      《洪涛山年华》卷是山阴知青回忆录集锦,共八十篇(首),作者有北京知青、大同知青和本县知青,除了回忆文章、诗歌外,更为珍贵的是收集有一份较完整的来至各地的山阴知青名录,弥补了许多热心知青文化者的缺憾。从1968年到1977年,持续十年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千余名初高中毕业的年轻人听从号召,从京城、省城、县城和大同、浑源等地奔赴山阴的数十个农村,在艰苦的环境中战天斗地,挥洒青春和汗水。这里面有国家主席的儿子、开国元勋的姑娘,也有一般干部职员的子女。近七十篇(首)回忆录,来自四十名知青作者,建华多方联系,将每个人的坎坷经历,汇集成为一部真切动人的纪实文本。特别是当年的山阴县知青办主任李殿才为本卷所作的序言,清晰地介绍了广大知青在山阴大地上的个人经历或某些历史事件。作为知青中的一员,特别感谢编者,由于他的历史责任感和不懈努力,山阴知青史中又多了一份真实可靠的宝贵例证。
      《心田诗草》卷是作者的诗歌作品汇集,最早的一首是1970年8月,最后一首是2021年9月,从60首诗歌中可见半个世纪的历史烟雨。作者从小热爱文学,写诗爱好开始于学生时代,保存最早的是1970年的一首。插队后,一边工作,一边写诗,多年来从未放弃,用诗歌记录学习工作与生活感悟。从工作到生活,从见闻到感想,每当在生活中遇到好的素材,就记在本子上,用最简朴的文字,记录着工作与生活感悟。几十年的不断追求,真正发自内心,真诚地表达自己独特的个人感受,饱蘸着浓浓的情和意,率直自然,亲切感人。通过一首首诗歌,真诚地把自己在这个时代的经历写了出来,用诗词记录了自己的诗意生活。作者有感而发,潜心构思,属意咏叹,力创新篇,展示了率性、自然、情景交融、捭阖有度的创作特点。许多作品附有注释,简明扼要、明白易懂。
      《徐闻、徐闻》卷是作者的游记合集,书名取自里面的一篇文章。徐闻是祖国大陆最南端的一个县名。欣赏作者的一篇篇游记,读者如同置身其中,亦可享受人生的乐趣,陶冶自己的精神情操。可随着作者的记述,去了解、掌握各地的历史文化、人文环境、民情风俗。作者出身于书香之家,从小养成的学习习惯一直保持着,每到一处景点,都有记载,勤笔免思,之后补写时就可以查考了。《徐闻、徐闻》基本上是以时间前后日记形式的汇编,以旅游的地点为单元编排,而每一地点的旅游篇目又以时间为顺序安排。
      《桑干河诗抄》卷是历代文人吟诵桑干河(流域)风貌的诗篇汇编。20世纪70年代,作者插队的知青屋前就是涛涛不息的桑干河,六年的知青生活,桑干河水见证了艰苦的青春岁月。90年代,作者又到桑干河畔的乡里任职,亲身参与了桑干河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和河道治理工作,几十年里,对桑干河一直怀有母亲河一般的感情。故作者从历代文人相关作品中精选289首编注成册,以表达对桑干河的敬意和赞誉。
        把全部作品欣赏后,我认为建华兄的作品(不包括他收集的作品)既有乡土本色,更是性情文章。不论是知青回忆录《插队六年间 田陌舞青春》,还是机关、农村生活的散文,都非常能够体现他的乡土本色,尤其是文章的语言是非常具有山阴风味的,有些词语可能只有像他这样饱经沧桑的人才能意会它,如果不是作者真正喜欢写作且勤于写作,是无法体现出来的。
       半天推心置腹的畅谈,一周认真仔细的阅读,感觉建华兄的退休生活是分外的别致、细致、精致。退休后的十个春秋,他把精力、体力、财力都用在《故园春容》的编著上,一往情深地为其付出,感人至深。祝愿建华兄的退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2022年初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