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朝瓷器器型认知:(二)

(2018-09-15 15:21:08)
标签:

财经

历史

图片

文化

杂谈

雍正时期瓷器的历史概括(二):

雍正时期的瓷器以精细著称于世,历史短暂,但烧制的数量和规模甚为可观。其突出的特点是:瓷质莹洁,工艺精细;器型隽秀,典雅优美;品类繁多,釉色齐备。所仿宋代五大名窑及新创的釉色品种,取得空前的成就,摹古水平极高。


雍正器型示意圖

自左向右:绶带耳扁方瓶、玉壶春瓶、网络樽、兽耳樽、撇口樽、鸠耳卸环樽、荸齐扁瓶、杏圆双耳属瓶、荸齐扁瓶、螭耳鹿带头樽、太白罎、蒜头口樽、四方委角瓶、海棠式双耳扁壶、辙口瓶

据雍正十三年唐英撰《陶成纪事碑》所载,此时烧制的釉彩已达五十七种之多,与现今所见的传世宝物相印证,都能基本吻合。值得一提的,是唐英在此时的制瓷业中所起的主导作用及杰出贡献。


雍正器型示意圖

自左向右:太白罎、胆瓶、方药瓶、太白罎、太白罎、五孔樽、四连瓶、五孔瓶、三繋樽、毛筒、桃洗、双桃洗、双连瓶、小口罐、三孔花插、瓜稜瓶、蟠蝎樽、花浇、石榴樽、绳繋樽、蛋形水盛、围棋子罐、変斗、鉢、花盆

从雍正六年起,唐英以内务府员外郎之职奉命协助年希尧(淮安关税务兼管景德镇御厂窑务)烧造官窑瓷器,“但一切烧造事宜,俱是他一人经营”;乾隆登基后直至二十一年,他仍任督造,先后管理御窑达三十年之久。

他到景德镇的第二年,即雍正七年,便派厂署幕友吴荛圃调查钧窖器釉的配制方法,在所撰《瓷务事宜示谕稿序》中称:“余于雍正六年奉差督陶...茫然不晓,惟诺于工匠之意旨,惴惴焉!...杜门谢交游,萃精会神,苦心戮力,与工匠同其食息者三年,抵九年辛亥于物料、火候、生克变化之理,虽不敢谓全知,颇有得于抽添变通之道.....”。


雍正器型示意圖

自左向右:天字盖罐、双击小盖罐、莲子式罐、高奘盖罐、天字盖权、小口盖罐、鸨心罐、荷叶盖罐、天字盖罐、扁罐、折腰盖罐、高奘罐

虽然他当初是迫于形势才去苦心实践的,但毕竟不失为一位成绩斐然、锐意进取的制瓷大师,至今他的一些精美的书画真迹还散见于传世的瓷器中。平心而论,他对雍、乾两朝瓷器的发展,起过不容低估的历史作用。


雍正器型示意圖

自左向右:直流茶壶、茶壶、梨壶、书灯、提梁壶、T6浇、葫芦式温壶、花浇、菊办茶壶、茶壶、瓜式壶


雍正时期瓷器的历史概括(三):

关于“熊窑”之说,《在园杂诘》及《扬州画舫录》等文献中会经论及,过去多指雍正时色彩极淡、纹饰纤细的一类粉彩器,但未经考证。《清档》中也提到过:“雍正四年三月十一日,圆明园送来....熊窑双管扁瓶一件,熊窑梅椿笔架一件,熊窑小双管瓶二件,熊窑海棠洗一件...熊窑冰裂纹圆笔洗一件。”惜此记载未指明何色品种。关于“熊窑”的文献记载,语焉不详,究竟为人名还是窑名,有待于今后的查证。雍正仿官釉的小件器,可与文献参证,拟指此即乌“熊窑”器。


雍正器型示意圖

自左向右:雍正九年钵式炉、钵式炉、环耳炉、撇口钵式炉

至于“年窑”有《景德镇陶录》的记载篇证:“年窑,厂器也。督理淮安板闸关年希尧管镇厂窑务,选料奉造,极其精雅....驻厂协理官每月初二、十六两期,解送色样,至于呈请,岁领关帑。琢器多卵色,圆类莹素如银,皆兼青彩(青花、彩色),或描锥暗花,玲珑诸巧样。仿古创新,实基于此。”年希尧亦为清代艺术家,曾著画论《视学》一书,阐述和介绍了西方的焦点透视“线画法”技法,这种技法对当时和以后的瓷器彩绘有著极深的影响。过去常推为“年窑”的一色釉、红釉和天蓝釉器等,证之《清档》(雍正记事杂录),应是雍正十年唐英协理督造期间所制。


雍正器型示意圖

自左向右:仰钟式杯、花辨式杯、高足杯、折腰碗、收口杯、卧足杯、敞口杯、仰钟式杯、高足杯、撒口浅碗、收口碗、卧足杯、炖碗、鹞心碗、盖碗、卧足杯、撤口碗、高足碗

正确鉴别雍正乃至乾隆官窑器,比较直接的方法,即为充分利用清宫旧档中可信的文献记载,与现今所遣存的实物互相印证。当然,这种“按图索骥”的断代方法并不是唯一的,但不失篇准确可靠的一环。


雍正器型示意圖

自左向右:撇口碗、撇口碗、墩式碗、撇口碗、直口碗、收口碗、撤口浅碗、马蹄式碗、高足碗、收口碗、撇口浅碗、撇口碗、天盖地式盖碗、折沿碗(肘子碗)、撇口盘、菊辨盘、合碗

见于《清档》所载,御窑厂奉旨烧瓷各条内容,材料翔实,除特殊情况外,很少有误。它详细列出了烧裂的具体年月和名称,以及式样、规格、数量、人员、地点、典故等,甚至遣有烧造成功与否和质量高低的细节。


雍正器型示意圖

自左向右:撒口浅碗、卧足碗、撇口碗、收口碗、收口碗、收口碗、笠式碗、撒口浅碗、撇口碗、收口碗、收口浅碗、八方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