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带教经验分享--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标签:
教育中医教育激励引导独立思考 |
我带过的研究生人数也不少了,通过带教,我发现了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学生们对于运用专业知识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训练不够充足。
研究生是一群非常聪明、充满智慧的人群,他们在本科阶段的学习更多的是知识的积累,对于如何灵活运用这些知识他们似乎都还没来得及思考。这其实也不奇怪,中医院校的课程非常庞杂,不仅要学一套中医理论与方法,还要学一套西医理论与方法,这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两种理论和方法有本质上的差别,同时学习很容易在早期形成一些混乱,造成思维上的无所适从。当需要用纯中医进行思考时,往往难以避开西医思维的惯性影响;而当需要用纯西医进行判断时,往往逻辑与推理又显得缺乏秩序和层次。要想纯熟的应用这些基础知识,还需要临床的磨练。中医知识需要反复的临床思考才能领会精神内涵,西医知识需要反复的实战操练才能与高中阶段数理化训练的要求相接轨,即思维严谨、周密,层次分明,逻辑清晰。
现阶段,甚至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国内中医院校的学生还是得必须中西医都要学的,不学不足以应付临床工作。所以在带教的时候两套方法都要传授,中医有中医的讲究,西医有西医的特色,关键是要教会学生们如何进行独立思考。学生经常会直接问:“这个问题怎么办?”“那个问题怎么处理?”通常我都是先反问一下:“你觉得应该怎么办?”或者“你的意见是什么?”如果他/她回答的比较好,我就会说:“就按你的思路来处理!”学生这时候就会觉得受到很大鼓舞,就会觉得自己的思考受到了尊重,就会觉得自己获得了成长,并且收获了自信,他/她就会自觉的在下次提问时先说说自己的方案,最起码应该让他们养成这种先提出解决方案的习惯。
激励是很重要的教学方法,鼓励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及判断的能力,这不仅仅是医学教学的任务,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面对人生的各种问题时,也要养成自己独立思考并作出合理决策的习惯。医学本身是一门伟大的学问,它教会人们如何解决问题,不仅仅只是解决疾病问题,也同样可以教会人们思考并解决自己的各种问题。
更多精彩内容,请看《白话讲伤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