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又是一道送命题:过年回谁家?看完这篇心里就舒服了

(2018-01-26 14:17:03)
标签:

杂谈

距大年三十还有20天,你过年回谁家?

如果你已经决定跟着老公去婆婆家过年,那他能理解你无法和自己父母团圆的愧疚和思念吗?而最让人心酸的是你过年去他家,他却觉得这是理所当然。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CILiaiboBldmZOkx69x2h7n9evHHOuW45cFJ9QxpUqZGKbDM15906Vkk3d3UQXYKSI01HYAxspnn4vf0AyIpYJ6A/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如果你还没决定好过年回谁家,那怎么才能让老公理解你(听你的)?鉴于往年的惨痛教训,在和老公沟(si)通(bi)之前,不如先看看这篇文章再决定撕不撕。

1

过年只能回婆家?

要是还有男同胞说:“回男方家过年,天经地义!习俗不就是这样吗?”

连老(bao)好(pi)人(qi)的小维也禁不住想要吼一句:谁说过年必须回婆家?!醒醒吧!大清早亡了!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CILiaiboBldmZOkx69x2h7n9evHHOuW45cu6Tjb1zia62ztfmTaVfBs7BibxD0Vzl5sOPGG3b9eUX0VbqTFbicHaxrA/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以前过年要回婆家,还不是因为在男权社会里,男性是家里的顶梁柱,女人最多的义务则是相夫教子吗?再说了,那时候家庭子女众多,即使有一个孩子回不去,还有其他子女陪在身边。

但现在可不是这样咯!

大部分80后90后都是独生子女,最要命的是这个社会对女人的要求比男人更苛刻。

就像之前那个段子所说的,女人要“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进得了卧房,写得了代码,查得出异常,杀得了木马, 翻得了围墙,开得起好车,买得起新房,斗得过小三,打得过流氓”。

除了这些,女人还要独自面对生孩子的痛苦,和在丧偶式育儿中“既要当妈,又得当爹”。

姑娘们都这么不容易了,却还总有类似这样的声音:

在经济压力和家庭收入面前,不少男同胞们哭着喊着要“男女平等”;

在育儿和家务分配,还有我们今天说的“过年回谁家”的问题上,又把锅甩在女人身上:带孩子做家务不就应该是妈妈做的吗?过年回婆家不就是天经地义的吗?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CILiaiboBldmZOkx69x2h7n9evHHOuW45cmU4hLaLXsiaYbEicvm6UEiaHg0Rwla3viaqqfuNesgr2mJxKbhBQBicVzTA/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请问,哪条法律规定了过年女人一定要回婆家?

在“过年回谁家”上,最忌讳的就是夫妻中一方以风俗、习惯为理由,让对方回自己家过年,或者是不愿回对方家过年。

风俗也好,习惯也罢,都是可以改变的。因为风俗习惯影响了夫妻感情、家庭和睦,完全得不偿失。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CILiaiboBldmZOkx69x2h7n9evHHOuW45cdKlNeklRgutVPIkdqicDCrUP3982qfdxqRSicqprhYPNsibpfeUiauIV7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2

不和我回家过年,就是不!爱!我!

“过年回谁家?”和“你妈和我同时掉水里先救谁?”堪称世纪两大难题。很多姑娘都将这个问题当做感情的试金石。

作为样样精通的新女性,包括小维,其实游泳已经成为必备技能之一: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CILiaiboBldmZOkx69x2h7n9evHHOuW45c51NqjJHAjNqUMuORuE7Z1x4XJn1L5x4QchFvTfmFdab3ib5BxVmysHA/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如果我和婆婆都落水了,我会大方的让队友先救婆婆——你俩先救着,不要着急,我给你们表演一段花样游泳缓解一下气氛。

落水这事儿不是年年都有,但过年这事儿每年都要来一次。

小维的闺蜜曾向小维哭诉过,“他不陪我回去过年,肯定是不爱我。”

当时小维反问闺蜜,“你反过来想想,如果你老公也和你说 ‘你不陪我回家过年就是不爱我。’你咋回答?”

闺蜜说,“男人才不会这么说!”

嗯,大男人这么说确实有点小家子气,但是女的这么说,是不是也有点“持宠而娇”(作)呢?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CILiaiboBldmZOkx69x2h7n9evHHOuW45cvKe3wXvd7gReiadda69v1ygXprfibqFWp48cQyaPSK6oIrpc7zNTCQfQ/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很多人结了婚之后,可能不会把 “爱或不爱”挂在嘴边,可一说到过年回谁家,好像又难免要牵扯到“谁对谁感情更深一点”。

“过年回谁家”和“爱不爱”没啥太大关系。上纲上线的往感情上扯,只能让问题更加复杂。我们在新闻中看到因为“过年回谁家”闹到要离婚的,还不是因为夫妻俩吵来吵去,怀疑了感情。

小维再多叨叨几句,有时候闹离婚这事儿,就是情绪一上来,拦都拦不住。而且大家也知道,“离婚”这个词是家庭禁语,说多了都是坑啊!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CILiaiboBldmZOkx69x2h7n9evHHOuW45cTzLextE1USnrIAY2eib2NCaHfR94JqiajZm2rglYWqRicaexc2RwFbrW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3

“回谁家过年”有时候是钱说了算

“过年回谁家”最完美的操作方式就是大团圆:

带着婆家娘家一大家子人一起出去旅游,团聚放松两不误,这肯定不会因为回谁家而吵架了。

要是长辈不愿意旅游咋办?好办啊!双方父母接过来一起过年,机票来回,房间不够住,那就住酒店。

双方老人都想在老家过年?那就小两口受点累,婆家两天,娘家两天,别说假期短,时间不够用,飞机来回呗!从哈尔滨飞到海南岛半天也就到了。

上面的白日梦,对于小维这等普通人来说,也只能想想而已。土豪们请随意。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CILiaiboBldmZOkx69x2h7n9evHHOuW45cq9uNFHLR2Tiasce7bkCZFwCDicWE3w6D5o5RssN7kJR05yWbicvGXMfR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很多问题追根揭底还不是“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不想“辛辛苦苦累一年,过个年就一夜回到解放前”,不如选择最经济适用的操作方式:婆家娘家轮流坐庄,不偏不倚最公平;也可以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透露一下,今年过年小维和队友就是各回各家,而前几年的春节也都是娘家婆家轮流坐庄。(此处为婆婆打call时间)

4

给平时带娃的长辈放个假

还有一个神操作送给长辈带孩子的家庭:

例如,平时是爷爷奶奶带孩子比较多,那不如过年带孩子去姥姥家,既能让爷爷奶奶在春节期间充分休息,也能让孩子和姥姥姥爷多亲近,增加感情。

别说这几天孩子离不开奶奶,其实爸爸妈妈陪在身边,还有同样疼爱他的姥姥姥爷,孩子很快就能适应。

你说啥?奶奶离不开孩子?

也有可能。但是每天面对一个说不懂听不进的娃和操不完的心,小维身边的长辈,包括小维妈,还是很期待有自己的时间去跳跳广场舞,找老姐妹聊聊天,和老伴旅旅游的。

毕竟便利店的工作时间是7-11,而看孩子这个工种是实打实的7*24,全年无休啊!(此处为小维亲妈点赞时间)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CILiaiboBldmZOkx69x2h7n9evHHOuW45cpibUJp4ic2066T5Iib4teqIECkEr2GIIjaOTKmT0tYicUtrIXUmiafxxJibA/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5

过年去你家,你家团圆了,我家更远了

如果,你已经决定好要去另一半的老家过年,小维真心希望你的另一半能够明白你在这个问题中选择了放弃,是做了多大的决心和多么的不甘。

不难想象,在遥远的婆婆家,看着人家一大家子热热闹闹,作为女儿怎么会不想念远在家乡的爸妈:

老两口是不是守着一大桌子的菜,却下不了筷子?

谁陪他们看春晚?我不在身边,是不是连炮竹都不放了?

唉,这熙熙攘攘的热闹终究是别人家,和自己无关……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CILiaiboBldmZOkx69x2h7n9evHHOuW45crrgNiav88nFPKImojRdYSos5nPotoef6CpNQm8uqWBXmdLJXocLJH6g/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还有那些不经常和公婆住在一起,只是过年偶尔去一次婆婆家的姑娘,周围都是不认识叫不出的七大姑八大姨,不和口味的饭菜,听不懂的方言,和婆婆坐到一起也只能尴尬的找话题……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CILiaiboBldmZOkx69x2h7n9evHHOuW45c3azxPjhz4c7FrqVzZbBT2HNx4pQuHWuTmp4owRVnJcR3Cu0cbu7t6Q/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

当然,上面的情景同样也适用于陪着媳妇儿回家的队友们。


●●●

说到最后,“去谁家过年”这个世纪大难题还是会败给公平与理解:

当你已经决定好去婆家过年,那就放下包袱,开开心心地把今年的春节过好了,咱们才能有底气和队友商量“明年过年回娘家”。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CILiaiboBldmZOkx69x2h7n9evHHOuW45cGKndf8yia42xd3uicibNox2tqhf3cUR9fBr0k40YjDr1uyOHeryelEiaqg/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

如果今年春节队友陪着你回娘家,咱们也不能忘了公公婆婆:节前给老人把年货置办齐了,过节的时候多打电话,多视频;更别忘了积极表态——明年一定回婆婆家过年。

仔细想想,过年的意义不就是让殷切期盼的父母有阖家团圆的盼头,爱的人陪在身边开启新的一年吗?

而且,我们也不用过于纠结,除了春节短短的7天假期,还有更长的358天才是我们需要一起度过的小日子。

(小维内心OS:我们要把眼光放得更长远,过年这7天谁说的算,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剩下的那358天谁做主。

https://res.wx.qq.com/mpres/htmledition/images/icon/common/emotion_panel/emoji_wx/2_06.png?wx_lazy=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