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教师都应知道的课堂手势三大战术,助你课堂一臂之力

标签:
课堂手势教师 |
分类: 好好学习 |
信息化教学创新团队 少娜 编写
在电影里,我们常常看到特种部队的作战手势在作战交流中发挥关键的作用,课堂手势运用对于教师也很重要,手势虽无声但有时却比言语更有力量,它也是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常常忽略的细节,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奉上课堂手势三大战术,助你课堂一臂之力。
教师手势,即教师利用手的动作与姿势,传递思想感情,组织教育教学,展示自身良好的精神风貌与职业修养。据研究表明,手势与表情结合,可传导信息的40%。手势可以反映人的修养、性格。在教学实践中,以各种不同形态的造型,描摹事物的复杂状态,传递潜在心声,显露教师心灵深处的情感体会与优雅举止。
l
教师常用的手势有指示性手势、情意性手势、象形性手势和象征性手势。
(1)指示性手势:教师在展示图片和指挥学生活动时常用这种手势。
在课例中老师用手势展示文字,在这里教师运用的是指示性手势。
图1 指示性手势
(2)情意性手势
指教师在讲解内容时,配合情感做出的手势。
在课例中教师讲到国庆阅兵的时候用手势表达对解放军的赞美,在这里教师运用的是情意性手势。
图2 情意性手势
(3)象形性手势
老师们在课堂上可以用手势对一些事物的形状、高度、体积、动作等用手势来描摹。
在课例中教师用手势描述点和范围,在这里教师运用的是象形性手势。
图3 象形性手势
(3)象征性手势
这种手势的含义比较抽象,需要配合口语,准确、恰当地运用,从而启发听众的思考,引起听众联想,给听众留下鲜明具体的印象。
在课例中教师用手势配合语言,启发学生思考180下一个数是多少,在这里教师运用的是象征性手势。
图4 象征性手势
l
一只手有时候无法完全做出准确表达,这时候我们要学会搬救兵,巧妙地用上另一只手。用一只手是单势,用两只手是复势。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常常用单势,当情感强烈时,我们可以用复势。我们要根据内容的需要选择单势还是复势:
例1:“伙伴们,千万注意,这次试验是非常关键的一次”
当用手势表示“一次”的时候,用一只食指就可以,用两只食指就不对。
例2:“亲爱的伙伴们,让我们尽快地行动起来吧!”
在这里,用两只手上扬显得有气魄、有声势。单手则情感没那么强烈。
l
手势的使用区域也有一定的要求,做手势时占领正确的地盘,手势才能更好发挥作用!手势运用区域上不过头,侧不过肘,下不过腹。
(1)上区(肩部以上)
手势在这个区域活动常表达坚定的信念、殷切的希望、美好的憧憬等情感。
(2)中区(肩部至腹部)
手势在这区域活动,主要表示叙述事物、说明事理。
例如:我和你们永远是好朋友。
(3)下区(腹部上下)
手臂在这区域活动,主要表示憎恶、鄙夷、不屑、厌烦等感情。
当然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想恰当运用手势语言,需要表意准确、适时适度、与身体、语言和情感协调一致、。
同时我们不能忽视教师在课堂上运用手势的四大雷区:滥用手势、无意手势、不当手势和夸张手势。正确运用手势才能避免踩雷。
课例出处: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吕惠老师的优课《近似数》
相关链接:
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459fdfec01030q2t.html
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459fdfec01030kt6.html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