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学设计】Scratch教学设计案例及学习支架分析

(2017-11-10 10:29:57)
标签:

教学设计

scratch

学习支架

杂谈

分类: 课件和我们

信息化教学创新团队  言午 编写

最近小编上了一节小学信息技术课,内容是Scratch中“角色的定位和平滑移动”,下面将教学设计与读者朋友们分享:

【教学设计】Scratch教学设计案例及学习支架分析

【教学设计】Scratch教学设计案例及学习支架分析

【教学设计】Scratch教学设计案例及学习支架分析

【教学设计】Scratch教学设计案例及学习支架分析

【教学设计】Scratch教学设计案例及学习支架分析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小编尝试加入了“学习支架”的理论。

“学习支架”是教师或其他辅导者对学习者所提供的及时支持,这种支持能够促进学习者有意义的参与问题解决并获得技能。它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完成“跳一跳,摘桃子”的过程,通过支架帮助,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自己,直到被直接或间接的撤去支架。

本教学设计中主要用的学习支架主要有:

1.创设情境,搭建脚手架。

通过学生打篮球的日常运动引入学习,由“篮筐是固定的,那么要怎么在Scratch中找到篮筐呢”引出“角色的定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整个课堂的教学起一个铺垫作用。同时完成生活到课堂的转化。

2.提供范例,搭建脚手架

在教学开始的时候,先展示本节课要完成的完整程序,提供给学生范例,使他们对接下来的任务有一个初步印象,为接下来的学习创设目标。

3.任务示范,搭建脚手架。

在内容教学时,教师先对程序进行示范,比如先示范“篮球从罚球线起跳投入篮筐中”的单向程序编写过程,然后布置“篮球从罚球线起跳投入篮筐中再落回地面上”的双向程序编写任务由同学自主完成。通过这样的方式,既保证全部学生学会相关代码,又使学生能够在“跳一跳,摘桃子”的范围内进一步创作。

以上就是全部内容,欢迎各位老师交流和批评。

【相关资源链接】

1.【互动微课】互动式微课怎么搞?Storyline给你四大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459fdfec0102yycg.html

2. 【课堂工具技术】教师使用iPad十大技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459fdfec01030bcl.html

3. 【研究方法】科研哪里下文献?快快登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459fdfec01030bc0.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