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散文:矿井深处的青春之歌(中)

(2024-06-06 04:45:18)
标签:

散文

情境写真

岁月

情感

钩沉

矿井深处的青春之歌

黎燕

 

耕耘是一种高贵的生命姿态生命的大写之美蕴育在勤奋耕耘之中。这时,一个人的生命之根,就深深地扎在大地母亲的怀抱里。一粒承载理想和希望的种子,将阳光、泥土、水分和耕耘者的汗水化为向上生长的姿势。这是播种希望,拔节生长,绽放绿色,硕果盈香的生命之旅;也是传递爱意,过滤尘垢,放飞梦想,谱写诗歌的灵魂远行。耕耘者在日复一日的劳作、创造中,一步一个脚印地向远方的蔚蓝奔去……

如果一个人正当青春年少,不问功利得失,一心一意地进行耕耘与创造,那么,他的生命会呈现什么样的风景,那是一首什么样的青春之歌?

那年的春天姗姗来迟。4月9日上午,漫天飘雪中,我有幸走近了鞍钢第十届杰出青年候选陈晓云。这位瘦削,文静的青年人,有一双灵动的眼睛和高挑的剑眉。浓郁的书卷气,眼里眉梢流溢的勃勃英气,使原本寻常的相貌平添了别样的风采。

3个小时的访谈,我受到了震撼,不由联想:新一代鞍钢人,在铁山腹部,矿井深处,将火红的青春演绎成卓然的时代交响。

灼灼燃烧的青春之歌,在风雪中激动人心地响彻回环。

 

二.有一种光明源于美的熏陶

1999年7月,采矿系应届毕业生陈晓云,如愿来到了弓长岭井下铁矿140米车间,任技术员。生命与山结缘的他,回应着铁山的呼唤,如游子回归,满怀深情地投入远山的怀抱。

潮湿阴暗的掌子面、震耳欲聋的噪音、呛人肺腑的粉尘……这里,不仅与天空和太阳隔离,也与现代都市的五彩缤纷隔离。这是令许多人望而却步的艰苦之地,却是陈晓云放飞青春羽翅,高扬理想风帆的红色摇篮。

在终年不见阳光的矿井里,善于吸纳有益信息的陈晓云,很快就捕捉到了来自高洁性灵的精神之光。

车间主任王日斌,包头钢院毕业的优秀中层管理者;车间副主任马铁英为一线工人成长起来的劳动模范。他们的敬业精神,高尚人格,给了陈晓云潜移默化的影响。“工作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是完善提升自我人格,追求实现自我价值的真实需要。”既是老大哥,又是头儿的这句肺腑之言,醍醐灌顶地指引着陈晓云的成长之路。于是,他虚心向有经验的工人师傅请教,与工人的关系渐渐密切起来。书本知识与工作实际融会贯通,迅速增长了实际工作能力。

人生的第一步,就这样在温暖明亮的磁场里迈出。短短的一年时间,陈晓云对井下铁矿的生产工艺流程有了切近的认识和掌握,和工人关系亲密,工作能够独挡一面,很快在矿山崭露头角。

由于表现突出,2000年7月,陈晓云被调到井下铁矿生产科主抓采掘管理工作。让他难以忘怀的是,他又遇到了学习效仿的楷模。比他大2岁的田迎春,对工作极端热情,精通业务,是远近闻名的先进人物。陈晓云以近在身边的好榜样为标尺,天天到矿井深处,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从负340米到180米,10个生产车间,12个水平作业区,都留下了他的笃定目光与坚实足迹。在他和技术人员的努力下,一举扭转了井下铁矿剥岩滞后,采掘严重失调的被动局面,实现了井下铁矿保持三级矿量均衡、稳定生产规模的历史性转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