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凄美爱情的诗意咏唱(下)
(2023-12-07 04:48:41)
标签:
书评低吟浅唱岁月情感钩沉 |
凄美爱情的诗意咏唱(下)
——读林梓小说集《夏天的倒立》
幸运地走近林梓,应感激新浪博客。
经一位博友穿针引线,我在新浪博客与女作家林子(林梓的新浪博名),有了交集。解读她的文字,感觉林梓是一个极品女人,她的小说集《夏天的倒立》堪为经典之书,其艺术特质与风格独具一格,非同寻常。
爱情,是支撑庸常生活永不干涸的动力,是浇灌情感世界春暖花开的源泉,也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
文学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们以各种形式,将艺术化典型化了的爱情,呈现于世,人们从中领略到了现实生活中少有甚至不曾存在的爱情,从而对生活,生命,爱情,世界有了更为美好的祈望与信心。
人们离不开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自然对涉猎爱情的文学作品分外关注,相看不厌了。
我们喜爱《红楼梦》,《安娜·卡列尼娜》与《飘》等中外经典爱情小说,在于此。
无论哪一类的爱情作品,都有读者对其品质的内心评价。其标准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小说集《夏天的倒立》,对爱情的抒写与吟咏,独具一格,颇有情致与格调。主要艺术特色如下:
一是篇中的主人公,均是坚守初衷,追求真爱的性情女人。
这本小说集里的8篇作品,抒写的都是发生于乱世里的边缘地带,名不见经传小人物的凄美爱情。活在文章里的主人公,都是林梓心目中的理想女性,虽然她们品相各异,性情各异,命运各异,却根性相通,都温润仁善,柔韧悲慈,敢爱敢恨。
诸如:《夏天的倒立》中的女人;《水魇》中的女知青;《燕州美人》中的苏如花;《锁住的笛声》中的云孃孃;《乱红》中的石娘等。这些女人,都不是身怀绝技,叱咤风云,出神入化的女侠,女杰,而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其跌宕的命运,悲催的身世,凄惨的爱情,既是个性化的遭遇,也是那年那月,那个时代中国广大女性命运的缩影。因而,其震撼力与冲击力更强劲。
二是林梓抒写的爱情,不沾染功利色彩,丰沛着人性的暖与美。
在林梓笔下,发生于乱世里的爱情,其背景大多是特殊年代。作为治学严谨,腹有经纶的历史专业高材生,她比我们更了然期间的特殊情境,却以自己空灵明亮的内心,将人性的丑陋与恶,屏蔽隐去。这样一来,呈现在我们视野里的爱情,都是没有利益瓜葛与色彩牵系的两情相悦,真心相爱。即便是畸恋,错恋,也只是相爱的二个人,彼此的吸引,碰撞,擦出的火花。然,这些美到极致的爱情,在不可抗拒的大潮及命运的捉弄,碾压,颠覆之下,均生生被拆散,被扼杀,或阴阳两隔,或劳燕分飞,或泯灭于萌芽之中,成为痛彻骨髓的伤。
源自林梓唯美的心性,这些令人扼腕的爱情悲剧,均弥漫着超凡脱俗,出神入化的意境,表达了她对美好爱情的守望。我明显地感到,林梓的爱情小说,没有普遍性的矛盾纠葛与戏剧冲突,也没有层层铺排地展现人性的复杂与卑微。
这正是这本小说集与众不同的美质所在!这样,才有了静玉生香的兰心蕙质,纤尘不染的少女情怀,箫音幽远的童话世界,供我们徜徉,沉醉其中。
三是林梓的爱情小说,有历史回声的恢宏气度与深度思考。
爱情是林梓小说的重头戏,她忧郁感伤地具象描摹情殇的同时,以本性的温暖与清澈,凝重的历史感与文化感,对中国的历史与现实,人性的善与恶,进行了深度的拷问与解读。
其中,《乱红》最具代表性。
这是一个与复仇有关的故事。那年那月,从农村进入小城燕州的青年女子石娘,与多才多艺的画家(青年教师)一见钟情。若没有意外变故,他们会牵手偕老。画家在回家看望太祖母的路上遭遇土匪,为解救被抓的陌生女人和孩子,他将身上带着的一袋米给了土匪,以通匪罪被处死。为了复仇,石娘来到了女孩和平的家里当女佣,其父是当年的主判官。石娘几十年与一家人友好相处,相濡以沫。慈爱战胜了仇恨,宽恕取代了复仇,她以仁善的温暖情怀,为一家人付出了自己的全部心血。
如此内敛而厚重的文字,有着只可意会的深度与质感,具有穿越的力量与魅力。
如同沧桑岁月里,仍有人即使到了南屏晚钟之季,依然珍罕地保有少女情怀,让人心仪。林梓的小说集《夏天的倒立》,也以旷世稀缺的初心晶莹,让人震撼。
原来,我对林梓,林梓小说的迷恋,皆源于她的唯美之爱,思辨之光,文采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