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散文:朝拜雨花台

(2022-08-08 06:33:54)
标签:

散文

激情歌吟

岁月

情感

钩沉

朝拜雨花台

黎燕

 

今天,我们幸福快乐地生活着,饮水思源,难以忘怀无数的革命先烈壮怀激烈,奋不顾身,流血牺牲。

谨以此文作为一束素馨的花儿,敬献给那些有名无名的英灵。

                                                 ——题记

 

早春二月,北方依然冰天雪地,伫立于长江南岸的历史文化名城——南京,烟雨迷蒙,满目可见鹅黄转绿的旖旎春色。这种地域上、气候上、景色上的极大反差,使长久生活在北方的我,好奇地睁大双眼,去细细观赏、品味、拥抱这座颇有个性与风采的古都。两天的暂短逗留,如丝如线的薄绵细雨中,痴迷地行走在处处风景和传奇里,整个人被依依绿色和沧桑历史浸润着。

南京城有着太多的古迹和传说。

哺育华夏文明的浩瀚长江,给了这座古城华贵的容颜和灵慧的性情。秦淮河的萋萋芳草,悠悠垂柳,缠绵地讲述六朝的奇闻轶事和斑斓文采,明末清初江南名士名媛的刚烈与凄美。古城墙,明孝陵的弹孔箭簇,残垣断瓦,无言地诉说沧海桑田的历史留痕。背依紫金山的中山陵巍峨壮观,虽然时间的风雨将“天下为公”的字迹冲淡了,已不复当初的模样,毋庸置疑的是,先行者的思想光芒,仍在历史的长空里晶莹闪亮。百万雄师过大江的直挂云帆,一往无前,于日夜奔流的江涛里,依然可听气势恢弘的进军号角。

诸多风景名胜中,坐落于中华门外的雨花台烈士陵园,群星璀璨,吸引我在此流连。

雨花台之名,源自神话。这里盛产红如玛瑙,蓝如蓝莓,白如玉石,绿如翡翠的雨花石。传说六朝时,云光法师在此夜以继日地传经布道七天七夜。法师呕心沥血,废寝忘食,感动了上天,天神遂将鲜花如雨撒落此处。精美纷呈的花儿落地后,变成了斑斓绚丽的彩石。雨花石、雨花台,由此而得名。

这样的神奇传说,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期许,意蕴丰厚,极具穿越的力量。

给雨花台注入精神地标,丰厚内涵的是,风雨如磐的年代,许多无名有名的英烈牺牲在这里。罗登贤、邓中夏、恽代英等先驱者,在此壮烈地抛头颅洒热血。他们多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其中年纪最小的袁咨桐,牺牲时年仅16岁。短暂而逝的生命,在热血浇灌的雨花台,获得了永生。英烈们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家国情怀,为了祖国不再积贫积弱,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了同胞不再受压迫与凌辱,过上丰衣足食的好日子,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给伟大理想的实现,予以坚实奠基。

雨花台高约100米,长约3000米,是一个起伏不大的平缓山岗。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坐落在山脚下,正门耸立着一对高达11.7米的石柱。

进入门内,迎面就是花岗岩雕塑的烈士群像,巍然矗立。群雕里,每一个人的目光都炯炯有神,每一个人的面容都坚毅果敢,每一个人的衣襟都风走云飞,每一个人的神情都浩然正气。在死神面前,这些英烈凸现了高洁的灵魂和轩昂的气势。用宁愿玉碎不愿瓦全的壮举,谱写了厚德载物,大义凛然,气贯长虹,感天动地的青春之歌。那个眼里燃烧着憧憬的火花,嘴角有淡淡笑容的青年女子,就是坦然地面对严刑拷打,步履踉跄地回到阴森的牢房里,用滴血的手指,在手帕上画出大雁振翅飞翔在蓝天的郭纲琳烈士吧。

如此风采卓然,侠骨柔肠,坚毅刚烈的英雄壮歌,不是花前月下的柔情蜜意,也不是梅开雪中的低吟浅唱,而是为了美好的明天,为了崇高的信仰,为了铿锵的誓言,为了民族的复兴,义不容辞地挥洒自己的青春热血,大义凛然地走进了刑场。

满怀敬意,肃然站立,仰望群雕,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与教诲。英烈们舍身忘我,视死如归,源自对祖国爱到极致,对同胞爱到极致,将其化为钢铁意志,泰然自若地经受酷刑,从容赴死,英勇就义。

想来,那时,这些风华正茂,又有殷实家业的青年人,如果想过锦衣玉食的生活,根本不是问题。然而,他们为了大地上有梦想的花开,有安宁与祥和的生活,有舒展惬意的好日子,坚定不移地 “我以我血祭轩辕”,毅然决然地舍弃优裕的物质生活,抑或心心相印,携手同行的浪漫爱情,义无反顾,挺身而出,慨当以慷地献出自己的金色华年,牺牲自己的宝贵生命。

英烈以自己的热血与生命,夯实了通往幸福的光明之路,织就了春满人间的云蒸霞蔚。生活在这片土地的我们,怎能忘记这些先烈重于泰山的担承与牺牲?!

群雕四周挺立着高如塔,状如伞的雪松,苍翠葱郁,巍然壮硕。烈士的精神与情操,如同这雪松,在雨花台、在中国大地扎下根来,我们民族就有了熠熠生辉,继往开来的路标,薪火相传的引领。和平年代的特殊情境下,肩负使命的人们,奋勇当先,负重前行,忘我付出,倾情奉献,为无数的人们祥和安然,幸福安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感人至深的举止言行,传递巨大的精神力量,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各尽所能,阳光织锦,用心用情地建设守护温暖明亮的共同家园。

一边沉思,一边沿着缓缓的石阶拾级而上,走到了岗顶。眼前高耸着6.8米的奠基碑,伟人书写的“死难烈士万岁”六个大字,在细雨如丝中灼灼闪光。

崇高的精神,穿越时空。

不灭的灯盏,照耀我们前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