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散文:名字物语

(2021-06-27 05:47:06)
标签:

散文

名字物语

岁月

情感

钩沉

名字物语

                        黎燕

    

我是一个阅读者。

阅读小说,诗歌,散文作品,深受感动与震撼的同时,我对作者与书中人物的名字,心心念念。

由此,我对名字产生了兴趣。

 

历史长河中,英雄人物,极品人物,高端人物,奇异人物,群星璀璨,辉映古今。他们的名字,以穿越时空的磁场,光大精神的力量,照耀行路。

司马迁的《史记》,冷峻凝重。叹为观止的文字,让我们对卓越的历史人物,充满敬意。如雷贯耳,家喻户晓的名字,连同穿越千年的历史,直入人心。

 

人的名字,是血缘,家族,个体生命的独特印记,涵盖一个人的信息,磁场,旅痕,回声,与之形影相随,命运与共。

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给新生儿起名字,一些家族的长辈,往往依据族谱界定的字序,连同美好期许,用心寻找称心如意的汉字。

近些年,这样的讲究淡化了不少。年轻的父母,大多依据时尚,心底的憧憬,精心挑选寓意祥瑞,意向深远,内涵丰富的汉字,给小宝贝起名字。

毋庸置疑,起名,无论怎样地变化,只因源自汉字之根,决定了,从古至今,这片土地的人名,源远流长地承载了中华文化的丰厚内涵,弥散中华大地的精神气质。

 

平凡如我者,对自己的名字也是在意的。今生,可心的事之一,就是有一个喜欢的名字。

那一年,风华正茂,英气勃勃的父亲,乡民兵连的文书,幸运地被推荐到外省的军工厂就职。父亲给母亲来的第一封信,末尾几句说,女儿的名要改,女孩子,不必随族谱了,非得有“竹”不可。就这样,我的姓名由三个字,变成二个字了。

初中毕业,填写中考志愿时,不知转到哪根筋了,觉得“艳”字与自己偏爱素淡不合,就自作主张,将“艳”改成“燕”了。于是乎,黎燕,这二个汉字,从此,与我相依相伴,不离不弃了。

那时,青涩的我,只是随意而行,并不深究,名字为燕,有何意味。

时间啊,转身就是年复一年。

人的心境,在岁月的流逝中,也在千变万化。

多年以后,我,还是我吗;我,已经不是我了吗?

成了写字女人,时过境迁,我,越来越喜欢自己的名字了。

 

浩瀚的寰宇中,即使活过百岁,人的生命,连同名字,也是转瞬即逝,化为尘埃啊。我们,珍视自己的生命及名字了吗?可否知道,我们和名字之间,有着何其神秘的情缘?

在汉字的汪洋大海里,可以为名的汉字何其多也,为什么我们只与其中的一二个,或几个结缘,相伴一生?这几个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汉字,我们真地看重,将其中的寓意与气息,化为自己的情怀和性灵了吗?

我不知道别人,我,是将自己的名字,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的。因为,黎燕,是我露在外面的脸,也是我内在的魂;是我生命的显性符号,也是我几斤几两的基本标尺。

如果,这名字脏了,且是自己玷污的,我还怎么在这个世界立足?如果,由于自己的原因,没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持续不断地自我锤炼与提升,让名字跟着自己憋憋屈屈,窝窝囊囊的,不仅活着的质量,大打折扣了,也辜负了相濡以沫,与之偕老的汉字。

 

本固而道生。名至而实归。

这二句耳熟能详的格言,仔细斟酌,是有其深意的。

这是让人珍重自己的生命与名字,健康快乐地活着,活出自己喜欢的样子来,乃是人生之本,才会享受到尘世的多姿多彩;也是让人固守自己的底线,善于约束自己的言谈举止,努力成为一个大写的人,由此,一点点靠近道的境界,不断地超越自我,力所能及地抵达自己所能拥有的厚度与深度。

 

追根溯源,我,不能有负于以燕为名之美缘,要将人们崇尚燕子的情愫,化为自己的性灵,生命固有的姿态。

应像燕子那样,内心平和,充满温情,安于平淡的生活,友善地对待外面的世界,既不怨天尤人,也不心存芥蒂;

应像燕子那样,成为有担当的母亲,含辛茹苦地筑巢垒窝,抚育子女成长,千万里迁徙,在所不辞;

应像燕子那样,用耕耘和灵性,给自己的文字插上翅膀,放飞于远方;应像燕子那样,仁义谦卑,乐于给他人让路,甘于成人之美;

应像燕子那样,锲而不舍地传递吉祥与快乐,让有缘相遇的人,感受到春风扑面;

应像燕子那样,对生活满怀热爱,始终坚信,红尘滚滚的日子里,总有雕花般的曙光,照亮前行之路,总有花开在眼前,美丽又芬芳。

这是我对名字的心灵物语。

 

我等虽是平常之辈,若是将自己的生命与名字,在日复一日的现实生活中,升华为一缕温暖之光,那么,我们身在其中的这片土地,将是阳光灿烂,万物共荣,相互送暖,彼此照亮的美丽人间。

这明亮芬芳的美丽人间,值得我们倾情眷恋,享受其中的多姿多彩。

由名而思,心潮奔涌,以此为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