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后感:读《了凡四训》有感

(2015-04-28 14:11:53)
标签:

读后感

修身

养性

改变命运

人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吗?

——读《了凡四训》有感

                                            黎燕

 

最近,从百度网上阅读郭文斌的《孔子到底离我们有多远》时,看到他几次提及《了凡四训》,为探个究竟,我从网上找到并下载了此作。果然,不同凡响。多次阅读,受到了大的启发,颇有打开天窗,豁然开朗的感觉。

这篇名作是明代袁了凡先生对他孩子的家训,共分四个章节,故以《了凡四训》命名。了凡先生对自己孩子的谆谆教诲,积淀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对如何做人修福有平易精当的论述,跨越时空,值得我们这些后人感悟并遵循。

过去,我只看重心性的修炼,对自己的命运则抱着听天由命的态度。读品了凡先生的慧言,我便认识到原来的意念过于偏颇,还是没有脱离俗人的通病。人有欲望不是坏事,想有好运也是人之常情。《了凡四训》流传至今,就是指明了我们所不能破解的神秘命运,其实还是取决于个人心性的。

我最受启示的了凡语录是:
    “大都吉凶之兆,萌乎心而动乎四体,其过于厚者常获福,过于薄者常近祸;俗眼多翳,谓有未定而不可测者。”
   “易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昔颜氏将以女妻叔梁纥,而历叙其祖宗积德之长,逆知其子孙必有兴者。孔子称舜之大孝,曰:宗庙飨之,子孙保之,皆至论也。试以往事征之。”
   “又为善而心不著善,则随所成就,皆得圆满。心著于善,虽终身勤励,止于半善而已。譬如以财济人,内不见己,外不见人,中不见所施之物,是谓三轮体空,是谓一心清净,则斗粟可以种无涯之福,一文可以消千劫之罪,倘此心未忘,虽黄金万镒,福不满也。此又一说也。”
    “随缘济众,其类至繁,约言其纲,大约有十:第一、与人为善;第二、爱敬存心;第三、成人之美;第四、劝人为善;第五、救人危急;第六、兴建大利;第七、舍财作福;第八、护持正法;第九、敬重尊长;第十、爱惜物命。”
    “古语云: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贵者,必得富贵。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自然感动天地,而造福由我。今之求登科第者,初未尝有真志,不过一时意兴耳;兴到则求,兴阑则止。孟子曰:王之好乐甚,齐其庶几乎?予于科名亦然。”

 “或觉心神恬旷;或觉智慧顿开;或处冗沓而触念皆通;或遇怨仇而回嗔作喜;或梦吐黑物;或梦往圣先贤,提携接引;或梦飞步太虚;或梦幢幡宝盖,种种胜事,皆过消罪灭之象也。然不得执此自高,画而不进。”

  了凡先生的这些告诫,对我,有去障除蔽的功效。反复品味,我不再对自己持有清除不掉欲望,总是对有些事过于着迷而羞愧难当,而是欣然地庆幸——尽管岁月老去,竟有许多在意的事情蠢蠢欲动,内心里还涌动着对情与爱的迷恋,就说明还没成朽木,勃勃生机仍在。诸如:我始终对亲人们的健康平安着迷,对孩子们的自食其力及文质彬彬着迷,对衣食无忧并有剩余的闲钱着迷,对祈望的事儿能够实现着迷,对头顶的天空透亮清明着迷,对居住城市的青山碧树着迷,对偶尔梦到在水上和云中飞翔着迷,对漫游没开发的原生态山川河谷着迷,对春风一路狂奔扯拽着绿色出岫着迷,对瓢泼大雨在地面溅起大朵大朵的水花着迷,对大地一片金色硕果飘香着迷,对漫天飞雪满目银白的玉砌冰雕着迷,对陌生人脸上的神秘笑容着迷,对三二好友悠然而坐欣品一壶茶着迷,对魏晋名士的乘兴而来乘兴而去着迷。。。。。。

了凡先生还告诉我们,求福求顺的路径是要靠向内去求得,用修持心性,提升襟怀去实现梦想成真。也就是说人必须对自我有约束,持有敬畏之心,总是感觉头上三尺有神灵,即使没人处也要自律。。。。。。这,就是人的高贵所在,也是人与人的大不同之处吧。

一个人的命运是由自己决定的。只要努力做到了求善、求仁、求真、求诚,求谦,立人达人,成人之美,爱惜其他生命和物品,为他人的不幸而悲凄于心,就会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福由心生。最终,迎来风过止息,柳暗花明的佳境——家庭和美,身心康宁,磁场温馨,理想扬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