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湴塘村御书楼前石旗杆介绍

(2022-05-07 14:56:34)

湴塘村御书楼前石旗杆介绍

 杨巴金


石旗杆,又称石楣杆、石桅墙,这些挺立的石柱子是后人出于光宗耀祖之目的而立,是古代先人曾经取得功名荣耀的一种象征。

立石旗杆的基本条件是:中得科举且获得显著功名者。立石旗杆的地点是:可立于家庙前,可立于祠堂前,也可立于名人陵墓前。一般来说,石旗杆底座的正面还会刻上文字,即镌刻褒奖对象的姓名、功名事迹等,既可让祖宗流芳千古,又能激励后人奋发向上。

石旗杆的外形象石笔,于是有“石笔”别名。因为毛笔是科举考试的象征,而文人又是以笔作为晋升的阶梯。它的外形又象石烛,暗喻后世子孙若要获得功名,必须挑灯夜读。均有崇文尚学、积极向上的象征意义,由此受到尊崇。

众所周知,吉安古代名气最大的人是“五忠一节”,即欧阳修、杨邦乂、胡铨、周必大、杨万里和文天祥,其中却有2人是吉水县湴塘村人。该村世人在御书楼前立下这样2根石旗杆,既有为纪念家族名贤——杨邦乂和杨万里的考虑,也有后世人出于“标榜功名、激励后人”之目的。

湴塘村御书楼前石旗杆介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