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揭秘“民企去产能”的过程,类似围城而屠。

(2016-12-05 15:28:31)
标签:

民企

成品

滞销

去产能

分类: 市场解析

    当塑料桶出现供大于求时,没有开过工厂的经济学家想当然认为,民企会快速减产,产销平衡。实际,恰恰相反。滞销初期,民企反而更加疯狂的扩产。

         成品滞销初期,原材料价格肯定是逆势上涨。成品滞销的原因是,生产厂商太多了,大家都在采购原材料,原材料供应紧缺,价格飙升。此时,民企老板迷惑了:自家产品滞销,但原材料疯涨,别人拼命采购,结论肯定是自己有问题。成品销售商这时候也滞销了,但他们的答案是站在自己利益角度,拼命指责工厂价格高,要求厂家降价。

         此时的工厂老板看到的是,别的企业拼命生产,貌似市场很好。销售商指责自己价格太高。那么,唯一的办法是,通过更大规模的采购和生产,减低成本,满足市场要求。于是,企业老板砸锅卖铁,借钱扩产,降低成本,期待自己的产品,物美价廉,占领市场。

         与此同时,其他老板也是这么想问题的。于是,越是滞销,生产越疯狂。到滞销后期,所有人企业滞销了,没钱采购新的原材料了。原材料价格,瞬间暴跌。这时候,民企老板终于相信,确实是供大于求了,但为时已晚。老板们为了前阶段的扩产,负债累累。熬到春节前后,企业大面积的关停,遣散工人。这种去产能,非常彻底,企业一夜之间就倒闭了,债主们一拥而上,搬走一切东西,再把老板揍一顿,最后砸毁门窗办公桌,彻底铲干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