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教学课题研究课例
(2019-03-14 10:00:44)
姓名 |
杨庆杰 |
单位 |
北安乐乡赵窑小学 |
联系电话 |
15832032758 |
|
课题名称 |
小学语文朗读能力培养的研究 |
|||||
课例题目 |
漏 |
年级及学科 |
三年级语文 |
|||
研究设计 (结合课题研究意图详细地介绍本节教学方案) |
这个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朗读基本技能和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朗读习惯,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练习对语文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基本的语文核心素养。语文教学通过朗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自主合作探究进行有效的语文学习,充分根据新课标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的教学理念进行构建语文有效课堂教学,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有效性。 本节课堂教学以“故事朗读体验阅读”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朗读故事的过程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课文的主要内容,感知“漏”的故事内容和老虎与贼可爱形象。本堂课基本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朗读学习生字词语进而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知体验语文课文内容,养成良好的朗读技能和习惯,让朗读技能培养和语文学习相辅相成,融会贯通。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根据课文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多种朗读形式进行朗读学习。通过朗读学习,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内容,巩固课文知识,培养好奇心,构建完善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和生活体验求知欲,培养学生正确的积极向上的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学习生字词语进而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知体验语文课文内容,养成良好的朗读技能和习惯。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了解“漏”故事内容,了解老虎和贼的形象特点,突破复述课文故事内容这一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欣赏故事,感受故事乐趣的情感。 课堂教学首先朗读学习课文的生字词语,通过多种形式朗读学习巩固课文基础知识,构建好学生的基本的语文知识素养,为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排除障碍,为学生能够有感情理解朗读课文打好知识基础。其次学习漏的故事内容和老虎与贼的形象特点。作为课文重点,这部分内容通过情景体验朗读来学习感受课文故事,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课文故事和老虎与贼的形象特点。在实际的语文实践过程中对漏的故事内容和老虎与贼的形象特点进行整体把握和理解,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掌握运用语文规律、形成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语文学习的能力。再次深入探究文章故事结构,以理解感知课文故事内容过程和老虎与贼形象特点为基础,对文章故事结构进行整体把握理解,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根据所读到的课文故事的内容思考并对文章结构进行划分。一是“漏”的引出,吓跑贼和老虎,二是老虎和贼在被吓跑的路上的表现和结局,三是老公公和老婆婆再说“漏”。三部分故事内容整体表现出了“漏”的故事和老虎与贼的形象特点,更是表现出了故事的乐趣。再次是通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利用图片和范读课文对比学习《漏》,整体理解漏的故事内容和老虎与贼形象特点,加深对故事内容的感知。最后进行写作指导,将课文作为一个动物故事写作范文来讲述本文的写作特点,让学生通过加深对课文知识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对于动物故事作文写作的认识。课堂小结以感知漏的本质形象认识进行,通过对漏的形象本质感知,让学生进入真实的情境中去体验课文故事的趣味性,感知老虎与贼的形象特点,提高学生朗读的兴趣和自信心。 我校三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对事物的认识面窄、发展思维很单一、处理信息能力不强和因为羞涩不自信对交际积极性也不是很高。针对这个特点,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对课堂的主导作用,带动作为主体学习的学生 进行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积极主动,以兴趣为出发点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小组合作朗读课文等多种形式朗读课文,教师对形式的朗读进行适时鼓励指导,激活学生朗读的兴趣点,在感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大胆去读真情去体验,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能整体感知体验课文知识内容,拓宽生活学习认识面,在自主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技能和语文学习兴趣,通过体验学习提升学生语文交际表现能力和发展思维,构建好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
|
|||||
研究目标 (结合课题研究目标,确定本节教学目标) |
《小学语文朗读能力培养的研究》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提升语文学习的基本技能和学习兴趣,构建语文高效课堂和语文核心素养。所以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能正确认读课文的生字,能正确书写课文的生字和词语。 2、能正确、流利和有感情朗读课文,养成良好的朗读技能和习惯,通过朗读感知体验课文知识内容。 3、通过抓住关键词语,能在情景体验中朗读课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课文故事内容和老虎与贼的形象特点,感知故事的趣味性。 4、通过感受课文故事内容和老虎与贼的形象特点,激起学生热爱阅读学习课文的感情,培养学生欣赏美和热爱美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 |
|||||
研究 片段 (在教学中截取一些有代表性的、体现课题研究过程的片段)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生字和词语 师:读了课文,你学会了本课的哪些生字和词语? 生1: 漏 喂 贼 狼 莫 厉 抱 架 粘 胶偏 里屋 莫非 厉害 发抖 松手 粘胶 跟前 甘心 师:好,咱们同学学习的不错。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些生字词语? 学生朗读课文生字词语,整体感知课文生字词语。 师:好,刚才咱们同学读这些词语,那么谁能说说课文主要围绕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写的? 生2:“漏”,课文是围绕“漏”是什么东西写的? 师:刚才这个同学找的不错,课文是围绕“漏”这个中心写的。“漏”是课文故事发展的主线索。作为故事,里面的人物都有谁呢? 生3:老公公、老婆婆、小胖驴、老虎和贼。 师:人物有了也就有了故事发展的情节。情节开展的原因是什么? 生4:贼想偷驴,老虎想吃驴。 师:人物有了,故事情节开展的原因有了,那么课文题目说的“漏”是什么东西呢?现在咱们同学朗读课文,寻找答案,回答问题。 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师: “漏”是谁说的?什么东西呢? 生5:是老公公和老婆婆说的。是指怕屋顶漏雨了。 师:是吗?那老虎和贼知道吗?他们认为“漏”是什么东西? 生6:不知道指的是屋顶漏雨,他们认为“漏”是个不知道的、让人害怕的东西。 师:嗯,这位同学描述的挺详细的,这就是故事情节,在朗读课文的时候需要注意的地方。看来咱们同学对课文体验理解得挺好的。那么课文分为几个地点发展的? 生7:三个,老婆婆家说“漏”听“漏”和路上野外怕“漏”还有又回到家知道真实的“漏”。 师:贼和老,虎听到“漏”有什么反应?课文是怎么描写的? 生:心理描写,听到之后一直心理想,害怕呢。 师:对,听的害怕,所以老虎和贼最后都给吓跑了。但在野外路上老虎和贼又发生了什么样的乐趣故事呢?咱们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寻找答案。 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师:好,咱们同学读完了,哪位同学能回答我的问题呢? 生8:老虎和贼彼此都认为对方就是可怕的“漏”。 师:好,回答不错。这个过程是分为几个过程来写的? 生9:两个,分为路上奔跑甩 “漏”和树下滚下山崖“漏”又来了这两个过程来写的。 师:好,分的不错。这中间都是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手法来表现老虎和贼的形象特点的? 生10: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甩“漏”是动作描写,害怕“漏”是心理描写。 师:最后老虎和贼彼此认出对方了吗? 生11:没有,它们浑身沾满泥水不成样子,彼此都认为对方是“漏”。最后结局是都吓晕了。 师:好,这是贼和老虎的结局,还有谁的结局呢? 生12:小胖驴在安稳吃草,老婆婆和老公公说屋顶漏雨。 师:这个故事好玩吗?哪里好玩?咱们同学再次读课文,体会理解课文故事内容。 学生有感情读课文,教师指导。 |
|||||
研究 反思 (结合课堂观察效果,有针对性地对其中蕴含的研究问题进行反思) |
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依据课题培养小学语文朗读能力的研究进行有方向、有目标教学。教学从学习生字词语开始,建立朗读基础,为学生学习排除朗读障碍。在感知课文内容的教学环节中,教师根据荷花的形象特点进行情景植入朗读课文,通过情景植入朗读课文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学习兴趣。这节课通过自主朗读、情景植入朗读和教师的示范朗读等一系列多形式朗读的自主学习体验,学生对于朗读的正确、流利和有感情有了准确的把握和体验,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对课文故事内容和老虎与贼的形象特点的理解。这种学习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情景体验朗读中来体会感知课文内容,无意识地让学生提高了语文学习兴趣,巩固了语文学习能力。 本课堂的教学问题一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信息生成,不能顺利完成和完整表达,需要教师的太多的牵引和提示。二是对于课文的认识单一化,缺乏主动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不能有效整合信息,不能用发展的思维去整体理解学习课文知识内容。三是教师的分析太多,学生的阅读实践不扎实,基础薄弱。这三个问题是学生以后学习的障碍,也是学习的方向与重点。如何处理好这三个问题,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更上一个台阶也是我以后语文教学的一个工作重点。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不断的反思、改进、实践、总结和再实践,通过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极大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技能和学习兴趣,构建好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最后通过研究找到符合农村学校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和途径,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让每一个学生的语文学习都能获得最佳发展。 |
|||||
能够
申报人 所在单 位意见 |
公
章
|
教育科学规划 办意见 |
公
年
|
注:1.根据内容需要可自行加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