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打小就在东北长大,深知北方风的凛冽。每到严寒的冬季,棉袄棉裤,棉鞋棉手套,一样都不能少,还得外加一件棉猴(棉大衣),这样全副武装,还觉得小西北风像刀子似的,吹得脑门儿生疼……
在北方,冬天是孩子们喜欢的季节。呆在屋里也不觉得寂寞,可以趴在窗台看房檐上的冰挂,或粗或细的冰挂排满房檐,像冰河世纪的小冰川。太阳出来可以拉长它的身高,但始终是冻结着,得到开春冰雪融化时,它才可以完全逝去。
下雪啦!院子里的孩子们抄着扫帚、拿着铁铲,欢快地扫着,铲着,调皮的孩子在厚厚的积雪上浇上水,瞬间就变成了一条天然冰道,孩子们排着队打出溜滑(不穿冰鞋),民间最简单的滑冰方式,助跑,直立,双脚站稳,顺着惯性滑到另一端。后来孩子们还滑出了花样,滑着滑着,突然下蹲,这叫“老太太钻被窝”,有趣的名字,大概这就是花样滑冰的雏形吧!
堆雪人孩子们最快乐的事儿。北方的雪下得大,不一会儿的功夫就很厚了。孩子们你一捧我一捧,说着笑着,一会儿就把雪人堆好了。有的孩子从家里拿来帽子和木头手枪,给雪人武装起来,呵,这小士兵一站就得站到来年的春天呢!
这是儿时的事情了,后来跟随父母离开东北,到了大三线。那里地处淮北平原,温热带气候,冬天没有猛烈的风,也没有北方那样的雪,更没有房檐下的“冰川”和“自然的溜冰场”,少了许多童趣。
后来到省城工作生活。女儿四岁那年,下了一场雪。那雪有半尺多厚,这在南方很少见。清晨,踩在雪地上,脚下还发出吱吱的声音,到了中午,就混合成雪水了,还得穿上雨鞋。带着女儿到积雪厚点儿的地方,打打雪仗,就很心满意足了!雪人是堆不成了。
人到中年,随夫携女来到北京工作生活。实在说,真不大喜欢这里的风。每到冬季“呼呼”的风声,风声里还夹着哨声,刮得人心烦着呢。能不出门就不出门,可是,上班要出门,购物要出门,就试图改变自己。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我来个与风斗其乐无穷吧。
风大的时候,会给你刮跑几步,有时迎风而行,拉紧了帽子,有时背着风倒行,这风还真厉害!不过心里揣着一份温暖,想着给家人买吃的,给女儿买糖葫芦,就不觉得怎么样了,反而与风共舞倒是一件乐事了。
一转眼,来北京也有十五个年头了。今年北京的气候很是特别,已是三九严寒了,还未见雪花儿飘,天气干冷干冷的,也许雪在去年就下完了(去年十月底就下雪了)。俗语说,腊七腊八,冻掉下巴。一般这时,没事是不会出门的,可我却偏偏去了北海。或许想出去转转,在家太憋闷了。
从北门入园,偌大个园中看不到几个游人,在寒风中瑟瑟行走,远处的白塔矗立着,水面上已结上了厚厚的冰灰蒙蒙的,亮闪闪的一片,偶见一处活水,一群水鸭在嬉戏,落日映在东岸高大的树干上,一片暖色,如此静谧的北海,我还是第一次享受到。
沿着河岸向南走去,一阵风声响起,岸边的柳枝朝着一个方向横着舞动着,萧瑟的寒风中,我不禁想起鲁迅笔下的“肃杀的北平”,尽管有特定的历史背景,但“肃杀”应该有“寒冷”之意吧,故人已去,江山依旧,不变的是自然规律,该冷则冷。
北京市西城区文津街1-后门
http://s8/middle/005Vhxmlzy7jVjxDQQob8 http://s8/middle/005Vhxmlzy7jVjxretie8我感受着北方的那雪,那风,雪宜人,风够凛冽……
注:2010年手稿,旧文修改重发。
图片摄影本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