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mophia1
mophia1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05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情景教学研究》 结题报告

(2017-04-09 10:49:23)

 

              《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情景教学研究》

结题报告

洛川县丰园小学课题组

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根据新课程标准,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基础,特别强调学生要“能用英语做事情”。新课程标准认为,各种语言知识的呈现和学习都应从语言使用的角度出发,为提升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服务。这就要求我们英语教师要运用多种手段,通过运用生活中的各种情景或创设接近生活的各种情景,让学生能够进行语言实践。所以,情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它对小学英语教学的效果有非常直接和重大的影响。

只有在一定的情景中,语言才能被理解和表达,人类学家马林诺斯基曾说过:“如果没有语言情景,词就没有意义,也不能代表什么。因此,话语也只有在情景语境中才能产生意义。”语言的词、句、篇来源于情景,又不能脱离情景。汉语的表达和英语的表达有着千差万别,例如汉语中的“表兄弟、表姐妹、堂兄弟、堂姐妹”在英语中只用一个词“cousin”来表达,汉语中一个“开”字,英语则要用多个词来表达,如:开窗open the windows,开车drive the car,开会have meeting,开灯turn on the light,开机器run the machine。这两个例子说明,只有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和上下文情景中,词语才能被理解和掌握。 因此,我们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情景教学法,尽力为学生营造真实的、丰富的、有趣的、融视、听、说于一体的语言环境。

同时,新课程标准还强调,现代外语教育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英语课程提倡采用既强调语言学习过程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语言教学途径和方法,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我们陕旅游版的小学英语教材,设计了很多实用的会话、有趣的游戏活动和小故事、好听的歌曲和歌谣,并配上了精美的图画,为我们实施情景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和丰富的资源。但是,如何运用这些情景资源提高我们课堂的有效性,如何将课本中设计的情景与现实生活很好地融合使其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如何将情景教学与其他教学方法有效结合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等问题,仍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

(二)课题提出的意义

1. 洛川县丰园小学正在研究和实践“三三四五”美的课堂构架,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实现师生关系的和谐之美,教与学的灵动之美,交流与评价的生动之美。合理的情景设置,能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中身临其境,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师生互动起来,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实现知识的传递。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情景教学研究,将能很好地帮助我们在英语课堂中实现美的导入、美的探究和美的升华。

2. 本课题可以丰富情景教学研究的内容,提供情景教学研究可以参考的课例,阐释并应用情景教学理论,以课题研究为平台,促进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进和探索教学方法,并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

二、 课题研究的依据

    1.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很多情况下就是老师领读,学生跟读,讲解英语词汇和句型的汉语意思和使用方法。这样的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也是被动接受,根本不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学生容易厌倦这样的英语课堂,从一开始就不喜欢学习英语,继续学习英语成了不可能实现的空话。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自然成了泡影。情绪心理学和脑科学研究表明:情感和认知是相互作用的。良好的情感体验能积极发动和促进学习者的认知活动。情境教学法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引起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体验,直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

2. 300多年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这一论述反映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认识规律:直观可以将抽象知识变得具体化、形象化,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感性知识。小学生恰恰在接受新事物时,直观模仿更胜于理性思维,形象接受更胜于抽象理解。 他们在游戏、比赛、娱乐中更容易掌握新本领,学到新知识。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画、歌曲、游戏、比赛、表演等手段使学生身临其境,就是通过给学生展示鲜明具体的形象(包括直接和间接形象),一方面促使学生从形象感知达到抽象理性的顿悟,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绪和兴趣,使学生主动地、自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三、 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本课题研究,探索情景教学在各种课型中的有效运用,并初步构建出在本校“三三四五”课堂构架下行之有效的英语课堂构架,切实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能力,提高课题研究者的英语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进一步在英语课堂上实施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2、通过本课题实践研究,为学生创设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语言情境,提供一些贴近生活,操作性强,现实意义强的课堂情景,并让课堂情景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去,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品质,提高学生学业成绩,逐步缩小差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通过本课题研究,探索情景教学与任务型教学的契合点,突破传统的教学法,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四、 课题研究的内容

    1.情景教学在各种课型中的有效运用;

    小学英语课堂主要有词汇课、会话课、阅读课等课型,不同的课型具有不同的教学特点,对情景的运用也具有不同的方法和要求,如果对情景使用不当,课堂的有效性就无法保证。所以,我觉得研究情景教学在小学英语各种课型中的有效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2.课本情景的现实延伸;

  陕旅版小学英语教材,设计了很多实用的会话、有趣的游戏活动和故事、好听的歌曲和歌谣,并配上了精美的图画,为我们在课堂上实施情景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和丰富的资源。但是,课本情景与现实生活总是具有一定的距离,如果不予理会,非常不利于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想办法消除课本情景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因此,我准备研究小学英语课堂上课本情景的现实延伸。

3.情景教学与任务型教学

任何一种教学法都不会是十全十美的,情景教学也不例外。在真实的英语课堂中,教师会根据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灵活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目前的小学英语课堂中,任务型教学是一种运用十分普遍的教学方法,也是新课程标准推荐使用的教学方法之一。所以,我准备重点研究如何将情景教学与任务型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有效结合,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

五、 课题研究的过程

本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课题准备(2016年4月——2016年7月)

1. 本校英语教师集体讨论,充分论证本课题的价值和可操作性整理后形成课题研究方案

2. 搜集整理国内外与情景教学相关的资料,通过阅读、整理、分析和研究文献资料,了解与情景教学相关的研究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

3. 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本课题研究实施的学生范围。以陕旅版六年级教材为主要的教学研究对象,以我校六年级两个班学生为教学研究实施对象,课题研究者为教学研究实施者,确保本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二)第二阶段:课题研究(2016年8月——2016年12月)

1. 落实实验对象并开始进行课题研究教学实践,包括确定课例研究内容并准备研讨课、进行研讨课课例研究并撰写课例研究报告;

2. 根据所研究的课例,写出有关《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情景教学研究》教学论文

3. 定期检测目标的完成情况,及时发现、解决问题

4. 做好资料的积累和分类整理工作

5.做好课题阶段总结。

(三)第三阶段:课题总结(2017年1月——2017年3月)

1. 收集整理研究材料,撰写课题研究报告,修改、补充并完善课例研究报告,完成结题工作。

2. 积累研究资料,进行理论分析,撰写成果报告,形成结题报告。

六、 课题研究的措施

根据本课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方法、教育实验法、经验总结法、问卷调查法、习题检测法来研究课题。

1、文献研究方法:查阅、收集与小学英语教学和情景教学有关的国内外学者专著、论文和资料。通过学术期刊网、上网搜索等方式查找有关小学英语教学和情景教学相关文章,了解已做的研究工作,明确课题的研究价值,找准突破口,取得更新、更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2、教育实验法:结合本校“三三四五”课堂构架,根据学生学情,精心设计将情景教学运用于课堂实践教学案例,并在实际的教学中进一步研究探索

3、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大量收集典型的课堂教学案例,观察对比不同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并不断对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活动进行反思和总结,进行全方位的分析,总结优点,发现问题

4问卷调查法:调查学生对教学设计和课堂活动的满意程度

5、习题检测法:通过课后习题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能力的提升程度。

七、 课题研究成果

在将近一年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我搜集并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撰写了大量的学习笔记。我将课堂教学作为课题研究的主阵地,结合我校“三三四五”课堂构架,积极进行小学英语课堂中情景教学的实践和探索,所带班级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浓厚,学习主动性加强,英语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通过研讨课,进行了相关的课例研究并撰写了课例研究报告和相关教学论文,还撰写了课题研究报告。通过本次课题研究,我转变了教育教学理念,改变了英语教学的思路,设计和有效运用情境教学的水平得到了提高,自身的教研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并收获了以下实践经验:

(一) 情景教学在各种课型中的有效运用

1. 运用课本插图、有声课件、实物实景、肢体语言等在词汇课中的有效运用情景教学。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在英语这一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学生对词汇掌握不深入不牢固,不能正确运用所学词汇,就会严重影响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著名语言学家克鲁姆认为:“成功的英语课堂教学应为课堂内创造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教师在词汇教学时有效运用情境教学,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词义,而且有助于学生在交际中正确运用所学词汇,逐步提升语用能力。有效的情境教学可以给词汇教学带来活跃融洽的氛围,引导学生进行形象、生动地记忆,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调动学生学习词汇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陕旅版小学英语教材在编写时,每单元都有一个核心话题,重点词汇都展示在Part ALet’s learn部分,而且每个重点词汇都配有相对应的插图和有声课件,这些插图和有声课件生动形象,非常有利于情景教学法的运用。在进行词汇教学时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情景资源,运用这些插图和有声课件为学生创设情景,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再以话题为主线,帮助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下运用这些词汇。例如,在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词汇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mobile phone, make a phone call, go on the Internet, send a message, read an e-book, send an e-mail这六个词组。不难发现,这些词汇都是围绕手机和手机的各种功能展开,所以在教学时先运用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词义,然后再围绕What can you do on the mobile phone? 这一话题和学生进行情景对话,让学生在运用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词汇的用法。而进行情景对话时要注意用真实的图片来替代课本的插图,一则使得所创设的情景不是单调重复,二则使得课本情景延伸到实际生活,更容易激发学生“说英语”的热情。

在词汇课中,除了运用插图和有声课件,我们教师还可以运用肢体语言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情景。例如:在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词汇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play the violin, do eye exercises, play sports, learn English, have a rest, take out the book, brush one’s teeth等动词短语。这些动词短语都可以用简单的肢体语言表达出来,仅仅运用课本插图显然就不够生动。在教授这些词汇时,我就结合该课的重点句型It’s time to do和形象的肢体语言,和学生们边演边猜边说,学生们兴趣盎然,课堂气氛轻松活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这些动词短语。

在词汇教学中,运用实物创设情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例如,在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词汇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scarf, wallet, sunglasses, gloves, warm jacket, rain boots, school bag等衣物名词。学习该课时已到了深秋时节,需要掌握的这些衣物名词大多在教室里就可以找到实物,就是学生的日常穿戴。在教授这些词汇时,我就和学生进行了真实的情景对话:Do you have gloves/sunglasses/a scarf/a wallet/a school bag? Where are they/is it? 学生在寻找对应衣服的时候,理解了词汇的含义,学习了词汇的读音,还复习了一些重点句型。

2. 巧用插图、教学视频、模拟表演等在会话课中的有效运用情景教学。

会话教学是小学英语的一个重要板块,陕旅版小学英语教材在编写时将结构与功能相结合,以结构为主体,以情景对话为表现形式,始终贯穿交际功能的训练。教材选择了很多符合小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生活的交际情景,如家庭、学校、公园、商店等。日常对话占了教材语言材料的很大比例,每一单元都有一个会话主题,如打招呼、问候语、道谢、谈论日常安排、天气、运动会等等。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英语,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知识水平,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和交际能力。[8]

陕旅版小学英语教材的每一篇会话,都配有一幅和会话主题紧密联系的插图。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的实质,从较容易被人忽视的插图中,提取线索和信息,帮助学生降低理解会话的难度,从而有效地从整体把握了文本。在每次会话教学前,我都会用PPT课件展示课本对话的插图,为学生设置语言输出的情景,引导学生来观察并和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情景对话。例如,在教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Part A Let’s talk部分时,向学生展示课本插图后,让学生观察并回答:

How many people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Who are they?

Guess, where are they?

Guess, why are they there?

Guess, what would Su Nan like to eat?

Guess, what would Su Nan like to drink?

Guess, what would Sus mom like to eat?

Guess, what would Sus mom like to drink?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图片,就可以很轻松地预测课文内容,了解到这篇对话发生在餐馆,是服务员和顾客之间的对话,而文中的顾客是他们熟悉的苏楠同学和他的妈妈。同时,对本课的重点句型也有了初步的接触。

在教授这些会话内容时,教师如果只是一味地领读,要求学生跟读,课堂会显得单调沉闷,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得到激发。但是如果我们借助多媒体设备,利用教学视频为学生提供生动直观的视听效果和标准的英语口语,做到声像结合、图文并茂,就能迎合小学生好奇、求趣、求新的心理特点。逼真的模拟动画会让学生感到兴趣盎然,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在乐趣中进行跟读训练,学习效果会更好。

学生在练习会话内容时,我尽可能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然后让学生模拟表演。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模拟表演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学生表演教材中的情境;另一种是学生表演真实的生活情境。前者可以是分角色朗读或扮演角色,主要是以课本剧的形式进行课文情境的再现;而后者则是模仿课文对话,结合生活实际,表演不同的对话情境。如在班上挑选几个小组进行竞赛,要求学生用简洁的话语,生动的表情,细致的动作去扮演课本角色,学生便会努力地模仿目标人物。无论是担任课文角色还是生活角色,都能使学生创造性地发挥教学情境的再现功能,并帮助学生迅速感知和理解教材内容,深刻体会教学情境。

(二)在拓展训练中实现课本情景的现实延伸。

陕旅版的小学英语教材,设计了很多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会话、有趣的游戏活动和故事、好听的歌曲和歌谣,并配上了精美的图画,为我们实施情景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和丰富的资源。但是,有些课本情景与现实生活具有一定的距离,如果不予理会,非常不利于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想办法消除课本情景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这在拓展训练中就很容易实现。例如,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学内容是与他人谈论过去的假期活动并学习一般过去时态。课文设计了ColinAlice两个小朋友之间的对话,Colin周末呆在家里自己做了一个蛋糕(stayed at home and made a cake by himself),而Alice和家人去海南旅游,他们在海里游泳、打沙滩排球、吃海鲜,还观看了表演(swam in the sea, played beach volleyball, ate sea food, and watched a nice show)。我们的孩子大多来自农村,这样的周末活动对孩子们来说就显得特别遥远,这样的情景孩子们虽然觉得新奇和羡慕,但会产生距离感,不知道该如何谈论自己的假期活动。于是,在拓展练习中,我就和孩子们讨论了周末是否写了家庭作业,看了什么电视节目,是否去探望爷爷奶奶,假期是否去附近的城市游玩,玩了什么项目等等,再让孩子们展示一些自己旅游时拍的照片,通过这些活动,将课本情景延伸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这样学生才能有话可说,乐于表达。同时,布置作业时要求学生在课外与自己的好朋友用英语交流自己的旅游照片,又很好地将英语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三)在情景教学中设计学习任务

任何一种教学法都不会是十全十美的,情景教学也不例外。在真实的英语课堂中,教师会根据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灵活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目前的小学英语课堂中,任务型教学是一种运用十分普遍的教学方法,也是新课程标准推荐使用的教学方法之一。所以,我重点研究了如何将情景教学与任务型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有效结合,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

在会话课的教学设计中,在“美的探索”环节,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创设视听情景的同时,还为学生设计了跟读、回答问题等自主学习任务。例如,在教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Part A Let’s talk部分时,要求学生认真聆听并跟读的同时,还要求学生解决以下问题:

Whos the young woman?

What does she do?

Whos the thin man with glasses?

What does he do?

通过这样的设计,将情景教学与任务教学有效结合,让学生有目的地聆听,在聆听中思考,在聆听中学习,在聆听中收获,提高听的效率。

“美的升华”环节,我也会设计真实情景下的任务型语言交际活动。例如,在教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对话内容后,我运用课本Part C Think and talk部分,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

If you have a mobile phone, what will you do on it?

并设计了下列表格,要求学生在讨论后完成并汇报:

 

Name1

Name2

Name3

Name4

read e-books

 

 

 

 

send messages

 

 

 

 

play games

 

 

 

 

make phone calls

 

 

 

 

go on the Internet

 

 

 

 

listen to music

 

 

 

 

这样的设计中,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的学习活动来掌握真实、实用和有意义的语言。

八、 思考及设想

1、在本次课题研究过程中,对于词汇课和会话课的情景教学研究比较深入,基本实践了情景教学在我校“三三四五”课堂构架中的运用,但是我发现在阅读课、复习课和语法课中,创设情景的难度较大,在这些方面的研究还有待加强,这也是以后我在教学实践中的研究重点。如何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提高阅读能力,扎实掌握英语知识和必要的语法知识,这也是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

2、由于时间和精力限制,我的研究针对的是陕旅版六年级教材,没有涉及到其他年级教材,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这是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值得研究和完善的内容。

3、由于对任务型教学的研究不够深入,所以在将情景教学和任务型教学有效结合这一方面的教学实践和探索还有待加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