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阳镇长兴村(一斗堂)--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二十二)

标签:
旅游图片文化杂谈历史 |
继续茶阳镇北部之旅,此次目标是长兴村。
这次的道路与之前去大觉村的路在茶阳镇太宁村交汇,往东北去大觉村,而往西北则是这次要去的长兴村。刚过三岔路口,路边上店自然村的一座二层楼房吸引了我的注意。其样式凭直觉像民国建筑,水泥建造,屋顶却是覆瓦的歇山顶,比较奇特了。
该楼似乎也是刚刚修缮一新。楼前有突出的平台,窗户使用的是百叶窗,二层天花的彩绘装饰...一切都透露出浓浓的民国风味。内部其实比较简单,本牛就略过不表。
有没有感受到一点点震撼?这也是与天然地形完美融合的建筑范例。

长兴村一斗堂,始建于明代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坐西北朝东南,系长兴村谢氏八世祖所建,迄今已有超过400年的历史。该建筑为砖土木结构,规模宏大,中间为两堂两横一围院,外加两围龙,前有禾坪、半月池,按资料介绍总面宽71.7米,进深51.7米,总占地面积6050平方米,建筑面积2592平方米,是一座比较典型的大型客家围龙屋。这与老牛用百度地图测距功能所得的数据有些出入,地图测得总面宽为80米,进深62米。我更倾向于地图实测数据。当然了,无论如何,都不会妨碍我们对它的欣赏和喜爱。
长兴村一斗堂,2015年被评为第八批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谢氏家训:不求同知,而求同理;不求人知,而求天知。这就是中国民间最朴素的信仰形式,百姓总是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原因就在于这家训里所提到的“天知”--人世之外还有鬼神主宰着“惩恶扬善”的公义与任务,所谓“人在做,天在看”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