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2020-04-09 17:33:54)
标签:

旅游

历史

图片

杂谈

文化


玉坡村,位于钟山县城西约25公里,英家古镇北偏西约6公里处。玉坡村始建于北宋,是一个有900多年历史的村庄。据玉坡《廖氏族谱》关于其始祖廖致政的记载,“旧碑载公系元进士,藉江西抚州府金鸡县,官于昭(州)之旧县龙坪,其故此在陶唐村,南渡后不复北归,爱玉坡山水之胜而家焉...”。金鸡县,查不到相应资料,应为金溪县之误吧。按资料,廖致政是被贬官才到龙坪的,其县治在今钟山县清塘镇陶唐村,距玉坡村约10多公里到了元朝中叶,因廖氏五世祖的僮仆与赤马夷壮结怨而引起争斗,玉坡廖氏族人被迫举家迁居府城桂林。明朝初年,其六世祖廖履常领兵回故土平定瑶民起义,复家玉坡,而重归故疆。也许正是由于该村为官家之后,所以读书之风盛行,人才辈出。据玉坡村廖氏族谱记载,从宋到清,玉坡村共有进士举人11人,其中进士1人,文举6人,武举4人,各类贡生26人,有禀、监、庠、增生等秀才(相公)不计其数。历史上,玉坡村田广地富,有钱人众多,出道为官也多,成为方圆百里有名的富贵村和官臣乡,素有“小南京之美称。

玉坡村,是钟山县有资料可考历史最为悠久的古村落,入选了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


接近村口,首先见到的是喀斯特地貌地区常见的“井”,也就是泉了。

玉坡村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坐落于喀斯特地貌的群山之中,其东、西、南三面山岭绵延,村舍分布于三台山、珠山、大庙山下,因地处较低,村落四周井泉密布,池塘广阔,水源丰富,稻田肥沃,植被茂盛。这口井就是村中水量最为丰盛的岩口井,所在位置即为岩口井自然村。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村子南边有一片荷塘。当时已经开始改造,修有栈道和九曲桥。

北边的房屋属于玉东自然村,也是玉坡村委会所在地。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南侧村庄属于五房自然村。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从九曲桥上折回。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首先参观的是一座牌坊--玉坡恩荣牌坊,位于五房自然村村道旁,为广西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玉坡恩荣牌坊,始建于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是朝廷为褒奖河南光山知县廖世德及其先祖、明万历丁酉科进士廖肃而立。牌坊为石质,四柱三间五楼式,宽6.2米,高7.3;坊顶为歇山式,檐角饰以鸱吻,顶脊正中设葫芦顶。

廖肃父母早逝,自幼与祖母相依为命,并随祖母龙氏学习经书。明万历丁酉年(公元1579年),廖肃中举,历任四川灌县知县、云南临安府别驾。后因祖母年老多病,辞官回家侍奉祖母,祖母逝世后结庐墓前为祖母守灵。村里人劝其复出为官,他说“亲已死,复出何为”,坚持不出; 廖肃先祖留有遗产,其兄弟准备作两份与他平分,他说“我俸金尚可以瞻族戚,岂敢贪祖业,乃与堂兄弟把祖业分成八份,自占一份。可谓孝义两全

廖世德,字荣先,号枣村,廖肃五世孙,清康熙辛卯科举人世德少年失去父母,以孝敬祖母而闻名乡里。后中举任河南光山县令。任职期间,他关心人民疾苦,减少各种杂役,使民安居乐业,以宽济而得民心。后因不满官场腐败辞职归乡,两袖清风,靠勤俭自娱。家有藏书千卷,朝夕手不停披。其人为人正直,邻里有不平者均为排解,尤其乐善好施。燕塘山口溪水寒凉,尚无桥梁,来往需涉水而过,甚不方便。世德解囊修建梓木桥,以利行人。康熙癸巳、辛丑年闹饥荒,斗米价五百钱,人民难以度日。世德减价平粜,深得民心。

看来这两人经历相似,都是孝义两全的好人,朝廷这次褒奖总算是实至名归。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牌坊四根石柱两侧各有戗鼓石一对。其中,牌坊正面中间两柱的戗鼓石造型别致,石鼓之上还各立有石狮一只。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牌坊以圆雕、浅浮雕和透雕各种技法相结合,刀法细腻,工艺精湛。饶是老牛已经看了超过一百座古牌坊,仍然忍不住要给个大写的赞字。
下面我们就细细来品味。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右侧次间,下枋雕刻“麒麟吐玉书”,寓意祥瑞降临,子孙贤德。上方字匾阴刻:“恩授儒林郎,候选州同,男、当强;恩授修职郎,岁进士、胞侄当权、仝附建。龙飞乾隆十七年岁次壬申榖旦”。上枋雕刻波浪纹饰,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左侧次间,下枋雕刻“麒麟吐剑”,和右侧合起来就是“文武双全”了。字匾阴刻:“庚午科乡进士检选知县,男,当毅。辛未岁进士候选儒学,男,当树仝附建。”上枋同样是波浪纹。
这些人是廖世德的儿子和侄子。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柱子与斗拱之间有各种图形的透雕花板。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接着,从下到上介绍主间石雕。

主间分为四层。最下面横枋为高浮雕双狮戏绣球。上面字匾采用了十分繁复而又少见的形式:先以阴刻手法勾出四角带花边的四方形,中间则是阳刻的楷书字体,文字为:“授文林郎知河南光州光山县,康熙辛卯科乡进士廖世德建立”。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第二层横坊雕刻“巡游图”。四个考取功名骑马巡游的人,前面有人撑着形状像华盖的伞。这个大约有孟郊的《登科后》中“春风得意马蹄轻”的感觉了,寓意金榜题名。字匾为“明诰授奉直大夫云南临安别驾,万历丁酉科广西乡试进士廖肃”。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第三层横枋雕刻双龙戏珠。上面为龙凤板,三条活灵活现的龙中间阳刻“恩荣”二字,点明此坊等级之高。最上层横枋雕刻“红日云海图,上面有透雕铜钱和花卉图案。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转到牌坊背面。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左侧次间,下枋刻“书卷日出”图,字匾为“遵乃祖训”,要求子孙必须恪守祖宗的训示。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右侧字匾刻“诒厥孙谋”,意思是要及早为子孙做好谋划。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主间下枋雕刻“双凤朝阳”,上方字匾为“光前裕后”;第二层雕刻“八仙过海”,上方字匾刻“世泽绵长”。再上则雕刻“鲤鱼跃龙门”,期盼子孙后代能考取功名,光宗耀祖。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鲤鱼跃龙门石雕之上,还有文武两官,中间有“恩承奕叶”四字。说明祖先的功德代代相传。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恩荣牌坊后面,就是“五房宗祠”,算是一座廖氏支祠了。这座祠堂也很有意思,只设一进,主间三开间两层楼,有巨大锅耳山墙;两边各有一间两层耳房。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进入五房村中碰碰运气,居然还保留有几间老屋。
从外形上,你就可以知道玉坡村的房屋布局之多样化,可以说是随心所欲、花样百出。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小土狗,好久不见...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巷道深处的门楼。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毛泽东思想记心间。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入门后居然是偏房,经过小门才能到达天井。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出村,荷塘北边有小石拱桥,下面是玉坡村古时灌溉用的沟渠。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接着往玉东村走,村口有两口紧紧相邻的古井,形状比较好玩了:一口六角形,另一口正八边形。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六角形的古井,井沿少了一边,难道为了取水方便?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玉东村这边是村委会所在地。按照旅游地图的标识,在玉坡小学西侧找到这座“协天宫”。
玉坡协天宫,又称玉坡大庙,位于大庙山下,砖木石结构,面阔三开间,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协天宫,单看名字,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何用途。但如果你知道关公在道教中有着“协天大帝”之称号,那么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种叫法似乎在两广和西南地区比较普遍。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第一眼看到协天宫,感觉就是荒废、破旧,老牛甚至没有萌生任何一丝在这里可以寻到宝的念头。可是,当你静下心来细细查看后,想说的第一句话居然会是:失敬了!
协天宫地面台基以青石砌筑,前设三级石台阶;廊前有两根石柱支撑,高约4米;石柱上阴刻楹联为:保障南荆圣武布昭扶汉代,显灵北阙神威濯壮熙朝。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封檐板就是贺州本地喜闻乐见的形式了--绿色底板浅浮雕,内容主要是花鸟鱼虫走兽了。

这段有花卉、蝴蝶和鸟,最难得一见的是大南瓜。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葡萄藤上爬着老鼠,你觉得恶心吧,寓意多子多福...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蝙蝠与祥鹿。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这幅图老牛就蒙圈了,有四只脚和开叉尾巴的这是什么鬼?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石阶两侧矮栏板前端各有石鼓一个,鼓面分别雕刻两只仙鹤和一对玉兔。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柱础上方雕刻渔翁打渔,中间应该是鱼篓吧...生活气息十足。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这个柱础雕刻精美的暗八仙图案。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廊前的一对石狮,更是让老牛再次惊艳不已...贺州这边的小女孩长得很有灵气。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先看右侧石狮,这是母狮子。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一脸不情愿的小家伙,想出去玩了吧...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整只狮子纤毫毕现、惟妙惟肖,神形俱佳。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底座雕刻三幅人物故事,感觉是神仙手执法器与水中的鱼虾蟹精搏斗的场景,法器有勾、扇子和剑。哎,才疏学浅就是麻烦...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底座正面,雕刻一段文字,和左侧的文字合起来,讲的是狮子来由及捐建石狮的缘由和意义。后面很重要的一点,点出了由信生廖当元书于“道光己酉年孟冬月”,也即协天宫的建设年代为1849年。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左侧雄狮。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脚下踩着一只石鼓!到底是谁说狮子只玩绣球的,出来走两步我看看...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底座浅浮雕内容与右侧相似,不同的是法器为拂尘、扇子和八卦罗盘,而这边的鱼虾龟更加明显。难道是镇水的意思?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大门两侧门当石雕刻丹凤图案。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门槛石中间雕刻团花锦,两侧各有一条夔龙。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檐下为拱形轩廊。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墙上有山水壁画。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梁枋与隔板有精美浅浮雕花鸟和戏曲人物。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来张放大的。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门楣石有立体雕刻的双龙戏珠图。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双龙戏珠两侧,还各有一个浅浮雕小人像,一个是文曲星君,另一位则是魁星。冀望子孙才高八斗,一举夺魁。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这群小学生刚好课间休息,协天宫成了最佳嬉戏场地。小孩子释放天性倒是没什么,可惜一对石狮子就...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入内,一进门厅。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门厅右侧有土地公神位。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左侧有一个牵马的人,当为周仓同志了。离得有点远啊,看来最近跟关老爷闹别扭了...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望进去,可见协天宫为三进两天井布局,二进为敞厅。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二进左侧次间供奉有观音菩萨。对联为:西方绿竹千年翠,南海莲花九品香。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后进正殿,祀关公。天井两侧有廊庑;正殿地面抬高许多,前设五级石台阶。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正殿廊前为两根石柱,高约4.5米。上面阴刻楹联为:德可赞天上司天庭风云雷雨与四尊而共布,功能镇地下辖地府土垒幽酆偕十殿以同施。
玉坡协天宫这两幅楹联都十分罕见,估计是原创的。毕竟关于关公的名联实在太多了。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柱础雕有寿字与精美花案。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内廊柱采用木柱。其石柱础也是罕见样式:下部为八边形,每一面还雕刻一头小狮子在负重;上部为鼓形,雕刻多重莲花瓣,纹理精细,雕工一流。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主间祀关帝爷像,有大小各一尊;这次关帝爷身前增至四人,难怪周仓失宠了...
这幅楹联就很正路了:青灯观青史,着眼在春秋二字;赤面表赤心,满腔存汉鼎三分。这是出自解州关帝庙的一副名联,略有差异就是原联中“满腔”为“满腹”。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正殿廊下枋板有人物故事浅浮雕。这次老牛居然都认得,这一幅为“周文王渭水访姜子牙”,也就是姜太公钓鱼的典故了。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这一幅雕的是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协天宫隔壁,有一座三开间建筑,这十分简陋的古屋就是玉坡廖氏宗祠。
廖氏宗祠现存为敞开式,个人是存疑的,按道理原貌应该并非如此。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石柱上的楹联写着“源脉本金鸡”,只是金鸡县是否金溪县还真是不得而知。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这柱础居然是两个石雕件连接而成,都是方圆结合。下部为石鼓状,上部圆柱体雕刻暗八仙,方形部分雕刻寿字,两边各有一只蝙蝠,寓意福寿双全。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廖氏宗祠大堂脊檩上面还有“大清光绪十七年”字样,说明祠堂现存为1891年修建。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接着前往玉西村。

玉坡村原为一个村落,清末至民国时期由于社会动荡,地方贼寇常打家劫舍。为了防御匪患,该村部分较富裕的人家纷纷内迁到大庙山后,建立了玉西村,从此玉坡分为玉东和玉西两个主要自然村,也由此形成了玉西村富人比较集中的格局。这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会产生庙宇、宗祠等重要文物都在玉东村,而现存主要古民居皆在玉西村的局面了。

按图索骥,在玉坡村的珠山南边山崖,有一方摩崖石刻,阴刻着“山辉二字,字大1米有余,是目前钟山县发现的最大的摩崖石刻。这个老牛居然没找到,在途中倒是意外发现了一座古墓。原来,这就是玉坡廖氏先祖--廖至政之墓。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墓前香炉明显是古物,雕工细致、图样精美。中间有双凤朝阳图案,凤凰感觉营养不错;上面是十分紧凑精美的双龙戏珠图案,最上饰以拐子纹。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围着珠山南边绕西行,很快到达玉西村。
村子外围,有一段青石堆砌的残墙,厚约50厘米,高约1.5米。原来,这就是玉西村昔日为抵御匪寇贼盗所修筑的古城墙遗存。果然富人区,保安设施都齐全些...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沿着石板路进村。图中右侧山峰当为珠山,左侧露出一个小角的就是大庙山。这两座山可谓是玉西村的天然屏障了。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走了一段,见到一棵古樟树,下面有一个门楼。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古民宅横跨小沟渠的部分,巧妙地做了一座石拱桥。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此门楼名叫“玉屏门”,应该为旧时玉西村的南门楼。门楼外就是古石板路。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开始进村观赏古民居。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玉西村古民居的样式布局,其实与其他古村落还是略有不同的。最明显的就如眼前这座院落,我就稍微多说几句。
大家可以明显看见,该屋的楼门开在侧面,而主体建筑四合院则在另一边,进入主建筑需经过两道门。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门楼上照样画满山高水远。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门楼进去后,同方向还有一间门楼,这是通往后面一座主屋的。按我理解,这应该是一家兄弟俩的住宅。侧面的门楼打开来就是公共通道,关起来又可保证一定的私密性,体现有合有分的微妙关系。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从第一座主屋侧面进入,内为四合院式,与龙井村建筑类似。前后为厅堂,两侧为杂物房或厨房。但是玉坡村房屋天井一般比较狭小,感觉采光上略有不足。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从侧面门楼进入第二座主屋,每座主屋另有一个专用门楼。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前面的这套豪宅,连续两道弯弧形围墙十分惊艳。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门楼内部,院子就不太实用了。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同样经过小房才能进入天井,构造不太实用,感觉防御性强点。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重回主村道。石城墙连着又一门楼,这应该是玉西村西门楼。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门楼外侧有一口古井,青石井圈打磨得十分光滑。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旁边还有方石盆,盆底有小孔可排水。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村子西面也是一片荷塘,周围群山环抱,竹林葱簇,真是一块风水宝地。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城墙上还开有斗形窗。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从主村道再进入另一条巷子。玉西村的脉络还是十分清楚的,以南北向的主村道为干,向东分出若干条巷道为枝,每条巷道设有若干门楼,防御性能极佳。
这一条巷子外门楼采用凹入式,也是院中有院的模式。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门楼主建筑与外门院相对独立。椽条的端部绘有蓝白花纹,是玉坡村一大特色。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窗檐有“日月恩光”字样。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门楼墙檐书“衍庆”二字,下有灰塑石榴造型,下有堆塑的“吉星高照平安宅”字样,处处寄托美好的愿景。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门楼里是一个过厅,一边可通往侧面的外门院,这里一般做为杂物房和厨房等用途(有一些则是之前见到的作为相连院宅的通道),这个设计倒是十分巧妙,使功能区相对分开,避免相互干扰。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过厅的另一侧则是进入主建筑的天井。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主间对面一般是一个敞厅,二层有阁楼。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天井由规则青石条铺就。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屋内正堂,两侧开有小门。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正堂后还有一个小天井。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继续往东,房子一直建到珠山脚下。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又见一座有高大封火墙的豪宅。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几乎相同的外观,大门却开得完全不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这座大门开在封火墙正面。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里面为两进一天井格局。封火墙后就是过厅,上面有楼阁;中间为天井,后连主厅。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天井里石阶的栏杆端部也做了一个精美的微型石鼓。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墙壁上还有精彩的书画作品,显示主人家良好的文化修养。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主屋客厅。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这一套就没那么幸运了,损毁严重。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山墙上开有小券窗,带有西洋风格。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上面则有传统的寿字通花漏窗。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这一户的门当石是村中少见的带有精美雕花的。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走着走着,从一个门楼出来。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二层更楼开有六角窗。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上面有灰塑加绘画的蝙蝠形象。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这条巷子,则是与主村道平行的内巷。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这一带每条巷口都筑有门楼。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封檐板有绿底万字纹。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这幅瓶花灰塑旁边还有题词:莫谓平安无傲骨。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又一个门楼。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再一个门楼,脉络十分清晰。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从最后一排巷子出来。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适才见到的内巷。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同一条巷子,继续往外走,还有一道门楼。外面就是主村道了。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墙檐书“嘉祥备致”。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最后,从双门楼的巷子出来回到主村道,算是完成了对玉坡村的探访之旅。
钟山县玉坡古村--贺州行(十二)


后记:

关于玉坡村先祖廖至政,其实还是有很多疑问的。因为关于廖至政进士科第的有关信息,在县志里竟然无据可考。有人据此猜测其先祖其实是“苏门后四学士”之一的廖正一。但第一点就很不通的,廖正一是湖北安陆人,跟玉坡村古碑所记载的先祖为“江西抚州府金鸡县”人就大相径庭了。有兴趣的可以查看钟山县文物管理所副研究馆员陈晓林所写的相关论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