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岭乡费村--恭城古韵(七)
标签:
旅游图片文化杂谈 |
第五站是费村。费村,位于恭城西岭镇东南面约2公里,离县城约13公里,居住着费、李、张、陈等姓,其中以费姓居民为多。这也是费村得名的原因吧。
从省道201转入小路,快到费村之前,会经过一条小河,这也是恭城河的一条支流。

底层以石条筑基础,高约2米,上部为砖砌;底层开有一个石质小门供出入用,门窗皆以大石条为框架,上面有砖拱券,窗户加装铁枝。碉楼高度目测13米左右。

碉楼背面。

碉楼没得进,进入与碉楼相连的门楼。

里面倒是还有一些老房子。

莲花户对。

又见到美丽的蝴蝶。

搞了半天,原来这只是老屋的侧门。

正面门厅,里面是一个四合院。

正门与门厅,两侧有小房间。

主屋三开间,中间为客厅,门扇窗花皆采用镂空雕花,古朴典雅;两侧为厢房。



檐下有卷棚廊。

挑梁侧面有精美木雕。

两个雀替,一个雕刻松鹿图,另一个是老鼠葡萄。老鼠葡萄?没错,老鼠繁殖能力强,葡萄多籽,都是寓意多子了...


老鼠葡萄雀替。多子多福的思想我们大可不必赞同,但了解古人的一些文化和思维现象我个人觉得还是很有必要的。
离开碉楼,继续前进。

偶尔,从残败的大门里,还可以望见一些昔日繁华的端倪...

走了不远,居然又是一座高耸的碉楼。同样底部以大石块筑基础,外面墙壁上涂满革命标语。

从外墙所开窗户来看,此碉楼分为两部分,一半六层,另一半七层。七层部分上面是硬山顶。

走了不远,居然又是一座高耸的碉楼。同样底部以大石块筑基础,外面墙壁上涂满革命标语。

从外墙所开窗户来看,此碉楼分为两部分,一半六层,另一半七层。七层部分上面是硬山顶。

一层的砖石券窗,装有铁枝。

另一侧观看,碉楼的两部分较为明显了。

走到碉楼后面,各层窗户就完全显露无遗了。下面四层每层开两扇券窗,上面三层每层开三个。侧边开有不规则的斗形窗。这栋碉楼比之前一坐略高一些,估计为15米。

由于没找到碉楼的入口,继续往村子后面走。


一个斜门设计。




后面还有若干保存较完整的老屋。


门当石雕刻的感觉像灵芝草。

喵...我的瑜伽动作美不?

阿黄,你也太能睡了...

路边看到一口方形古井。据说费村有十口古井,这都藏哪去了?




又见“视履考祥”字样。语出《易经》,《履卦·上九》云:“视履考祥,其旋元吉”。就是要经常审视经历过的,并推究预兆,及早作出判断。

可惜了...





残破之中,偶尔也有惊喜...

这幅镂雕窗花的图案,应该是隐含了蝙蝠的造型吧。



这似乎是老牛爬上某栋房屋的二层所拍摄的,两座碉楼尽收眼底。而且,第二座碉楼的分层形状更为清晰,最重要的是看到了进入碉楼的大门所在,哈哈哈...



碉楼的附属建筑。

虽然进来了,但是碉楼内部已经残败不堪。从楼板烧焦的痕迹,可知碉楼必定经过火灾洗礼。转眼三年过去了,希望现在的碉楼已经得到修复。


离开的时候,依然是你,威严而深情的凝视...

前一篇:莲花镇朗山村--恭城古韵(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