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2018-10-06 01:48:39)
标签:

杂谈

文化

图片

旅游

历史



从万寿宫继续东行,很快又见到一座高大牌坊门建筑--太平宫

太平宫,亦称宝庆会馆,建于清朝中叶,占地400平米,是宝庆(邵阳市古称)客商在黔阳县城建设的一处大型会馆,祭祀关帝。太平宫旧分三处,会馆在下河街,仓库在澄清坊,店铺在南正街;现只剩会馆,里面布局与万寿宫相似。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门坊石雕相对简陋,破坏严重,图案大致可以看出与万寿宫几乎相同。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柱础的花草鸟兽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接着是杨公庙。杨公庙供奉沅水河神杨漱,这在整个沅水流域甚至到到洞庭湖都很普遍,也是五溪文化(五溪古指怀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现在里面供奉的却是飞山蛮酋长、十峒首领土司王杨再思。杨再思,南北朝时期西魏仪同三司、侍中、夏阳静侯杨俭第十三世孙也。本为汉族,亦被湘西侗族、土家族杨氏尊为开族先祖;其后裔遍布世界,是当今全国杨姓各世系中最大支派,湖南“靖州杨氏始祖。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托塔李天王?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上去就是下新街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街边门口很多这样摆放奇石的,大概是镇宅之意吧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铺面柜台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古城居民都在门口吃饭纳凉。岁月在黔阳,仿佛如同静止了一般,举着相机的我反而显得多余...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这货长得跟斗鸡似的...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壕坑巷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舒家窨子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门口的红色标语,突然让我想起陈明真的一首歌--《到哪里找那么好的人》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非常简陋的易氏宗祠--瑞芝堂。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城墙巷。路边随便堆放的古碑刻。就算你多,也不带这么乱扔吧...豆包也是干粮啊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各位看官,你们自己瞧瞧这工艺,又是鹊上梅枝,又是松鹤延年的,而且还上了色,如此精美的石雕,现今上哪里找去?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你,为谁虚位以待...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隔墙上还有“封鹤记”字样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对面就是朱家窨子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接着这家高宅门额书“云峰寄庐”,看来是个读书之所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不知不觉来到南正街,全国重保,为明清两代黔阳县衙所在地,号称我国目前保存最好的历史文化街区。全街皆为青石板铺就,长约330米,两边为店铺或窨子屋,总建筑面积达到17600平米,也是古城最重要的商业街道。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黔阳古城的街巷布局很有意思,几乎所有路口都是丁字口,据说全城只有一个十字街,有“十二街口十一丁字之称。而且沿着最主要的南正街、北正街,两边街道巷子就如鱼骨一样排列。这也是有来由的。黔阳古城因兵而起,因商而兴,丁字巷布局就是为了防止外部入侵。这样敌人入城,车马、兵力皆无法直通,易于阻截,既可迷惑外敌,又使其不易逃脱,可谓一举两得。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巷口也有小土地庙一座。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南正街上有过街券门两座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第一座门额书“雍熙街”,字迹干净漂亮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国货足头”,可见诚信经营在任何时代都是主流啊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门后就是“小墨庄”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小墨庄,是侗族画家张国雄的居所。张国雄先生以自创的“速成无笔画”和刀马旦人物雕刻见长。速成无笔画,是运用油水分层原理,根据本地蜡染蓝印传统工艺而创造的一种全新书画装饰工艺,并荣获国家专利。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第二道券门门额书“中山街”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今月楼,始建于清嘉庆八年(公元1803年)。楼主李也,嗜书如宝、家藏万卷,故世人又称之为“藏书楼”。今月,取意“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意甚悠远。如今做古玩展示。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精美的花鸟雀替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下面是一座中西结合的门楼--灶王宫。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灶王宫,为祭祀古代神话中司职饮食并督察人间善恶之神灶王之所。灶王宫始建于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原是百姓为纪念黔阳县令史在旷而建。他在任时为官清廉,爱民如子,离任后百姓自发捐款修建,名“怀德祠,又称史公祠。嘉庆八年(1803年)重修后,移灶神于此,遂更名“灶王宫。现建筑为2006年袁世才先生重修,祭祀灶神为主,展览奇石、字画相结合,又称“璞庄”。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灶神大人也有夫人...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建筑墙上灰塑的革命标语格外显眼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楚风堂,原名逸尘轩,是由侗族收藏家吴晃城所创古玩博物馆。馆楼分上下两层,回廊结构。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转入巷子,这间高大马头墙的房子是孟氏宗祠。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旁边有唐氏宗祠。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大门上方有竖额三条,分别是“福禄”、“唐氏宗祠”和“寿喜”,下为双龙戏珠图案。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墙上还有石雕故事“桐叶封弟”。
桐叶封弟”故事又称剪叶”,出自《吕氏春秋.重言》:成王与唐叔虞燕居,援梧叶以为,而授唐叔虞曰『余以此封汝。』叔虞喜,以告周公。周公以请曰『天子其封虞邪?』成王曰『余一人与虞戏也。』周公对曰『臣闻之,天子无戏言。天子言,则史书之,工诵之,士称之。』于是遂封叔虞于晋。周公旦可谓善说矣,一称而令成王益重言,明爱弟之义,有辅王室之固。


用现代文说就是:西周初年,周武王姬发驾崩后,唐国发生叛乱,太子姬诵年幼,在周公姬旦的扶助下做了国君,史称周成王。有一天,姬诵和弟弟叔虞一起在宫中玩耍。姬诵随手捡起了一片落在地上的桐叶,把它剪成玉圭形,送给了叔虞,并且对他说:“这个玉圭是我送给你的,我要封你到唐国去做诸侯。叔虞听了很开心,就把这件事件告诉了周公。周公见到姬诵,问道:“你要分封叔虞吗?姬诵说:“怎么会呢?那是我跟弟弟说着玩的。周公却认真地说:“天子无戏言啊!”后来,姬诵只得选择吉日,把叔虞正式封为唐国的诸侯,史称唐叔虞。叔虞长大后,励精图治,以自己的智慧才能,带领百姓兴修水利,改良农田,大力发展农业,使唐国百姓逐渐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成为唐人爱戴的郡王。叔虞死后,他的儿子燮继位。因为唐国境内有晋水,便改国号为“”,山西省的简称由此而来。为了祭奠唐叔虞,百姓还在晋水源头、悬瓮山下修建了一座祠堂来祀奉他,这就是第一批全国重点保护文物“晋祠天子无戏言就此而来,并传为佳话

叔虞因国名而得姓唐,这也是唐姓的来由,桐叶堂也就成为很多唐姓的堂号了。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入门后是古戏台。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正堂悬匾“桐叶堂”,供奉唐氏祖宗牌位。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这条巷子的房屋几近倒塌,只能以木架支撑。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进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这座开有八字门楼的“同仁堂”。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黔阳同仁堂药局,是北京同仁堂在黔阳的分号,建于清末民初,也是一间桶形窨子屋。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门坊上的青石神仙浮雕画像,锦衣华服、神态安详,雕刻得是纤毫毕现、细致入微。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柱础花案。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沿南正街北上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一路上又见到沿街摆放的奇石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树根雕。看来黔阳民间手工艺十分发达。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巷子尽头有老字号“吴顺祥栈”。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诚艺坊,为木雕大师王植槐创建,以沅江石加工收藏为主要特色。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眼前这座占地不小的建筑就是著名的黔阳文庙。

黔阳文庙,又称学宫,始建于北宋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1938年国民党中央警官学校特警训练班就设于此地,现在只剩下围墙、泮池和状元桥。什么时候被破坏的,相信您马上可以猜到,无语...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从大门门缝里照了一张,可以看到只剩下青石板路面、泮池栏杆和状元桥了。

介绍里说,状元桥是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知县龙光甸为龙启瑞状元及第主持建造。因为刚好写了灵川江头村的帖子,对龙启瑞还有点印象,就是广西桂林籍状元、江头村周启运的亲家那个龙启瑞,一加对照,觉得此介绍有误。龙启瑞是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中的狀元,而同年四月,龙光甸也调去常德府武陵县任职,怎么可能未卜先知在1839年为龙启瑞建状元桥?状元桥,只是每个文庙的标配好吗。

根据之前的信息,我猜真相就是,1839年,黔阳县令龙光甸对黔阳古城墙进行了修复,同时对古城很多文物古迹如文庙、芙蓉楼等也都进行了修缮而已。

言归正传,简单介绍下龙光甸。龙光甸(1792-1849年),字见田,广西临桂人,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举人。历任湖南溆浦、湘阴知县。道光十七年(1837年任黔阳知县。其人精明善断、人不能欺;惩治豪强、严革恶习;兴利除害,百废具兴。所有罚款,尽以之修寺观、祠堂、庙宇、街巷、桥梁、道路,县治焕然一新,皆其力也。他如养济、育婴及远近古迹,无不悉力经营,并捐养;廉数千缗,添设书院膏火,置义学十五所,各有田租岁,由官聘请邑绅,凡穷乡僻壤,躬自劝学。一时絃诵之声,比於武城。尤重名教,彙旌节孝,多至数百人,建总坊表之。说到底,一个好官!1841年,调任常德府武陵县,“离任之日,虽孤贫乞丐,亦号泣挽留”...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任浙江台州府同知。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进京引见,卒于归途中。


龙光甸也就是广西状元,清代著名音韵学家、文字学家、文学家、目录学家龙启瑞的父亲。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文庙门侧有“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至此下马”碑记一方。这块正宗的“下马石”,充分体现中国古代社会对于教育、知识的无上尊重。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文庙边的火神巷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路头有“晋阳世第”。唐氏先祖尧帝,曾受封于唐(今山西临汾),其后裔以国为姓,称唐氏,此户人家为晋阳唐氏后代。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街边有围墙围起的一口井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此井名月“少伯井”,相传为王昌龄被贬龙标县尉时所建。清顺治年间,古城被围,百姓靠此井水生活,终得无恙,为感挖井之恩,将此井命名为“少伯井”(王昌龄字少伯)。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井中也有小鱼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晋阳世第不远,有一内凹的甬道,建筑大门书“赤帝宫”。
赤帝宫,即炎帝宫,也叫火神庙,祭祀的是中华始祖之一神农氏炎帝。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火神庙内部损毁严重,只剩下大殿。据称以前大殿前还有戏台。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二进殿只剩下石台阶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继续往里,就是同善社旧址。

同善社,原名丰礼门,孔圣教,又名中和道,孔孟大道,民德社,忠恕道,同善堂等。是以“同善”的伪善名义创立的会道门组织,创于清末,发展在民国。创立者彭泰荣,四川永川县人,不第秀才,清宣统元年自立为“礼门教主。民国六年在北京创立同善社,因为许多实力派军阀支持,同善社发展迅速,分部遍及全国22省及特别行政区,还发展到境外香港、新加坡等地,与一贯教同为民国时期邪教大宗。该邪教组织后来还成为清废帝复辟、日伪军的无耻帮凶,解放后才被取缔。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渤海世第,属于山东籍举人、渤海王后代高思慧住所。屋内有龙启瑞亲手开挖的“状元井”。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普通民宅一样保存着原汁原味的生活气息...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走到文庙北边的巷子--育婴巷。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文庙正门。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门边也有“下马石”。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新修的“节孝坊”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就是因为眼前的这座建筑--节孝祠。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节孝祠,始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为“工”字形窨子屋,专门供奉黔阳历代节妇孝子。民国期间,曾经作为黔阳民报社,黔阳参议院,国民党黔阳党部,军统特训班的办公场所。当然,其最为特殊的身份,恐怕就是曾经的戴笠寓所。
节孝祠现辟为戴笠及军统黔阳特训班陈列馆。如前所述,这也是一个收费景点。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节孝祠也是第二天才入内参观到的。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一进做戴笠生平展览。戴笠(1897-1946年),原名戴春风,字雨农,浙江江山人,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由于其行踪不定、神出鬼没,曾被美国《柯莱尔斯》杂志称为亚洲的一个神秘人物、中国近代历史上最神秘的人。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看来戴笠读书不错。这是1946年,戴笠因空难离世后,国民党部分高官如薛岳、王陵基、吴铁城、俞鸿钧对其的挽词,评价甚高。

戴笠的功过是非,自然轮不到我来评价。首先谈谈戴笠这个名字的来由,出自《风土记》:“越俗性率朴,初与人交,有礼,封土坛,祭以犬鸡,祝日:'卿虽乘车我戴笠,后日相逢下车揖我步行,君乘马,他日相逢君当下。'言交不以贵贱而渝也。”也就是所谓的“车笠之交”。传说古代苏越一带风俗淳朴,凡初次同人交往,就封土坛,拿出鸡犬等作为祭品,向天祷告说:“卿虽乘车我戴笠,后日相逢下车揖;我步行,君乘马,他日相逢君当下。希望以后再次见面时不管地位如何变化,还是不忘这贫贱之交。换句时髦点的话,叫“不忘初心”。至少说明戴笠家教还是相当不错的。

个人觉得还是章士钊先生的评价最为准确、客观、公正。其挽联为:“生为国家、死为国家,平生具侠义风,功罪盖棺犹未定;誉满天下、谤满天下,乱世行春秋事,是非留待后人评!章士钊大家应该听过吧,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学者、教育家,曾任北大教授。其养女章含之是中国著名外交家,曾担任过毛泽东主席的英文教师。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戴笠手书《修建黔阳中正门记》拓本。真碑存放在西门门楼,有兴趣的可以前去一看(需门票)。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特训班展览。据介绍,当时特训班的学员挑选的都是文化程度较高的,要学习密码术、侦察、监视、爆炸、摄影、驾驶、射击、政治和外语(通常是英语和日语)课程。从1939年到1945年,包括黔阳特训班在内的几个单位培训了一万三千名情报、行动、电讯和游击战专业人员,应该说为抗日战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特殊贡献。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过了廊道就是二进厅堂,上悬挂有“为妇女劝”四字牌匾,门口对联为:“汉晋隋唐五代元明后纲常何鉴,蒙回释道三生几季还节孝我来”。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重建碑记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瘅恶”、“彰善”碑刻,意为表扬好的、斥责恶的。 语出《尚书·毕命》:“彰善瘅恶,树之风声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正厅中堂“节孝,两侧对联:人间节为贵,天下孝为先。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出了节孝祠,继续。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秀才巷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重新回到西门街东段,券门里就是柯园巷。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门额上有“黔阳县第五区人民政府”字样。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巷子尽头以前是危道丰故居遗址。

危道丰(1884-1949),字芑滨,号从洛湖南省黔阳县人清宣统二年(1910)工兵科举人,曾任袁世凯总统府咨议。民国十三年任上海县知事,因查禁上海美专人体写生引发与刘海粟的上海滩裸体模特风波事件。其故居名可园”,为中式园林院落,现仅存遗址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稍前又见一座门坊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字匾刻有“正女坊”三字。按坊上文字记载,此坊立于清雍正八年(1730年),是为纪念一位名叫廖姑的正女而立。看其内容,其实就是一位从一而终的节妇,所以叫贞女坊可能更贴切些。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这就是记载廖姑事迹的字匾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另一边是“支用祭赀暨各项条规碑记”,大意是关于祭祀费用支出管理的规定,强调要节俭财用、常念集腋唯艰;还对违规者做何家法处置也做了详细规定。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上有双凤朝阳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正女坊”字匾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下为双龙戏珠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牡丹荷花图案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浴兰小筑”,乃清末杨景山弃官从商后在此购置的房屋,植以芝兰,名之为“浴兰小筑”。杨景山擅长书法,其子杨于茂亦为清末民初书法家;长孙杨周震书法为蒋介石所称善,驰名江浙。
门联书:门挹虹霓冲霁色,应运风雨驾云传。书写者为杨周怀,杨景山次孙,曾获海峡两岸“王子杯”书法大赛创作奖。当真是书法世家啊,不服不行...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往西转入向家巷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看明代木屋。
明代木屋,乃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举人向以箴故居,属于明代早期木结构建筑。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开始沿北正街北行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此八字门楼就是“雷山别墅”大门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从侧面可以看到别墅的门楼与二层楼阁的主楼。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残存的红石墙基,就是古城北门遗址。北门又称拱辰门,名字都是按星宿方位起的。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北门外就是下坡的街道,看来这里也是龙标山的高处。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小巷里的“河内世第”。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北城墙边的城防巷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桐叶第,名字来由就是之前介绍过的“桐叶封候”,唐氏住宅。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又到育婴巷,就是节孝祠所在的巷子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最后来到东门街。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张宝藏烟号”老铺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接近东门,有一小路可上坡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这个高台,也是东门残存的一小段城垣。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角上有千年古樟一株,据说是王昌龄亲手栽下,故名“昌龄香樟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这个三重歇山顶楼阁,就是之前提到过的黔阳三楼之—--“钟鼓楼”。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暮色中的钟鼓楼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黔阳钟鼓楼,高10米,源于宋熙宁年间(公元1071年)龙标山顶所建的普明禅寺,始修建钟鼓楼。明代正统十五年(公元1449年)毁于战火;明成化七年(公元1472年)重建。原寺中钟鼓楼、梅花坞和松竹廊等共为胜境,惜后寺毁而楼存。此处也是登高远眺黔阳古城的最佳观景台之一。
说来也算奇事,一般寺庙神庙都是钟楼鼓楼分置,这样合二为一倒也算奇观。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钟鼓楼边古井,名曰“普明寺井”。此井水质极佳,冬若温汤、夏若冰泉,水深且透,寺僧常以此井水救济城内居民。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边上有千年铁树一棵。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暮色钟鼓楼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下去,可以看到夜色中新修的东门牌坊。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老字号游氏春卷店”,味道不错。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古街上乱逛一番。想拍大片的,记得带上三脚架。黔阳古城夜晚灯光并不亮,人也并不杂,就像走在老家的街巷...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沅江夜色。
谢谢你,明月姐姐...可我此刻还不想还...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一片冰心在玉壶--黔阳古城(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