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O公布2022年专利统计:欧洲企业仍维持既有优势

标签:
专利欧洲专利欧洲epo知识产权 |
分类: 专利 |

今年全球专利界的首要大事,当属欧盟境内的单一专利(Unitary Patent, UP)制度即将上路。在这之前,欧洲专利局(EPO)也公布了现行欧洲专利(EP)在2022年的各项统计数据,可作为业界日后进行海外专利布局的重要参考。
根据统计,在2022年EPO收到的专利申请量超过了19万件,比起2021年约成长了2.5%。虽然成长的幅度不算大,仍然维持了一贯的稳定成长步伐。事实上,近10年来EP的申请量只有在2016、2020年曾经出现过衰退,而在新冠肺炎疫情最严重的2020年,也只减少了0.6%,显示不论外部环境的景气好坏,均不影响各国厂商在欧洲进行专利布局的意愿(图1)。
图1:2013~2022年间世界各国与地区的EP申请量变化
除了德、法,其他EPO成员国申请量占比均不到5%
以申请来源地来看,来自EPO成员国的案件数量仍然为最大宗,在2022年贡献了约43%的申请量,其次则为美国、日本、中国大陆及韩国,这5大国的申请量加总的占比已逼近95%。
这样看来,似乎欧洲本土业者在EP的布局强度遥遥领先其他国家?未必。若进一步拆解EPO各成员国的申请量,也就是仅以「国别」来比较,可以发现即使是在欧洲申请量排名第一的德国,与美国之间还有将近一倍的差距。此外,除了德国、法国这两个欧盟领头羊,其他欧洲国家的申请量占比都不到5%(图2)。
图2:2022年世界各国欧洲专利申请量占比
换句话说,EPO成员国每年总计的8万多件EP申请案,其实相当平均地分布在各个成员国中,像是在成员国内排名第5的英国,申请量占比仅有2.9%,与排名第6的瑞典(2.6%)相差无几。
这种「雨露均沾」的现象,在个别申请人中又更为明显。观察2022年EP的前十大申请人,毫不意外地由华为、三星、高通、LG等全球资通讯大厂抢占前4名,而唯一能够挤进前5名的欧洲厂商,也是专注在网络设备领域的Ericsson(表1),但仅有1800件出头的专利申请量,与前4名的同业差距甚大。
资通讯领域外,才能显现欧洲企业研发实力
表1:2022年EP前十大申请人排名
从各技术领域的申请数量变化,也看得出资通讯产业的强势地位。排名第1的为数字通讯领域,在2021年已经有1万5千件以上的申请量,到了2022年仍然有11%以上的高成长,充分反映了近年来通讯产业的技术密集程度。此外,像是电机/能源还有生物科技领域,也都有10%至20%的成长率,至于运输、特用机械和有机化学等领域,则呈现微幅衰退(表2)。
表2:2022年EP前十大技术领域专利申请量
虽然欧洲企业在计算机、资通讯领域中的专利实力稍嫌逊色,但在其他领域中,其实欧洲企业都排得进前三名,像是运输领域中,就分别由空中客车集团(AIRBUS)以及瑞典的沃尔沃汽车(VOLVO)拿下;量测科技则有德国的西门子(SIEMENS)和瑞士的斯沃琪集团(THE SWATCH GROUP)。整体来看,除了运输、量测科技外,医药、生技和有机精细化学等领域,纵使专利申请量比不上热门的资通讯,甚至还出现些许衰退,欧洲企业都拥有明显的优势(表3)。
表3:2022年各技术领域中EP申请量前三名(红底为欧洲企业
从表3也能看出,欧洲国家的研发实力仍然以德国居首,包括西门子、拜耳(BAYER)、巴斯夫(BASF)等各领域的龙头,都是出身自德国;至于另一个欧洲强权法国,虽然没有任何企业进榜,但政府支持的研究机构: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INSERM)也分别在医药和生技领域排名第2。最后,地狭人稀的瑞士,居然也有罗氏药厂(ROCHE)和斯沃琪集团分别进入生技和量测领域的前三名,实力不容小觑。
随着单一专利制度即将上路,未来至欧洲进行专利申请、维护和诉讼的效益可望大为提高,必然增加各国对进入欧洲布局专利的兴趣,届时的技术竞争态势必然呈现出另一番新风貌。
完整文章请见:EPO公布2022年专利统计:欧洲企业仍维持既有优势
本期所有文章请见:132期北美智权报
数据源:
- EPO – Patent Index 2022, European Patent Office, 2023/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