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课程设计

标签:
教育 |
分类: 人力资源二级 |
第三章 培训与开发
第一节
第一单元
一、员工培训课程设计的特征
(一)创业初期
应集中力量提高创业者的营销公关能力、客户沟通能力。
(二)发展期
应集中力量提高中层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管理风格和思维习惯、管理知识、管理观念和管理技能)。
(三)成熟期
应集中力量建设企业文化,将企业长期发展所必需的观念、规则和态度传播到每名员工,并提升员工对企业目标的认同感、对企业的归属感。
二、员工培训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 培训课程设计的根本任务是满足企业与受训者的需求;
(二)培训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是应体现成年人的认知规律;
Ø
1.学习目的明确,主动性强。
2.有丰富的个人化的工作经验。
3.记忆能力减弱,思维能力增强。
4.参与意识强烈。
5.注重学习效率和使用性。
Ø
1.成人有丰富的第一手实践经验,并且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应用。
2.成人之所以学习,是因为他们想要学习或者需要学习。
3.当成人可以在实践中立即应用到他们所学习的内容时,他们能够最大程度地记住所学的内容。
4.当成人在生理和心理上都觉得很舒适时,学习效果最好。
(三) 培训课程设计的主要依据是现代系统理论的基本原理;
(四) 培训课程设计的本质目标是进行人力资源开发;
三、员工培训课程的构成要素(11项)
1.课程目标
2.课程内容
3.课程教材
4.教学模式
5.教学策略
6.课程评价
7.教学组织
8.课程时间
9.课程空间
10.培训教师
11.受训者
四、课程教学计划的内容
1.教学目标
2.课程设置
3.教学形式
4.教学环节
5.时间安排
五、培训课程体系设计的步骤
(一)员工培训课程的需求度调查;
1、确定培训课程需求度调查的项目;
Ø
(1) 培训课程需求度调查的层次;
(2) 培训课程需求度调查的要求;
(3) 培训课程需求度调查的流程;
2、培训课程信息和资料的收集;
(二)员工培训课程体系的设计定位;
1、培训课程的类别。
Ø
Ø
2、培训课程性质与任务层次。
3、各类人员培训课程的设计。


(三)课程培训方式的选择与应用;
1、内部培训
培训前的准备;
培训期间;
培训后;
2、外部培训
因政策修订或出台新政策,必须参加的政策法规学习;
因工作需要,各部门的业务骨干参加与岗位工作内容有关的专业技术知识培训;
岗位特殊要求,员工必须持有上岗证的培训及复审培训;
因人才储备需要,业务骨干参加其他专业技能的外部培训;
为提高学历层次,员工参加与工作内容有关的技术或管理知识的学习。
3、网络培训
(四)员工培训课程的设计;
1、培训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立足于培训目标,满足企业以及员工的发展需求。
培训课程设计应符合成人培训的认知规律。
应用系统方法和思想进行培训课程设计。
2、培训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
前期的组织准备工作。
信息和资料的收集。
课程模块设计。
课程的演练与试验。
信息反馈与课程修订。
3、培训课程设计的主要文件;
培训课程设计大纲。
培训课程系列计划。
培训课程研发计划。
4、培训课程设计文件的格式;
5、培训课程设计的关键点;
课程的选择应与培训目标一致。
应设计有固定与机动两种形式的课程。
照顾受训者中大多数人的需求。
可操作性强。
课程设计要密切联系企业与员工实际。
课程的培训师要慎重选择。
(五)培训课程信息反馈与课程修订;
六、我国常用教学设计程序
确定教学目的;
阐明教学目标;
分析教学对象的特征;
选择教学策略;
选择教学方法及媒体;
实施具体的教学计划;
评价受训者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反馈修正;
七、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要求
(一)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要求;
1、相关性
2、有效性
3、价值性
(二)课程教材制作的注意事项;
1、教材内容不能多而杂。
2、培训师讲授、表达的内容,教材不必重复。
3、教材以提示重点、要点、强化受训者认知为重要功能。
4、应将课外阅读资料与课堂教材分开。
5、教材应简洁直观,按照统一的格式和版式制作。
6、制作时用“教材制作清单”进行控制和核对。
本单元思维导图
第二单元
一、培训中印刷材料的准备
(一) 工作任务表
作用:
1、强调课程的重点;
2、提高学习效果;
3、关注信息的反馈。
(二) 岗位指南
作用:
1、明确培训目标;
2、有助于记忆学到的操作规程,也便于以后随时查阅;
3、有是可代替培训或减少培训时间,节约成本。
(三) 学员手册
(四) 培训者指南
(五) 测验试卷
二、培训教师的来源
(一) 聘请企业外部培训师;
3、外部培训资源的开发途径
从大中专院校聘请教师;
聘请专职的培训师;
从顾问公司聘请培训顾问;
聘请本专业的专家、学者;
在网络上寻找并联系培训教师;
(二) 开发企业内部的培训教师;

三、设计合适的培训手段
1、课程内容和培训方法
课程内容 |
培训方法 |
知识传授 |
课堂讲授或讨论 |
技能学习 |
示范模拟、角色扮演 |
态度培训 |
情景模拟、测量工具、个人及小组成长 |
2、学员的差异性
3、学员的兴趣与动力
4、评估手段的可行性
四、培训教师的选聘
1、具备有关培训内容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了解培训内容所涉及的相关前沿问题。
2、对培训内容所涉及的问题有实践经验。
3、具备经济管理类等专业的相关理论知识。
4、具有培训授课经验和技巧,能够熟练运用培训中所需要的培训教材和工具。
5、具有良好的交流与沟通能力,以及引导学员自我学习的能力。
6、善于在课堂上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7、善于积累与培训内容相关的案例与资料。
8、热爱培训工作,拥有强烈的教学愿望。
本单元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