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异生反应

标签:
教育 |
分类: 生物化学 |
一、定义
糖异生(gluconeogenesis)是指非糖物质(如丙酮酸、草酰乙酸等)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这一过程可通过糖酵解的逆过程完成,但糖异生途径又非糖酵解的简单逆转,在糖酵解中由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催化的反应是不可逆的,若以另一些酶代替,这三步反应即可逆。
二、反应过程
B、场所:细胞液及线粒体。
C、关键酶:丙酮酸羧化酶、PEP羧激酶、果糖-16-二磷酸酶、葡萄糖-6-磷酸酶(肝、肾)。
D、非糖物质:主要有乳酸、丙酮酸、甘油、绝大多数氨基酸、 丙酸等。
1.
a. 丙酮酸羧化酶催化丙酮酸生成草酰乙酸。
(丙酮酸羧化酶辅酶为生物素,反应在线粒体)
b.
(草酰乙酸不能自由通过线粒体内膜,需通过苹果酸穿梭系统进入细胞液中)
2. 1,6-二磷酸果糖转变为6-磷酸果糖。
3. 6-磷酸葡萄糖水解为葡萄糖。
三、生理意义
1、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恒定。
2、糖异生是草食性动物体内糖的主要来源。
3、有利于乳酸的利用。
4、协助氨基酸代谢。
四、乳酸循环(Cori循环)
肌糖原分解时产生的G-6-P,由于肌肉中缺乏葡萄糖-6-磷酸酶,因此不能转变为G直接补充血糖,但可经过糖酵解途径转变成乳酸,乳酸经血循环到肝脏进行糖异生反应合成葡萄糖或糖原,此过程称乳酸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