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糖异生反应

(2022-03-22 19:22:40)
标签:

教育

分类: 生物化学

一、定义

糖异生(gluconeogenesis)是指非糖物质(如丙酮酸、草酰乙酸等)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这一过程可通过糖酵解的逆过程完成,但糖异生途径又非糖酵解的简单逆转,在糖酵解中由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催化的反应是不可逆的,若以另一些酶代替,这三步反应即可逆。

二、反应过程

糖异生反应
A、部位:主要在肝脏(90%),其次是肾脏(10%)

B、场所:细胞液及线粒体   

C、关键酶:丙酮酸羧化酶、PEP羧激酶、果糖-16-二磷酸酶、葡萄糖-6-磷酸酶(肝、肾)

D、非糖物质:主要有乳酸、丙酮酸、甘油、绝大多数氨基酸、 丙酸等。

1. 丙酮酸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通过2步反应。

糖异生反应

a. 丙酮酸羧化酶催化丙酮酸生成草酰乙酸。

(丙酮酸羧化酶辅酶为生物素,反应在线粒体)

b.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基酶催化草酰乙酸形成PEP。

(草酰乙酸不能自由通过线粒体内膜,需通过苹果酸穿梭系统进入细胞液中)

糖异生反应

2.  1,6-二磷酸果糖转变为6-磷酸果糖。

糖异生反应

3.  6-磷酸葡萄糖水解为葡萄糖。

糖异生反应

三、生理意义

1、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恒定。

2、糖异生是草食性动物体内糖的主要来源。

3、有利于乳酸的利用。

4、协助氨基酸代谢。

四、乳酸循环(Cori循环)

肌糖原分解时产生的G-6-P,由于肌肉中缺乏葡萄糖-6-磷酸酶,因此不能转变为G直接补充血糖,但可经过糖酵解途径转变成乳酸,乳酸经血循环到肝脏进行糖异生反应合成葡萄糖或糖原,此过程称乳酸循环。

糖异生反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磷酸戊糖途径
后一篇:生物氧化概念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