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糖酵解(无氧反应)

(2022-03-15 22:33:44)
标签:

教育

分类: 生物化学

一、定义:葡萄糖在细胞液中,经无氧分解转变为乳酸并生成少量ATP的过程称之为糖酵解,糖酵解亦称EMP途径。糖酵解的反应部位:胞浆

二、糖酵解的反应过程

糖酵解(无氧反应) 糖酵解分为两个阶段:

Ø 第一阶段:由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 ,称之为糖酵解途径。

糖酵解在细胞质中进行,该阶段又可分为三个步骤,共10步反应,即己糖的磷酸化、磷酸己糖的裂解及ATP和丙酮酸的生成。

A.己糖的磷酸化:己糖通过两次磷酸化反应,将葡萄糖活化为1,6-磷酸果糖,这一步骤共消耗2分子ATP,称为耗能活化阶段,有3步反应:

糖酵解(无氧反应)
糖酵解(无氧反应)

糖酵解(无氧反应)

a.激酶:催化ATP分子的磷酸基(r-磷酰基)转移到底物上的酶称激酶,一般需要Mg2+或Mn2+作为辅因子。

b.葡萄糖激酶:哺乳类动物体内已发现有4种己糖激酶同工酶,分别称为至型。肝细胞中存在的是型,称为葡萄糖激酶

c.备注:除葡萄糖外,其它己糖也可转变成磷酸己糖而进入酵解途径。如:半乳糖、甘露糖、果糖。

B.磷酸己糖的裂解:这一步骤有2步反应:

糖酵解(无氧反应)


         糖酵解(无氧反应)

C.ATP和丙酮酸的生成:此步骤有1步氧化反应和2步产能反应,3-磷酸甘油醛最终生成丙酮酸,释放的能量可由ADP转变成ATP贮存,此步骤共5步反应:  

         糖酵解(无氧反应)

        糖酵解(无氧反应)

        糖酵解(无氧反应)

       糖酵解(无氧反应)

    糖酵解(无氧反应)

细胞内ATP的生成有二种方式,一种是底物水平磷酸化,另一种是在有氧的情况下进入呼吸链氧化磷酸化。

a.底物水平磷酸化:代谢物在氧化分解过程中通过脱氢、脱水等作用使底物分子内部能量重新分布,能量集中生成高能键,然后使ADP磷酸化生成ATP的过程。

b.变位酶:通常将催化分子内化学集团移位的酶。

Ø 第二阶段:由丙酮酸转变成乳酸

在无氧酵解时,如乳酸杆菌或肌肉由于剧烈运动而暂时缺氧时,丙酮酸接受从3-磷酸甘油醛脱下的由NADH携带的氢,在乳酸脱氢酶催化下形成乳酸。

糖酵解(无氧反应) 

反应中的NADH+ H+ 来自于上述第6步反应中的 3-磷酸甘油醛脱氢反应。

三、糖酵解的特点:

  反应部位胞浆,参与糖酵解各反应的酶都存在于细胞浆中。

 糖酵解是一个不需氧的产能过程。

 反应全过程不可逆,其中有三步不可逆的反应

糖酵解(无氧反应)

产能的方式和数量

a.方式:底物水平磷酸化。

b.净生成ATP数量:

从葡萄糖(G)开始:    2×2-2= 2ATP

从糖原(Gn)开始:     2×2-1= 3ATP  (没有第1步的1mol ATP消耗)

详解:1分子葡萄糖经 EMP(糖酵解)净生成的ATP数:             

反应

ATP数

G→G6P (第1步)释放1mol ATP

-1

F6P→F16P (第3步) 释放1mol ATP

-1

2×BDP→3-磷酸甘油酸(第8步)生成1mol ATP

2×1

2×PEP→丙酮酸(第10步)生成1mol ATP

2×1

净生成:

2+2-2=2

(5) 终产物乳酸的去路:释放入血,进入肝脏再进一步代谢;分解利用,乳酸循环(糖异生)

四、糖酵解的生理意义

1.在无氧或相对缺氧的条件下,为机体提供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能量。

2.即使在有氧的条件下,机体有些组织也要由无氧酵解来供能,如成熟的红细胞、视网膜、肾脏髓质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糖的基本概念
后一篇:磷酸戊糖途径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