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何在3条重要提示后,跳水?

(2020-05-21 21:44:42)
标签:

趋势预测

大盘解析

实战技巧

在隔夜欧美股市全线收涨,亚洲市场早盘高开的预期下,三大股指全线高开,沪指涨0.24%,深成指涨0.46%,创业板指涨0.61%,随后展开小波段震荡,延续分化走势。盘面上热点不少,但是大部分是新切换热点,市场轮动较快。资金跟随消息或政策面影响较大,说明两会窗口预期正式开启,大家不要贸然跟涨,要小心热点一日游。资金面,北上资金依然是净流入趋势,但是相较于前几日有明显降温,也许外资考虑有2方面的因素:一是临近周末,担心消息面的不确定性。二是两会开启,等待大方向确定。赢天下认为这两点也会是内资重点考虑的因素。大家也不妨作为参考。在早盘8点19分观点区赢天下对于今日市场做了预期(综合以上外盘数据来看 ,A股今日高开又将是大概率事件。其实我倒不希望高开,没有资金进场反而不如低开稳妥。)同时在早评文章中,也阐述了这一观点。技术面,沪指到了三角形整理形态的尾部,又到了方向选择之际,但我认为大概率会震荡到两会结束,所以两会期间,震荡幅度将会有限。窄幅震荡格局下,大家小仓位重个股轻指数即可。

今日早盘观点:

为何在3条重要提示后,跳水?


今日早评观点:

为何在3条重要提示后,跳水?

为何在3条重要提示后,跳水?
今日A股走势不幸又被赢天下言中了,高开回落,午后两市持续下探,以蜗牛的脚步在考验股民们的耐心。盘面山,仅有酿酒一家收涨1%,而跌幅在1%以上的板块超过21家,其中农牧饲渔、软件服务、黄金、航空航天、通讯、电子等大热点系数回踩,鲜明的对比足以说明市场的弱势格局,加上再次萎缩的成交量,人气已被磨尽。但是老话说的好,物极必反,大盘地量之后,放量之日势必不远。所现在大家要做的就是保持耐心等待与理性心态。盘中出现两点背离现象:第一点:沪指处在下降趋势之中,很明显踩一脚就痛快了,可是它就舍不得使劲。第二点,北上资金一直在逆市加仓,截止目前净流入已超25亿。已经是连续5个交易日保持净流入,说明外资看好A股预期。明日又逢周五,A股惯例资金进场会偏于谨慎,本周大概率将维持目前的弱势震荡。策略上,本周不再建议大家去低吸,留好仓位,耐心等待下周机会。

两市延续分化与回调模式,完全符合赢天下昨晚与今早的预期。首先是两市的高开,赢天下在 上午简评已经回顾,这里不再赘述。然后是午后的回踩,完全符合昨日晚评预期,下面我一起来看。

昨日晚评观点一:

为何在3条重要提示后,跳水?

昨日晚评观点二:

为何在3条重要提示后,跳水?

昨日晚评文章——《2大周期同步走弱,又逢黑周四?》

为何在3条重要提示后,跳水?

以上是赢天下对短期以及今日行情部分分析与回顾,供大家参考 ,有感兴趣的地方大家可以去看原始文章,相对阐述较为完整。目前两市个股阴跌较多,就是市场弱势格局的一个显著特征,说明市场资金严重短缺,无增量资金入场的格局下,大家仓位需要保持谨慎。明日又逢周五,A股惯例入场资金不会太多,建议大家耐心等待下周机会了。

技术面,赢天下预期的日内回踩今日终于到来,沪指下方正好回踩20日均线,该均线是本次反弹以来的趋势线,意义重大。指数后市大概率在2850一带展开争夺,不排除有宽幅震荡,如出现向下快速击穿的动作,大家可以关注处在波段底部核心资产的低吸机会。

总体来看,指数在2900点附近已经震荡了半月之余,沪指日线周期进入到了三角形整理形态的尾部,方向选择临近。而方向选择的关键赢天下认为在两会政策面预期上,所以两会对于未来政策导向的力度至关重要,资金大概率会等待消息落地。所以在两会期间沪指大概率延2850—2900区间展开窄幅震荡。对于当下大家也不用过多的担心。

午后赢天下在观点区的3条重要提醒:

第一条:下午1点22分,赢天下提示了,沪指15分钟到了三角形整理形态方向选择的时候了——看大图!


为何在3条重要提示后,跳水?



第二条:随后在1点39分提示大家,沪指15分钟破位2880,MACD绿色量能柱再次放大,回踩还没有结束,让大家耐心等待。


为何在3条重要提示后,跳水?


第三条:在2点零4分,赢天下又再一次提示大家,明日周五,A股惯例资金入场谨慎,今天不要再去低吸了。

为何在3条重要提示后,跳水?


大家有兴趣可以关注赢天下的早晚评,同时锁定赢天下看盘解盘室。关注赢天下,给您及时、专业的解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