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北京的故事(九四五)李尚书墓

(2023-10-28 18:15:35)
标签:

做过

好事

人们

不忘

分类: 古老北京

老北京的故事(九四五)李尚书墓

老北京的故事(九四五)李尚书墓

老北京的故事(九四五)李尚书墓

老北京的故事(九四五)李尚书墓

老北京的故事(九四五)李尚书墓

 

李尚书墓在延庆区延庆镇北,大1.5公里处胜利街耕地内有一座大土堆。这里就是明朝成化年间户部尚书李衍字文盛的墓地所在。当地群众称其为李尚书坟是明朝大臣李衍和他的家族墓,几年新建的尚书苑小区据说也和他有关。墓地原占地103亩,有坟30多个墓。祖坟并排两个大坟头,均高3米多,正穴为李衍,西面是其父李谣。距离北京城区80公里外。是延庆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李衍1421-1492明四川隆庆人,字文盛。景泰二年1451进士,成化初历官参议,督四川松潘粮储,以要害筑亭障,垦荒田千余顷。曾重修都江堰,稽查冤案、罢黜赃官、赈济灾民等。河北连岁饥,以太仓粟给边。总督关陕,引渭水溉民田。官至户部尚书

墓地原占地103亩,有坟30余个。祖坟并排2个大坟头,均高3余米,正穴为李衍,西面是其父李谣。原有墓道碑、石马、石羊、石猪、石人、石狮、石门等。仅存石马1对,碑座1个,坟地已平为农田。

李衍墓占地面积1.3顷、墓地四角各立一石柱。座北朝南立一石碑坊,东西两侧立石人、石马、石猪、石羊各一对。神道较长,占了墓地一大半。龟趺碑座、石碑上镌有东海徐溥撰写的碑文,墓室由城砖砌就,内放棺椁,较为坚固。

李衍墓地因年代久远,迄今牌坊已毁、猪羊等石雕置于一旁。后虽辟为耕地,但仍保留两大坟堆,尚残存龟趺碑座等物。

李衍祖籍是山东历城人。先祖曾经围观,因为犯错误被贬到广西南宁,后来改属隆庆州今延庆民。李衍年轻时很聪明,通过科举考上了进士,之后由进士累至户部尚书之职。

李衍为人正直,不畏权奸。他在任期间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例如重修都江堰,惩治下级官僚,是封建王朝较为清廉的官吏之一。

李衍注重农桑,讲究备边,狠抓吏治,是以皇帝任命他为户部尚书,并有意大用。然不久他却上疏乞身归里,回到隆庆。在城西买园筑室,日与亲友吃酒论诗。间或有人问他官方政事,从不应答。

弘治七年(1495)十月,衍逝世,享年七十有四。弘历八年(1496)二月,皇帝遣隆庆州知州姚继谕祭于致仕户部尚书李衍。祭文曰:卿,发身贤科,擢升部属,累迁方伯,操守弗渝,进副宪台,巡抚得体,迨陟司徒之职,特司军国之储。委任方隆,遂乞休致。优游桑梓,享有余年,一疾告终,良深嗟悼!

李衍死后葬于州城,今延庆镇,东北约三里处建“李尚书墓”,并立碑为记。现遗址残存。吏部尚书东海徐溥撰写了《户部尚书李公神道碑》,碑文字千余,较详细地记述了他生前政绩及对他的评价。为表示对李衍的悼念,孝宗朱祐樘为他写了祭文。

他的事迹散见于记录延庆历史的明代史书《隆庆志》中。

李衍在任期间能够廉洁奉公,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他的政绩为封建统治者所重视。李衍于成化二十三年(1483)因年事已高,上疏请求退职还乡。回归故里后不问政事,过上了优游桑梓的生活。

202110月,为更好地保护区级文物单位,将李尚书坟自现位置向南迁移175米进行遗址保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