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故事(九三三)黄草洼泉

标签:
风景很好泉水也多杂谈 |
分类: 古老北京 |
老北京的故事(九三三)黄草洼泉
言泊远
清澈溪流潋滟澜,天龙有意化成泉。
红鱼摆尾邀游客,应是京郊一段缘。
黄草洼泉在平谷区金海湖镇黄草洼村,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泉水由沟底与坡脚的裂隙中多处流出,向沟内汇成溪流。溢流量受季节变化影响,日流量4000-20000吨以上,一般年份不断流。水质为重碳酸钙镁型。水温恒定在13。
黄草洼清代成村,因地处山凹,到处长满黄草毛,故称黄草凹,后来改成黄草洼。
黄草洼泉在金海湖镇东北部浅山区,南邻金海湖畔,东邻天津蓟县,北接河北省兴隆县,距离东直门90公里左右,是一个依山傍水、风景如画的小渔村。村子夹在南北两山之间,另有三山围屏,六山环抱,山下涌泉交错,溪水潺潺,是一个头枕着金海波涛,背倚着大山脊背的秀丽的小渔村。
原来的海子水库是京城三大水库之一,水域面积与杭州西湖相当。金海湖的金字也并非浪得虚名,北面就是出产黄金的大金山,其名即源于此。这里还和金朝的一位公主息息相关。
这一带曾经是金朝的皇家猎场,金章宗的小女儿金花公主也经常随父亲来此打猎。不幸的是豆蔻年华的她不慎跌落悬崖,香消玉损。章宗皇帝悲痛欲绝,命人在山崖中开凿石洞安葬爱女。
1959年修建水库时,石洞沉于水底。1986年景区在大坝东侧复建了金花公主墓,墓前雕有金花公主像,英姿飒爽的跨在高头大马上,姣好的面容永远定格在了湖畔,似乎是无限深情的眷恋着身旁的绿水青山。
由于该村四季溪水长流,几年来当地村民利用天然的活水养殖虹鳟鱼,还开展了民俗接待。虽依山傍湖,村里的几眼“活水”才是黄草洼村民们最引以骄傲的,沿着刚修好的上山径直大道走一遭,一路都有潺潺声为伴,村里的老人、妇女和小孩特别愿意在这一带活动,晒晒太阳、活动筋骨,洗洗衣服、聊聊家常,打打水仗、采点野菜,欢笑声常随着这水溢将出来。
黄草洼村里还有一眼珍珠泉,清冽的山泉从村中蜿蜒穿行,由西口汇入金海湖。泉水从山腰的泉眼流下,不但甘甜清澈,而且终年恒温,滋养着黄草洼的村民。最神奇的是人站在泉边,只要一跺脚,泉底就有珍珠般的水泡涌出,人们都叫它珍珠泉。这也是黄草洼村最好看的风景。
黄草洼泉的泉水由沟底与坡脚的裂隙中多处流出,向沟内汇成溪流。溢流量受季节变化影响,一般年份不断流。
原来,黄草洼村是北京很鲜有的泉水村,在这里,村域泉群常流不息,给原本打鱼为生的小村更笼上一份水灵之气。村域内有泉群,在村内南北两山脚下多股泉水汩汩涌出,泉水由沟底与坡脚的裂隙中多处流出,向沟内汇成溪流。全村常年不干涸的泉有四眼,溪水潺潺,水质被鉴定为甜水,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矿物质,是村民们生产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2001年村里还成立了北京黄草洼山泉水有限公司,让更多的人饮上黄草洼泉水。
泉水的源头在山上,现在有部队驻扎,不能过去打扰。但这泉水打高山上流下来,十分清澈,渴了捧起来就能喝。现在很多村民也在自家门前搞起了池塘养殖,天气好的时候,虹鳟鱼、鲤鱼、草鱼在清凌凌的池水中游弋的身影清晰可见。
每年4月到10月是这里最美的时候,4、5、9、10这几个月份尤甚。鲜鱼、大湖、清泉……北京城里的人来到黄草洼,多都是冲着这股鱼米水乡的情调来的。
黄草洼村制作的风筝也是远近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