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北京的故事(八六一)襄陵会馆

(2023-08-05 09:59:25)
标签:

会馆

没了

只留

遗迹

杂谈

分类: 古老北京

老北京的故事(八六一)襄陵会馆

老北京的故事(八六一)襄陵会馆
华南北里

老北京的故事(八六一)襄陵会馆
佘家胡同

老北京的故事(八六一)襄陵会馆
五道庙

襄陵会馆是山西襄陵在京会馆, 北京有襄陵会馆四处,襄陵南馆在和平门外虎坊桥东五道庙街的商业会馆,是襄陵籍在京客商聚会之所。始建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后因经营不景气长期租与他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重新收回。嘉庆十七年(1810)收回由乡人共用。襄陵北馆在前门外西河沿佘家胡同,始建于乾隆年间,后因馆内建筑年久失修,破败不堪,乡人不忍,奔走筹款。刘伟人牵头,经三月修缮一新。襄陵公所俗称三官庙,在虎坊桥南头的南下洼子,为襄陵商人聚居之地。庙中供奉关帝、财神,每年春秋两季乡人在此敬神聚义。旁边还有三亩四分义园。临襄会馆是襄邑汾河东部商人资产,在崇文门外大街。

襄陵,西汉设县,历史悠久,人文鼎盛。现在是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襄陵镇,素有“金襄陵”之美称。

据《明清进士提名碑录》,清代襄汾县进士三十三人,其中襄陵县就有十一人。据1930年《重修襄陵会馆记》称,襄陵同乡“居京师者甚多”,为“谋求旅平同乡在平有适宜住址”而设立会馆,1948年制订的《襄陵会馆章程》定名为襄陵会馆。据1915年《重修襄陵北馆》记载,襄陵在京旧有四处会馆并三官庙襄陵公所一处,“以现在计之,只存三处,其一则莫可考。就今而论,一曰襄陵会馆,在大市街,现在的珠市口西大街251,为襄邑河东部居京商人董理其产;一曰襄陵北馆,在延寿寺街佘家胡同;一曰南馆,在五道庙街。”结合《京师坊巷志稿》卷下、1941年《北京特别市会馆名称一览表》、1947115日《襄陵南馆总登记表》、1948年《襄陵会馆章程》记载,襄陵南馆在在西城区铁树斜街与樱桃斜街之间的路口24道光年间创建,实行董事制,“不动产共有房四十五间,右安门内自新路遗地一块”。19512月《山西省人民政府驻京办事处所属会馆一览表》则记载襄陵南馆在34号,有房四是一间半。现存嘉庆十八年(1813)汾阳人任伯寅所撰《襄陵会馆碑记》。任伯寅,字子清,嘉庆四年(1799)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历任刑部主事、员外郎、郎中、浙江道监察御史、京畿道察御史、工科给事中,卒于任。他出身山西名门望族,为官清廉,珍爱名节,在京俸禄不足供“餐飨”,即饮食飨宴,即授徒自给。文章有节气,学者称虎卿先生,深受推崇。

襄陵北馆,在延寿寺街北头东口路北佘家胡同4号,1915年,北馆“舍宇倾颓,不堪属目”,同乡自备资斧,束装入都,与商界董事诸公,由刘公伟人设法息借五百元重修,有《重修襄陵北馆记》为证。19471115日《襄陵会馆(北馆)总登记表》载,会馆实行董事制,共有房二十四间。1951年,《山西省人民政府驻京办事处所属会馆一览表》则记载,有房十八间半。

1951年,按京师警察厅要求,会馆实行董事制,由董事轮流掌理会馆共产,襄陵会馆在南横街南的南下洼,现在是南华北里三官庙有襄陵公所,同年,《重修襄陵北馆记》载:“自昔为襄邑商人公所,内供关帝、财神等诸神,常年敬神、聚议于此。……并有襄陵义园地三亩四分,率由襄邑汾河西部居京商人董理其产。是年春,京师警察厅饬查公产,令各属会馆举董事,因公推张君邦泰为董事,鲁君立功为副董事,议由董事轮流掌理会馆公产。”

 乾隆二十六年(1797)会馆由武学庆、崔世庆二人经营,二人协同出钱人等攒办。所有会馆内房屋租赁收入由二人使用,会馆形同私人财产。至嘉庆十七年(1812)会馆房屋因年久失修而倒塌。嘉庆十七年三月间,新会首李学忠等向本邑善人君子极力筹集资金,将会馆从武、崔等人手中赎回,1927年秋,又重修南馆大殿及后院房屋七间。1930年秋,又重修大门楼一间,临街西房三间,院内南方两间,北房三间。1948年又实行董事会制,由旅平同乡组织理事会负责管理,并制定章程。会馆平常雇馆役一名,常住馆内,负责管理并招待同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