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北京的故事(八一三)宜兴会馆

(2023-06-16 20:58:10)
标签:

已经

腾空

等待

修复

分类: 古老北京

老北京的故事(八一三)宜兴会馆

 老北京的故事(八一三)宜兴会馆

老北京的故事(八一三)宜兴会馆

老北京的故事(八一三)宜兴会馆

老北京的故事(八一三)宜兴会馆

老北京的故事(八一三)宜兴会馆

老北京的故事(八一三)宜兴会馆

老北京的故事(八一三)宜兴会馆

老北京的故事(八一三)宜兴会馆

老北京的故事(八一三)宜兴会馆

老北京的故事(八一三)宜兴会馆

老北京的故事(八一三)宜兴会馆

老北京的故事(八一三)宜兴会馆

老北京的故事(八一三)宜兴会馆

老北京的故事(八一三)宜兴会馆

宜兴会馆在西城区留学路胡同北头路东的校尉营胡同44,建于清光绪年间,为时任顺天府府尹周家楣的故居。2009年被公布为第三批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现在连门牌都没有,更甭说文物保护标志了。

……1965年定名为校尉营胡同,九十年代曾为……宿舍。

……。宜兴会馆为清顺天府尹周家楣故居。校尉营胡同房屋只剩下南侧,北侧是围墙。

周京兆尹故宅大木匾曾悬挂于正中棋盘大门的上方,左掖门上方悬“宜兴新馆”木匾。正中大门道外左右各有一上马石,大门左扇画有敬德像,大门右扇画有秦琼像,两位门神画得高大威武。正中大门平日不开,外有木栅门,只是祭日开启。院内中厅两侧曾用作存放周京兆尹生前用具,后堂供奉牌位,东跨院存放祭祀礼器,西跨院为烧纸处。

会馆坐南朝北,为广亮大门,进深五檩。有两进四合院,一进院正房面阔三间,进深七檩带前后廊;两厢各三间,西厢房进深五檩,东厢房后加一步。二进院正房五间,七檩前出廊;两厢各三间五檩。会馆建筑布局规整,房间高大,轴线清晰,为城南典型的小型祠庙格局。占地范围以现存院落墙为界,南北52米,东西20米。临街中间一个大门楼,两侧各一掖门。

……周家楣(1835-1887),字小棠,一作筱堂,江苏宜兴宜城镇西门人。……

……

周家楣去世后,顺天士民感其遗惠,请建通州专祠,……。先在通州为他建了一座专祠。……,老百姓又集资在市里选了块地,就是今天的校尉营胡同44号,增建了一处祠堂。再之后,周家后人将此院落捐做同乡会馆,自此有了宜兴会馆。

今天的院子大致保留了原有建筑基本格局。由于这个院子已经腾退完毕,但是还没有重新修建,院内一片狼藉,只是树木还在。

周家楣在任期间弹劾贪官污吏,救灾施赈,百废俱兴,政绩斐然。他疏浚河道,以工代赈。他大力兴办教育事业,补充义塾经费,仅回民义塾就增设了六所。并尽力普及文化教育,修缮“金台书院”今崇文区金台小学,重修讲堂。特别是他还参与了北京地方志《光绪顺天府志》的编纂,这是晚晴……的地方史志巨著,至今仍是开展北京史地研究必不可少的实用文献。光绪十三年(1887)五月周家楣病逝于任上。顺天府百姓为纪念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品德,由所属二十四个州县集资将其故居扩建为宜兴会馆新馆,并在馆内设立祠堂,……。

宜兴会馆整体坐南朝北、由两进院落组成,每进院落均由正房及两侧厢房组成,整体布局规整、轴线清晰,大门为广亮大门,体显着大型会馆建筑应有的气势。会馆总占地面积1 020平方米,建筑面积680平方米。

宜兴会馆的文物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曾为顺天府尹周家楣故居,在他治理期间对晚清时期北京经济文化的发展有一定贡献;二是作为县级会馆的代表由其所在地州县而非在京同乡集资规划建设的来源方式不同于一般的同乡试馆,且建筑格局保存较好,具有特殊价值。

……

解放初期,宜兴新馆移交江苏会馆管理,1953年,又被收归房管局管理。现在的馆址还保留着三进大院的格局,但是院子里挤满了自建小房,当年的垂花门和抄手游廊,也被拆卸改建为民居,只有那硬山起脊青砖筒瓦的高大正房,依旧是顾盼自雄、风骨犹存。

20234月,西城区第二批文物建筑活化利用集中签约, 宜兴周氏宗亲对北京宜兴会馆得到活化利用感到高兴。江苏省周氏联谊会发贺电,对宜兴国山周氏宗亲为北京宜兴会馆被列为活化利用文物建筑多方奔走的行为表达敬意。

宜兴市城建文旅集团将通过建设宜兴会馆文化展示中心,准备借助外交和文化,打造集景观穿廊、艺文轻食空,纪念、艺术、家乡印象等七大空间的综合展示,使其成为在外乡贤的聚集点、在京对外交流的全新平台和宜兴国际化的重要窗口,期待宜兴会馆将焕发崭新活力。

这些都是美好的愿景,目前还没开工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